剪报(联合日报)

需要高度团队精神与默契的“2007年诗巫华人教师公会会员校华人民族传统舞蹈比赛”获得10间华小派出队伍参盛,而参赛队伍的水准都非常高,导致评审团一度不知该如何取舍。
欣赏了当晚由学生呈献的舞蹈,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
回想自己还是小学生时期,所谓的舞蹈团也是在手上绑几条丝带,简简单单就行,与今天的舞蹈团真是天渊之别。
相信对当晚出席的观众来说,也难决定哪一支参赛队伍是冠军吧?
我在过去也出席过不少的省籍舞蹈比赛,也发现了不论民族传统舞蹈或自创舞蹈,都强调民族团结。
在砂州,各民族舞蹈精髓的融合带出了和谐、亮丽夺目,而各民族的传统舞蹈皆有独特的优美动作,当所有动作融合在一起,就突显了生活中的文化色彩。
民族传统舞蹈,文化宝库的结晶
自古以来,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就一直被人通过不同的智慧与方法,进行保留与发扬工作。当然,除了中华文化,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同样通过各自的不同方式流传。
舞蹈中,女性的优柔动作象征诚意、和谐及礼节,这都是国民的象征。男性所带出的刚强及勇敢则象征人们在竞争与日俱增的地球上生活。
阴和阳、柔和刚的舞姿结合,行成了马来西亚国民团结的基石。
舞蹈并非随便跳跳,为了使民族早期部分逐渐失落的传统得以传承下去,每支舞蹈都代表一则故事或一项意义。
简单地说,当晚的参赛舞蹈都是根据华族的文化、传说及古老的故事而编。
一般来说,在编排舞蹈之前,首先需要先了解整个故事的文化中心结构,并且逐个揣摩故事中角色的个性,然后再将写好的剧本加以改善。
只有这样反复检查,才能看到整个故事的进展,进而改成一支舞蹈。
10支舞蹈各有千秋
士来小学-踏青
由士来小学呈献的“踏青”,讲述着在晴朗的天气下,孩子们打着花伞踩在青翠的草地上,忽儿合上雨伞探头观望,忽儿提着雨伞起舞,陶醉在那一份童年的欢乐里。
这支舞蹈由18名舞蹈员呈献,除了音乐令人感到舒服之外,整体的感觉也非常和谐、柔和,令人心情非常放松。
提着雨伞的舞蹈员们也在舞蹈中将儿童的特性完全展出,打着伞却偶尔又想享受一下稍微淋雨的感觉,还有在朝阳下生气勃勃的气息,通过舞步、表情与道具的使用,完美呈献予观众眼前。
这支舞蹈成功地夺下了冠军奖。
拉让花园小学-欢乐庆丰年
欢乐庆丰年成功让现场笼罩在一片欢乐的氛围中,令人不禁回忆过去种种新年情景,而这些文化在新一代追求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地被省略与简单化。
看着20名来自拉让花园小学的舞蹈员呈献这支舞蹈,不禁令人自问:到底自己多久没有正式在大年初一向长辈贺年了?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守岁?
除夕夜、团圆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家老少齐聚庆丰年,这就是荣夺亚军奖的‘欢乐庆丰年’所强调的华族传统新年文化。
在该支舞蹈中,除了祖孙嬉戏乐融融、祖辈向小孩说着“年的由来”的时段,还有小朋友们跳着、舞着、玩着、闹着,怀着期待与兴奋的心情迎接喜气洋洋春节到来的强烈感。
圣心华小-欢歌热舞庆丰年
由圣心华小呈献的舞蹈带出了辛勤劳动的人民喜庆丰收的欢乐气氛,也通过敲鼓、跳舞、耍彩球、舞彩巾、扇舞和舞狮来增添欢乐,并祝愿年年分手、风调雨顺与国泰民安。
整支舞蹈给人的感觉非常热闹,男舞蹈员有力地舞动着彩带,带出了另一种美感。
彩球、彩巾、扇子、舞狮等道具在舞蹈中都充分发挥应有的视觉效果,而舞蹈员们的红绿装扮也非常夺目,女舞蹈员舞动扇子,男舞蹈园舞狮又大玩彩带,令人目不暇接。
“欢歌热舞庆丰年”在比赛中获得季军奖,但相信欣赏过的人也会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卫理小学-游花灯
卫理小学的舞蹈极具创意,以舞动手巾呈献了优美的视觉效果,成功夺下殿军奖。
呈献“游花灯”的18名女舞蹈员在服装方面以红、绿、黄为主,而她们所使用的手巾则是红色及绿色,将手巾往地上甩打的感觉也相当奇特。
该支舞蹈所表达的是花灯节又来临了,而孩子们在这时期异常欢喜,并怀着雀跃的心情竞相观看琳琅满目的花灯,喜悦的心情不禁写满脸上。
据了解,甩动手巾原本就需要非常多学问,因为不同地区皆有不同方式,而卫理小学的舞蹈员则成功以自然的舞动方式呈献令人难忘的演出,非常精彩。
大群小学-花笑我也笑
说到这支舞蹈的18位舞蹈员,她们的造型可说相当特别,全身紫色的装扮非常引人注目,而衣着形象方面就已经让人觉得她们的舞蹈与花卉有关,因此造型可说相当成功。
除了呈献出“种子随风飘扬”的感觉,舞蹈员们也呈献出相当精湛的‘含苞欲放’以及‘花朵盛开’,皆令人惊叹不已!
整支舞蹈向观众们表达了种子生长为艳丽花朵的过程,讲述着种子在晨风中苏醒之后随风翩翩起舞,并发出快乐的笑声。
小种子和风一起追逐游戏、欢欣雀跃地飘落了各地,经过了甘霖雨露的浇灌,终于成长开花,而花儿淘气地笑起来,令人也不禁跟着笑了。
在舞蹈尾声,观众们如雷的掌声相信已经给予舞蹈员们最大的肯定与鼓励。
敦化小学-梦之舞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未来、有梦想,舞者舞动轻盈的步伐,同心追寻梦想。
由16名舞蹈员呈献的“梦之舞”,以扇子作为主要的表达道具,搭配着舞蹈员们的服装,活像一只只对未来怀着无线梦想的彩蝶,伸展翅膀舞动与花丛间。
从参赛舞蹈来看,扇子与中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
当然,这支“梦之舞”不例外,一身橙黄色的造型配合橙色的扇子,整体的感觉就已经是非常柔和,再经过音乐与舞步的搭配,自然就成功呈献出了追求梦想的意境。
市政四小-阿佤人民唱新歌
“阿佤人民唱新歌”这支舞蹈的演出,相信也令在场的观众们非常难忘。
别于传统舞蹈中女性们的优柔动作,却带领观众从较为强壮、阳刚的角度来欣赏女舞蹈员的甩发动作,特别之余也令人印象深刻。
阿佤族是生活在中国边陲沧源地区的民族,该民族非常强壮、勤劳及勇敢,且能歌善舞,可算是神奇色彩非常浓烈的民族。
这支舞蹈表达出阿佤民族在每年的节庆或丰收时刻,都喜欢以歌舞来表现他们的喜悦和欢乐,而其中的粗犷飘逸的甩发舞,就是舞蹈员们强调的精粹部分。
另外,呈献这支舞蹈的14位舞蹈员,在衣着方面也非常具有边陲民族的色彩。
中华小学-踩云彩
看着台上18位五彩缤纷造型的舞蹈员,虽动作较少却令人感到非常悠然自得,这正是“踩云彩”的特别之处。
在云彩上能踩到之处其实也有限,但她们却成功令人感受恍若一群仙子正悠闲地散步。
在这支舞蹈的呈献过程中,我就听到身旁有人说“有点闷”,却随即换来了其他人的纠正“一点也不闷,看看舞蹈员们的舞步,将手放在背后作散步状,还有绕圈欢乐的崇拜,也是很特别!”
的确,艺术是由不同角度去看,对不上自己的感觉,并不代表不好,同样的舞步在不同的人眼中,给予的感觉竟然有天渊之别,全视乎自己用何种心境去欣赏,当然不鼓励狭隘的鉴别目光。
红海滔滔、云彩飘飘;笑声吟吟、歌声漾漾!彝家姑娘踏着云彩迎朝阳,披着斜阳送斜日。
“踏云彩”表达了自然的儿女在云彩、梯田中劳动、欢唱、翩然起舞,踩着云彩迎来幸福的明天。
中心小学-欢乐节庆
中华民族的春节总是热闹非凡,以此为主题的舞蹈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单是赛会中,就有4支舞蹈与中国欢乐节庆有关。
“欢乐节庆”藉由不同的道具展现出欢乐的情景,表达出力与美的生命力!
18位舞蹈员在整支舞蹈中,通过手舞足蹈流露出民族的情感,更配以扇子与彩带舞出了典雅曼妙的舞姿,为舞蹈赛掀起了热闹的序幕。
舞动手绢及拨浪鼓的步骤,使整支舞蹈更增添欢乐气氛,使之洋溢着青春活力。
育德小学-欢乐舞曲
这支舞曲的重点乃在于将中国姑娘能歌善舞的本能透过舞者表露出来,看着14名舞蹈员的装扮,感觉上有无数可爱的“小娜咤”同台演出,令人会心一笑。
既然是充满欢乐的舞蹈,红色自然是舞蹈员服装的底色,看着整队的女孩们分成3组,并透过不同道具的敲击声与舞动,让人再度感受到欢乐气息。
“欢乐舞曲”将女子们轻盈的步伐与巧妙的心思显露无疑,更在展示柔和的一面时,夹杂着女性们刚毅与磊落大方的高尚品德。
音乐令舞蹈更完整
要使舞蹈生动及更正确表达出其讯息,音乐的搭配也非常重要。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气氛与感觉。
这就好比在一部电影中,音乐让人感受到电影中情节的悲伤、喜乐或恐怖,若一部电影缺乏音乐效果,则令人感觉整部电影欠缺完整。
通过音乐与舞蹈的融合结晶,人们可以感受到悲伤、喜乐、澎湃等情感,也能在精神紧张时以音乐舒解压力,实为生活中的情感良方。
艺术在社会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并将创作人的心情及消息传递到社会中每个角落。
透过这些舞蹈,人们不难理解,文化博大精神的华族,在地方朝向光辉时代发挥重要的任务。
此外,舞蹈内容也包括确定文化特征如何在全球化的概念中,成为华族迈入光辉时代的催化剂,同时计划适当的步伐与步骤,使民众在国家发展领域中发挥重要角色。
可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忘记自己的文化。
因此,也有许多舞蹈的动作是根据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编排而成,而舞蹈精髓则取于团结及分工合作概念,并强调这概念是我国人民能生活在和谐气氛下的主要前提。
后记
最能写实民族传统文化的就是各族的独特舞蹈,因此舞蹈堪称突显文化其中最主要的艺术结晶品。
民族传统舞蹈最吸引人的卖点,除了优美的肢体动作及别出心裁的舞步编排,舞蹈员所穿的服装也突显了民族的色彩。
艺术无法以言语表达,只能体会,而舞蹈就是一种艺术,如果可以从舞蹈中了解背后的意义与信息,就等于多学了一种奥妙的语言。
民族传统舞蹈的意义在于使各族群早期部分逐渐失落的传统文化及习俗概念得以传乘下去,因此支支舞蹈都有故事,更融合了日常生活、古老传说、诗歌,甚至医术。
在一睹“2007年诗巫华人教师公会会员校华人民族传统舞蹈比赛”之后,才发现小小舞蹈员的动作并不逊色于成人,若以年龄来说,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在令人钦佩万分。
(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