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报(联合日报)
切勿自我为中心
不经意地回想起,友人曾说过这句话∶“每个人或多或少在心中都以‘我’为尊,最重视的也是自己,不信?当你拿到合照时,是否先看自己的样子?”
我曾经否认了这一点,后来又被追问∶“身为记者,每天翻开报纸,是不是首先看看自己的新闻是否已经刊登?”
当下,真的无话可说了。
其实,友人说的不无道理,许多时候开口“我”、闭口“我”,口口声声以自己为主角的说法,的确令人心烦意乱。
姑且不谈论自己,若朋友也像我们一样,日子久了都懒得找他出来谈心,因为事件最终始终会演变成一方一个劲儿说不停,另一方的就全程当聆听者,甚至角色被调换,诉苦者倒成了倾诉对象,累上加累,令人啼笑皆非。
滔滔不绝得不偿失
相信每个人都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话,也渴望对方在自己越说越起劲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回应。
所以,受人欢迎者其中一项特征就是善于倾听,除了懂得如何听别人说话,也会懂得给予反应。
“我们要将自己当做称职的听众时,就得把耳朵借给对方。为什么?朋友来找你,肯定不是要听你讲,是希望你听他讲。”
听全德利这么说,倒是强调了懂得说话又人见人爱的人,并非一开口就滔滔不绝的人。
要当万人迷,除了善于倾听,还得懂得尊重人,甚至懂得将真、善、美三大元素融合在自己的言语中。
谈到要永远尊重别人,让对方觉得受重视,这一点在任何一个年代来说,都是知易行难的哲理。
有人觉得说,我比你大,你应该比我弱,谁说的?
龟兔赛跑的故事人人皆知,时代在不断改变,不要再说什么“我吃盐多过你吃饭”的话,现在人会随口回一句“患病机会也高”。
对全德利来说,每一个人都是该尊重的对象,就算某人的计划或概念在一种工程中不利于行,但只要概念够好,就仍然算高素质。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让人感到本身的能力与赞美者的魄力,从而引发彼此的相互尊重。
他认为,互相尊重讲究的主要元素就是“心”。
“所以,我们要做个人见人爱的人,不一定要说得口沫横飞、天花乱坠,要讲三样东西而已,就是真、善、美。我们只要讲真心的话,为对方好(善)的话。至于为对方好,却不好听的言论就不必说,没有所谓苦口良药了。难道你要骂一个人的时候,就不能够将火气改一点吗?”
的确,回想一般的骂人情节,怒火中烧时所抛出的炮弹语句,总是无情地“都是你,已经告诉过你很多次了!”(其实也只有一次而已)
莫一味指责别人错误
说到不要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几个人能真正做到?
很多时候我们指责别人“都是你。。。都是你。。。”的确,指责别人再简单不过,但我们却在指责别人时忘了多少根手指是指向自己,也是一大讽刺。
“难道别人都是错的吗?只有你对吗?有时候我们说人蛮横不讲理,或许他们是因为学历或经验的关系而如此,人会犯错是因为不懂。这种时候,若我们能够教他,那是最好。”
全德利指,不要一昧指责别人的错误,每个人同时有优、缺点,可是往往人们只看人的缺点。
“谁没有缺点?我们在学校读书,为的就是学习,把自己的强点找出来。做人也是一样,若你只懂挖一个人的痛脚、讲他的弱点,那他就永远爬不起来。一个最差的人,若你能够让他成功的话,他肯定当你是偶像,若你把人当狗来看,他同样把你当成是呕象。”
他称,做人应该尽量去看别人的优点,给予真诚的赞赏。
当一个人懂得看每个人的优点时,每个人都是好人,自己自然也是好人。
在他看来,华族有套不健康的思维,就是在别人称赞自己时不敢承认,比如当人赞赏某人衣服好看时,一是微笑道谢,另一则是“没有啦,两块钱而已,夜市小贩那里买的”。
他无奈地指出,华人在人家给予称赞时总是“没有啦。。。没有啦。。。”。
就算孩子考状元,旁人羡煞不已且不断称赞状元生时,大人总是说“没有啦,蠢得要死”之类的话,就是不敢给人称赞,也不称赞别人。
说了这么多,全德利高声地问了一句∶“其实今天我们在别人赞美的时候,说声谢谢不是更好吗?!”
在分享如何当万人迷之际,全德利有透露了一项技巧,就是懂得别人的需求,即通过掌握别人内心强烈渴望的需求,给予帮助,对方就会高兴,自己的指数也提高。
目睹许多老、中、少都参与讲座,全德利非常高兴,他不断重申学习与读书不再只局限在学校,而是终身教育。
“有谁说高中读不完,就没有机会?许多闻人及成功人士也未必是大学生,大学是让我们在深造之际寻找自己强点的场所,训练我们的思考,因此最重要的并非只为了拿到一张文凭。”
万人迷应有良好沟通模式
要成为万人迷,首先就需要有良好的沟通模式。
全德利本身认为,一个人不该只有一套沟通模式。
谈到沟通的意义,他解说,“沟”就是把本身的想法、看法、做法传达给个人,若对方知道,就是双方有沟有通。
具体的说法,沟通的技巧指的就是一个人能有效把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传给另一个人,而且在传达的过程中,把两人的关系越拉越近。
“当然,沟通技巧需要学习,不是每次都只有相同的一套说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见人讲人话,见鬼教鬼讲人话’,这才是高招。”
自夸是许多人的通病,也是造成沟通失败的原因之一。
全德利解释,在跟人讲话时,尽量不要把专注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把自己讲得天上有地上无,讲到自己爽甚至乐在其中,旁人却觉得枯燥无味、无聊。
此外,在对方讲话时,聆听者有时候要懂得如何给予适当的反应,如对方讲到精彩处,就需要一些适当的反应。
他还补充了一项沟通技巧,就是避免在讲话的时候长篇大论讲个不停,因为有时候就那么一句多余的话,就如同让人飘飘然之际将人猛地往谷底推。
“不应该模仿别人,每个人都自己自己的风格,不要模仿也不要抄,就算你多成功地抄袭某人风格,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风格。”
全德利向出席者坦承,其本身的强点不是发明,而是创新,就是很快把人的东西吸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
对他来说,现在所谓的学习能力,是比赛看谁学得比人家快,看谁阅读的书比人家多,因为是资讯爆炸的时代,所以需要懂得选择去学习人家的优势。
俗语说得好,祸从口出,经常说错话,比如总是骂人、咒人、恶毒的话,肯定被人讨厌,非但无法成为万人迷,还被列入黑名单!
“我们应该懂得随机应变,今天出去,何时需要讲什么话,没人能预测。但,不管说什么,只要记得三种话,就是真、善、美。只要有这三大重点,你讲的话一定有人听,连讲稿都不必准备。”
口才七步骤
讲座会接近尾声,全德利与全员分享了口才的七个步骤,即信、形、讲、演、幽、智、练,并逐一做出分析。
信
首先提到的是无法用金钱购买的“信”心,全德利认为,当一个人准备好了就会有信心,而成功与机会向来也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他呼吁在籍学生们在校园内好好读书,且必须认真参与学校活动,因为学校的活动可以学到很多书本学不到的东西。
“谁说一次失败就永远失败?过去的你不等于今天的你,今天的你不等于明天的你,今天我们一定要有信心,就是言其所必言。”
形
说到“形”,指的就是神情,仪态和举止,包括坐、走、站都有本身的仪态、握手的礼仪等,都是需要学的。
换句话说,一个人见人爱的人要懂得礼貌。
他的一句“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女人靠化妆、男人靠西装”引得哄堂大笑。
“一句话,没有丑人只有懒人,今天叫你穿得好,不是指穿名牌,而是懂得干净端庄,知道什么场所适合什么装扮,这是对他人及自己的一种尊重!”
讲、演
全德利将“讲”及“演”放在同一时间解说,并加以分辨两者之间的差别。
说到口才,也相等于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言语表达形式、句式、语气、语势、语体风格要运用得当。但,现在除了讲,还得懂得演。
讲和演有何分别?是演讲还是讲演?
他说明,讲注重声量大小、音速快慢、语调高低,演则注重脸部的表情以及适当的夸张,主要在口语及表达能力,可以训练。
“讲,是针对语调的变化、多重角色的变化,演是注重肢体语言,所以肢体语言在很多时候显得很重要,尤其是眼睛。经验丰富的人只要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神,就能知道及分辨出其所言的真伪,一个小小动作就透露许多信息。”
幽
谈到幽默,相信许多人会联想到滑稽吧?虽然两者都是注重于人的笑声,但始终有别。
“幽默及滑稽都有笑声,差别在于幽默是风趣与机智,而滑稽是纯粹搞笑。幽默的剧情令人发笑,但许多笑话中有有意义、深度、内涵及韵味。在国外,幽默很简单,一个小小笑话就能令人联想许多,而滑稽只是耍贫嘴及弄怪相。”
所以说,幽默是有笑声加意义,滑稽只是纯粹笑声。
全德利指出,幽默华人的社会特别难“做”,也指出华人的心理就是“你要讲笑话,我准备,看你怎么弄我笑,看你怎么样?”
所以,他建议,与其说“我告诉你一个笑话”,倒不如直接“我告诉你”,即不要说多余的话。
智
有智慧的人若有经验和知识,就可以驾驭人际场面,而口才好的人通常对事物也有见解、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在人人都厌恶被欺骗之际,全德利反而认为,有时候被骗是好事,更主张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的道理。
说到这点,他坦言,自己首次也是被“骗”上台,才有今天,因此才幽默地说了上述的话。
“第一次受骗可以原谅,因为你不知,若同样的错可以原谅,因为是比较无知,但第三次不可原谅,因为你是白痴。”
他说,错误、犯错最多是两次,同样的笑话也一样,首次让人笑,再重复被批无聊及无新意,一点创新都没有。
练
口才七步骤,对全德利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练”,也是最后一个步骤。
“不管学了什么东西,没有练习就永远不会进步、不会成功!”
全德利坦言,其本身在去年踏进东马时,非常紧张。
尽管在西马有10年经验,但首次在东马还是感到非常紧张,但这次重来却一点都不紧张。
“口才不好没关系,因为这些都是可以训练的,只要不断学习!”
(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