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

日夜交替散發春節氛圍,大紅燈籠夜間放光彩


剪报(联合日报)



農曆新年將至,走在鬧市中心,處處可聞熱鬧的新春歌曲,購物中心與商店的裝飾更是凸顯了濃厚的春節氛圍,令人感到無比欣喜。

原本,我對燈籠有莫明的恐懼感,小時候每次見到燈籠就立刻躲到大人身後,總覺得燈籠的紅色給我無與倫比的詭異感。

還記得幼兒時期,每當父親在新春佳節駕車經過掛有大紅燈籠的住宅區,或者是長途往返兩地時途經掛有紅燈籠的住屋,我就會立刻彎下身子,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想起來,或許當時曾經在無意中觀賞過甚麼恐怖的電影,或許就在電影中見著了燈籠,所以才會如此懼怕。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對燈籠的感覺也由當初的恐懼逐漸演變成視若無睹。

就在今年,2009年的春節期間,我為了尋找與春節有關的靈感,日間就漫無目的地在大街上游蕩,夜間也駕車隨處兜兜,就這樣察覺四週的環境,不知何時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大小燈籠。

這次,看著家家戶戶懸掛的燈籠,我不禁露出了笑意,感覺到無比的輕鬆。

原来,夜間的燈籠格外漂亮,還可讓我切實地感受到春節跫音的臨近,也讓我從家家戶戶的紅燈籠到到更濃的年味、更紅火的好日子。

從紅燈籠感受到輕鬆及新意之後,赫然發現,原來一盞盞的紅燈籠,本身就是春的祝福及喜悅。

怪不得大街小巷處處可見高高掛著的大紅燈籠,原來就是為了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氣氛,而我,竟然在過去的歲月完全忽略了這一點。


在華人為多數的住宅區,越來越多住戶都張燈結綵迎接新年,一片片紅光在夜間似乎照耀著無盡的希望,讓人不由得為之驚嘆。

詩巫,我的家鄉,在新春期間再次遭遇水劫,過了年初二我需要開工,差點兒連家都進不了。

幸好我回到家時,水位還未到大門口,不過數天之後還是被這水患將屋內搞得一片狼藉,令人欲哭無淚。

新春遇到水劫,甚麼心情都沒了,鄰家的距離看起來都變得異常遙遠。

說真的,要涉水到隔壁家拜年,我看還是免了,大家都沒心情。不過,這種時候若抱著苦中作樂的心情,倒是可以發現到紅燈籠的奧妙。

閑著沒事干,靠在窗口望著臨近的住家,覺得今年掛燈籠的住家又增加了。

看著水中的燈籠倒影,儘管心中無限感慨,但我並不是詩人,想在這時候興嘆作詩還是挺難的,不過腦海倒是對燈籠又有了新的想法。

一到新春佳節,燈籠就理所當然地出現應節,望著今年水中的燈籠倒影,不禁佩服起燈籠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所揹負的使命,不僅見證了中華民族的點滴,其本身作為傳統民間工藝品就已經是華族文化遺產的精粹之一,地位無法取代。

回想之前在西馬時,許多主要的購物大道都在新春佳節期間掛上紅燈籠,令我國民眾籠罩在歡喜過春節的氛圍中,也為燈籠在國際所受的認同感而感到無比驕傲。


話說回來,農曆新年的確是一個象征興旺發達、催人發奮圖強的節日,也是華族最重視的一個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節日。

當然,在除夕夜的團圓飯意義最大,無論家庭成員身處多遙遠的國度,都會想盡辦法回家,趕上團圓飯。

在新春佳節之前,大紅燈籠開始頻密地出現並懸掛在許多住家內外,外地的游子也紛紛地趕回家團聚一堂。

除了享用團圓飯之外,归家的游子们還順道在家逗留數日,一些來不及趕上團圓飯的,也都儘量回家度過元宵節。

然而,紅燈籠在元宵節之後開始逐漸的消失,被主人家拆下預備來年再使用,外地游子在這時候又開始紛紛離鄉背井,繼續在外討生計。

想起來,懸掛紅燈籠、卸下紅燈籠竟然還意味著團聚及離別,大家就這樣週而復始地地團聚又別離,不禁有些惆悵。

話雖如此,紅燈籠仍舊讓人期待著來年的相聚及團圓,也讓人在新春佳節期間的無盡歡樂中,忘卻了昔日的憂愁與悲傷。

起碼,紅燈籠對我來說,確實起了這種作用,這就是我在今年新春佳節最深刻的體會。


說起來,華族新春佳節的由來、年菜或新春菜肴的意義、紅包的意義等,到了今天已逐漸流失。

就算是年輕一代家長,也未必真正了解這些傳統習俗及節慶的由來,想要通過口述代代相傳,恐怕並不容易。

慶幸的是,社團組織與公會在新春佳節期間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由於“新春團拜” 及“新春聯歡會”的活動,或多或少都能在活動上通過講述新春佳節由來的各種相關故事,讓新生代對自己的節慶有深一層的認知。

當然,隨著社團組織與公會積極籌辦的活動,過年不再只是意味著穿新衣服,或者吃幾頓飯菜如此簡單。

其實,我覺得現在的過年內涵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崇尚民族傳統,就拿本地華社來說,新春團拜還經常與敬老會脫不開關係。

新春活動何其多,有者將這些活動融合了其他文化的元素,而開創了獨特的大馬華族新春文化,這無疑與大馬華族的傳統舞蹈一樣,融合了地方上其他民族的文化色彩。

至於大紅燈籠,我相信其地位及價值將歷久不衰,而在新春佳節期間氣勢如虹的大紅燈籠,不僅繼續以其吉祥色彩點綴各個角落,在異國他鄉及國際繼續綻放燦爛的光彩。


(完)

求錢財祈平安增好運,新春祭品少不得


剪报(联合日报)



農曆新年對身為炎黃子孫的華族來說,是備受重視的節日之一。

儘管距離正日仍然有數星期,但是新年歌曲處處可聞,形狀及體積各異的燈籠也到處可見。

走在大街小巷中,聽到多首歷久不衰的新春歌曲,歡樂的氣氛可以從身旁擦身而過的笑臉中,深深體會。

雖然與早時期比較,今日的新春佳節氛圍越來越淡,不過以民族節慶來說,除了清明節之外,春節就是最多游子返鄉與家人共享除夕飯的黃金時段。

值得一提的是,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會開始大掃除。

就算是平時被冠上“垃圾虫” 或“懶惰鬼”,甚至“骯髒鬼” 的懶虫們,最起碼都會打掃自己的房間,來個棄舊迎新,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可以更好,可見任何人都對新年懷著數不盡的展望。

當然,家家戶戶在新春之前都會同心協力大掃除,大家都懷有共同的理想,洗掉整年的晦氣與霉運,還有種種不利、不好、令人厭煩的事物,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忘了自己在幾歲聽到有關大掃除的禁忌,得知在臘月廿四送神後,由於家中已無神明坐鎮,因此不管移動任何祭器都不會觸犯神靈,所以要開始進行大掃除。

當然,從宗教角度看,神明確實不可冒犯,然而大掃除其實有益無害,何況在現代的先進社會中,大掃除的習慣無論對環境衛生、維護健康也有極大的益處。

我本身是天主教徒,雖然也經常去寺廟出席場面,但是对新春期間的祭祀也不太清楚。

除了知道初一及十五要拜拜之外,其餘的真是不太了解,只知道在打掃除之後,有心人就開始在農曆新春的前一個星期,購買各種新年祭祀用品,除了向財神爺爺、大伯公諸身祭拜之外也不忘向祖先祭拜。

不過,這些習俗背後的故事肯定非常精彩,有機會的話確實得好好鑽研一番。


為了方便,許多自早期就開始流傳的產品外型也不斷進化,也有許多為了迎合市面消費者需求而製成的商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若不是自己到祭祀用品專賣店去轉一轉,做個採訪,還真的不知道不止是我們經常看見的裝飾品有新款式,就連祭拜用品的花樣也不斷翻新,外型越來越有吸引力,而且也越來越趨電子化。

當然,有些產品在使用之後,也不難看出設計者在響應環保方面的努力。

就拿蓮花燭來說,如今的消費者多了水晶蠟燭這項選擇。

與蓮花燭相同功能的水晶蠟燭在數年前面世之後,就大受好評。

水晶蠟燭堪稱為寺廟祭壇的一大突破性祭品,不論在寺廟或家庭點燃,都會隨著燭光照耀,非常適合室內使用,其燃燒時間可長達20小時,無煙且有香味。

水晶蠟燭分為兩種,一是有大悲咒,四週遍佈咒文,而另外一種則是單寫了顯眼“旺”字,兩側也盡是吉祥語,如神光普照、生意興隆、財富運通、闔家平安及萬事如意。

除了水晶蠟燭之外,在同期出現在市面上的另一種產品也非常熱門,設計方面也同樣非常新穎漂亮,就是分為蓮花狀及黃梨狀的“蓮花燈芯浮座”。


由於採用鍍金增加反射亮度,因此可以使點燃之燈芯的光度倍增,閃閃耀動,讓家中充滿旺氣。

既然蓮花燭能衍生諸多類型的嶄新產品,香與綵球自然不甘落後,逐年進化。

的確,“香”一直以來都是不可或缺的祭祀品,但寫滿吉祥語的“香”卻是近年的新產品,而向來單一數量的綵球,也採用花裝飾,層層繞著增添了不少美感。

之前經常發現一些房子的大門兩側插了繪有人面及人形物品,有時也在住家內見到,一直以來還以為是新婚使用,如今才知道這物品稱為“金花”。

當然,身為門外漢就該不恥下問,老闆倒也非常好客,主動說明了金花、綵球的用途。


“通常我們將家里弄乾淨之後,拿兩個金花插在門的兩側,代表家中已打掃乾淨,不好的東西就不要再進到家中。

此外,在香爐洗乾淨之後也同樣插金花,例如在農曆正月初一,大伯公理事們會將廟內香爐弄乾淨,之後將金花插在香爐,用綵球圍繞香爐,同時繞在神位上方。

新春期間的祭祀確實是一門學問,相信我在本文記載的只是非常皮毛的表層罷了。

除了上述的用品之外,符咒之類的物品也具備數不勝數的功能,甚至還有迎接貴人符呢!

“正月初一,有人接財神,有人接貴人神等。人們都在正月初一燒‘迎接貴人符’來迎接四方貴人,如今也有一些人覺得自己一年中的運氣不夠好,就用這符加上神錠在大伯公廟拜拜,之後再燒符祈求新的一年可以行好運。”


一般來說,消費者通常是在最後一個星期,才會較積極購買祭祀或祭拜需要的物品。

在那之前的前几个星期,人們都是在進行大掃除,因此祭拜物品其實是最後的準備功夫了。

農曆新年可以說是我們華裔最重視的一個節日,每年從農曆十二月廿四日送神日開始,過年的氣氛到處洋溢,完整的保留了傳統的年節習俗,也呈現出和樂歡欣的氣氛來。

當然,祭財神也是新春的重要節目之一。

財神是最受民間歡迎的神,无论住家或商家,都希望能將財神接回家,確保新的一年財源廣進。

一般人相信,如果能在農曆除夕夜接到財神,新的一年一定會福運亨通、才氣縱橫,不但辦起事來得心應手,連一家老小也都能安居樂業,平安健康。

正因如此,每年的農曆新年,一些地方會舉行接財神的祭祀儀式,人們在除夕深夜焚香供祭並大燃鞭砲,送舊迎新之際也接財神回家。

家中有祭祖、祭祀大伯公、灶君等諸神的人士,既然現在有許多新上市的祭祀產品供選擇,快快到各地區相關商店去看看吧!

(完)

沐膠長輩話春節,華族春節與友族共慶


剪报(联合日报)




在沐膠待了幾年,起初對那裡的生活非常厭惡,但在短期內就開始習慣(始終不喜歡),之後又因為離職而感到開心,心想∶終於脫離苦海了!

然而,現在若問我想不想念沐膠的生活,老實說,我真的很懷念。

我懷念沐膠的文化、懷念那裡的清靜、懷念那裡的場面。

最重要的是,我特别懷念那裡的採訪生活,尤其是當地的族群文化有著神秘的色彩,仿彿仍舊披著面紗的美少女,等待著神秘面紗被層層揭開。

沐膠給了我不少驚喜,每逢華族春節跫音臨近之極,我總會想像沐膠丹那谷(距離市區有段路,感覺非常淳朴的村莊生活)的華族與友族,至今是否仍舊延續著一貫的“共慶華族春節” 傳統呢?

據我所知,丹那谷許多人家都逐漸搬遷到市區,而市區的房屋發展也如雨後春筍般四處撅起。

有時候,我們嚮往繁華的都市生活,卻又希望有個寧靜的人間天堂存在於某個角落,任我們在疲憊之際盡情地享受緩慢步伐的“懶”生活,為自己充電。

2002年中,當時剛踏入記者界,大概過了中秋節就收拾心情到沐膠上任了,當時的職位還是辦事處主任呢,呵!

不過,這個職位我真是一點都不稀罕,我不是善於爭權奪利的人,嚮往的只是過好自己的生活,許多時候人不必過於精明,可以幫自己免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也不知道是甚麼情況之下會想到了採訪新春佳節的特稿,當時人生地不熟的,隨便找地方領袖來採訪,就這樣誤打誤撞採訪到丹那谷的甲必丹。

之後,我又與一些年齡層較大的老人班談談,才對沐膠的春節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土生土長的長輩們,說得一口流利的馬蘭諾語言,土生土長的年輕一代,同樣口操流利馬蘭諾語言,至於年齡層偏幼的新生代是否同樣延續這種現像,以後再慢慢觀察。

會向看倌們提及這種現像,主要是想告訴大家,沐膠的華族與馬蘭諾族(沐膠原住民) 之間有不少美麗的佳話,因此混血兒在沐膠並不是新鮮事,彼此都有根深蒂固的文化,但是彼此的文化卻能夠相融合而衍生出一個“沐膠文化” 。

換句話說,不同族群共同慶祝及度過不同節慶,在沐膠極為普遍,先前與沐膠長輩們交談之後,大致上對沐膠的新春佳節有了大概的認識。

沐膠華族在過去都集中在市區里,一間間的店屋並非只是營業場所,同時還是商家們的住所。

由於店屋建的頗為集中,大家可說都是鄰里,感覺上格外親切,直到後來因房屋發展而開始搬遷,店屋較少住人,而市區人口也漸漸減少。

儘管如此,彼此之間並無任何隔膜,因此每當新年期間,他們也像其他區域慶春節般,一開門就滿口的吉祥話,彼此的感情也在聲聲歡笑中越見融洽。

此外,大部份的人都會在春節期間玩一些賭博游戲,不過基本上都是做做意思,感受氣氛罷了。

看著長輩們口沫橫飛地描述著早期的沐膠如何慶祝春節,腦海里大概也有了個印象。

依據他們所說的,沐膠在較早前,每逢新春佳節期間的擺放活動非常積極,節目方面不外都是一些能夠將大家聚集在一起,分享熱鬧氣氛的活動,比如聚餐或開舞會。

如此一來,小地方的人就非常容易被凝聚在一起,節慶也格外熱鬧。

另外,以前多數是親戚居住在同一個區域,因此春節期間少不了互相拜訪,非常親密。


時過境遷,沐膠雖說是小地方卻實為地廣人稀的情況,因此漸漸地就有搬往他處。

當時,房屋發展業未到達今天這等如日中天的地步,住戶之間的距離還是比較大,或許還有一些客觀原因,導致沐膠一路下來的新春氣氛越不如前,佳節氛圍與早期相比之下可說是差了許多。

或許年輕一代也比較不流行拜年這一套,始終還是老一代的長輩們念舊,不論任何節慶都會互相拜訪,因此佳節時期非常熱鬧。

值得慶幸的是,沐膠有不少屬於華族的公會,雖然一些公會並不活躍,但有所擔待的公會始終還是重視華族一年一度的春節。

這些公會及社團每年都會配合新春佳節舉行團拜,而長輩們更是經常藉著團拜的熱鬧機會,向新一代說明各種有關新春佳節的故事。

“現在年輕的一代漸漸對華人節日的起源含糊不清,甚至毫不重視。華人節日的起源都與中國曆史有關,因此在佳節時期舉行這些活動,節日才會更有意思!雖然許多早期新年的活動在現今社會已看不見,但至少可以口述,使年輕一代知道更多有關新年的由來及風俗活動。”

長輩們口中所說的當然包括了燃放鞭砲的活動,再怎麼說這早已成為新春佳節的一種文化,儘管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卻從不失象征新春佳節的作用,還可以帶來熱鬧的氣氛,所以成為新春佳節不可或缺的應節品之一。

在回憶過去說故事給子女們聽時,老人家們有些會心一笑,只因自己當時是用別開生面的方式告訴子女有關新年的傳說,比如“年”很厲害,如果不放鞭砲,“年”就會跑出來,諸如此類的說法。

關於長輩們這種方式,我也不知到底是好是壞。

感覺上,就算這種方式能夠讓新一代傳承民族文化,恐怕隔了幾代之後就慢慢地越來越模糊了,始終還是將全套故事告訴下一代,才是上策。

畢竟,做戲做全套,故事也得有始有終,才不會讓他們一直抱著疑惑。

話雖如此,倒還聽過另外一種說法∶改良且能迎合年輕人的作風,未嘗不是另一項保留文化精髓的上好管道,若能在這種時候安排一位對佳節了解較多的人在現場,就能輕易做出口述,教育下一代有關本身身民族的傳統及習俗。


初次聽到友族也齊齊享用團圓飯,還真的覺得不可思議,也從來沒有想過真有這種做法。

這種華族友族共享團圓飯的活動,就是較早前提到的丹那谷的常年活動。

距離市區大約5、6公里的甘榜丹那谷,居民們每到農曆新年就會聯合起來辦新春聯歡會,這就是當地的地方領袖所透露的,聽起來似乎沒甚麼特別,不就是新春聯歡會嗎?

不過,再往下聽就不同了。

新春聯歡會顯然是不同的活動,所謂友族共享原本屬於一家人的團圓飯是事實,因此甘榜丹那谷村民們的除夕夜卻特別熱鬧!

甘榜內的友族一直以來經常在除夕夜到到華族家里吃團圓飯,而這種文化至今已經成為該甘榜的風俗。

不過,這是我數年前得知的,現在到底還有沒有這種風俗,也不得而知了。

但是,若是流傳已久的文化,只要甘榜內還有人在,應該就會不斷傳承。

後來,在偶然的機會下得知,甘榜丹那谷有許多華族與友族通婚,如今整座甘榜其實就是一個大家庭,無論籌辦什麼活動,或者有任何節慶,大家都積極參與,不分彼此。

如此說來,也怪不得會出現友族在除夕夜到華族家吃團圓飯,基本上根本就是一家人了。

若長久如此下去,或許就會成為沐膠的另一旅遊特色了呢!


說到底,過年習俗反映華族的孝道及倫理、感恩、居家衛生、團圓以度過重要時刻,甚至更維繫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

正所謂飲水思源,新春佳節、清明節、端午節、冬至節、中秋節等等,每個華族節日都有不同的傳說及習俗文化,所以華族節日的文化最好能夠保留。

若所有文化都被省略,那日後華族的傳統文化就會漸漸被淡忘,直至消失,最終只會讓文化大門被關罷了。

希望華族文化工作者再接再勵,也希望炎黄子孙能夠將華族數千年文化的事業發揚光大,再次推向全球高峰。

(完)

增添新春喜氣﹐年花點綴家居


剪报(联合日报)



一直以來,每當造訪他人居家,總愛探頭探腦地四處觀賞擺設用的花卉,。

我一直相信,花,確實有暖化空間的能力,而使用花卉達到點綴目的的居家,始終更能讓我體會到溫馨及舒適的感覺。

花卉的功能無庸置疑,在平時就廣受消費群的青睞,更甮說其在新春佳節能營造出甚麼氛圍了。

新春佳節原本就是屬於一家大小團聚的好日子,在這種時候若能搭配著花卉(在新春佳節倒被稱為年花了) 則更容易製造鮮活的氛圍,令人看了心情更愉快,可見年花改變環境的能力實在不容小靦。

新年花藝最注重選擇材料,對花藝一竅不通的我也趁著春節來臨的前幾天,到詩巫各間花店兜一圈,任何花卉都沒買下,倒是浪費了業者不少時間及口水。

其中一位年輕老闆真的非常好說話,一邊忙著招呼客人,一邊還得向我這門外漢不斷說明各種花卉的場面功能。


看著他經營的花店有許多顧客進出,偶爾也不好意思地站在一旁觀察,看起來消費者或多或少都喜歡請商家選擇好意頭的花材,以配合新年所講究的好綵頭,也就是新年最常見的吉祥字眼。

說到應節的年花,一些植物的花語由於成功做到這一點,因此成為必選名單中的一份子,包括轉運竹、銀柳、牡丹或桔子等。

雖說年花的確可以營造喜氣洋洋的氛圍效果,但對於一些經濟負擔較重的家庭來說,這仍然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

儘管內心也渴望有至少一盆年花應景,唯荷包裝得太少,也只能在購買真正的必需品時才可“大出血”,消費期間不小心衡量輕重只會讓自己不勝負荷。

其實,若真的因經濟問題而無法負擔年花的朋友,也不必感到灰心,因為還是可以選擇自己插花,且不必擔心插出來的話不夠吉利。

只要將花插好,掛上紅彤彤的吊飾,就足以增進春節的氣氛了。

像一些客人所說“哎呀,我反正甚麼也不懂,就知道讓這些花越紅越好,哈哈哈。。。”等建議,其實無可厚非。

说起来,紅色在華族傳統文化里原本就代表著喜慶,因此過年時就需要多使用紅色的花,同時也使用代表財的金黃色及銀色植物。

如此搭配,相信誰都能插出自己獨特的年花了吧?


母親非常喜好花卉,雖然平時栽種了各種各樣的花種,却仍不足以滿足其對花卉的喜愛之情。

每逢新春佳節,她必定自創各種花卉擺設,尤其是以梅花為主的年花擺設更是年年創新,深得鄰里師奶們的讚賞。

雖然現在她不在詩巫,但自小就看著愛花的她如何細心呵護各種真、假花,看著她如何用自己的巧手及創新概念,將朵朵梅花搭配著天然素材的產品,確實令人讚不絕口。

年花的種類到了今天,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然而梅花仍然是廣受歡迎,或許與其特性有關。

與一名花店的插花員工交談,得知梅花的特性象征著華族的精神。

此外,梅花本身的顏色也相當應節,因此許多顧客在購買其他類型花卉之際,都會同時購買梅花,就是那種非得搭配了梅花才會有“噢,完成了”的想法,可見梅花的地位無法替代。

目前,有許多顧客也喜歡上設計簡單,看起來高雅簡朴的插法,有者也選擇較為普通但以紅色為主的花,如此一來除了新年期間擺放,還可以整年放著,經濟又實惠。


新春佳節來臨前,除了住家內外徹底粉刷之外,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添購新衣及選擇佳節氣氛濃厚的裝飾花卉了,讓春節更為喜氣洋洋。

當然,這並非意味著平時就不需要花卉裝飾住家,只不過平時買花的用意不外是增添家中的新鮮空氣,然而在過年過節時期,鮮花擺設也好、干花擺設也罷,甚至幾可亂真的布花也好,在擺設上的意義又多了一層。


(完)

2009年1月21日星期三

不占空間易打理,盆栽形小果樹幾可亂真


剪报(联合日报)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起看似不怎麼起眼的盆栽型小果樹。

我也在一些工作場所,看到職員在桌上擺放了一盆小小的“植物”,雖然一眼看著就知道缺乏“生氣”,不過還是扮演了基本的點綴功能,讓辦公桌看起來明顯地有了不同。

某天,由於手頭上缺稿,遂下定決心四處走走看看(本人基於體形原因,向來懶惰開動11號巴士),或許運氣好可以發現一些較新奇的玩意,可以與廣大讀者群分享。

說真的,每日對著政治新聞,莫說我自己是記者,連讀者們經常都投訴“政治新聞太多了,每天都看得好沉重”,所以我平時對“政治”也是敬而遠之,无奈头儿却越來越熱衷於這類新聞。

當時,其實距離春節也只剩下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想一想,同事們今年似乎也沒刻意如去年般規劃好編寫與春節有關的系列,就索性自己四處搜尋中國的春節商品,看看有沒有意外驚喜。

背后的原因,當然是中國商品在本地的價格確實低廉,最重要的是款式非常多,值得慢慢欣賞。


說真的,雖然生活在多元種族的馬來西亞,華裔長久以來也未將本身文化遺忘,令人驕傲!

新春佳節之前,像我這樣到鬧市轉一圈,抱著好奇心的四處看看,就會發現,其實華裔對春節的重視,絕對不會因為所謂經濟不景氣而受到影響。

當然,有些人的確會減少開銷,但也有一些人被經濟不景給逼急了,就直接把心一橫讓荷包來個大出血,藉著轟轟烈烈地過新年來提升自己的運氣。

這兩種類型的顧客在消費時抱著兩種極端的心態,不過該買的絕對還是不容放過,只要注意市面上有較好意頭或較能應節的商品,基本上都會有一定的消費群!

看著市面上琳琅滿目的掛飾品,還有“爭奇斗艷”的大小真假花卉(假花卉也能爭奇斗艷?),再加上隨處可見的春節商品,不難想像如今的民眾在迎接族群節日時,已經不僅重視表面的包裝,反而由於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導致他們在慶祝節日時,或多或少都邁入了更高的層次。

譬如說,新春期間的擺飾植物不再限于梅花或銀柳,如今,連手工盆栽型小果樹也能成為春節擺飾植物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

兜兜轉轉,結果在公司附近一間毫不起眼的店內發現了各式各樣的人造果樹,皆都是盆栽的形像示人,看起來挺有趣。

老闆娘不怎麼招呼客人,就算我說明了記者的身份,有意拍她售賣的這些盆栽型果樹做報道,她也只是微笑點頭。

倒是店內的一名女員工,一開口就介紹個不停,游說能力相當強,而且非常容易與客人熟絡。

一盆盆的果樹擺著已經頗俱吸引力,再經過她的游說之後,客人基本上都不會兩手空空離開。

當然,新年期間,免不了買幾盆好意頭的植物裝飾一番,有些就用紅包袋,還有各種新穎款式的小道具,足以令毫不起眼的植物搖身一變,成為讓整個空間充滿春節氛圍的擺飾品。

更何況,這些小果樹原本就有一定的吸引力,買回去連“打扮”都省下了。


“袖珍型”及“迷你型”似乎成为了流行的先锋词,总之越小就被认为越精細的观念,在目前的社会可说是见怪不怪。

盆栽型植物受顾客群欢迎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其娇小踏实,因此成功挤入消费者新宠名单。

如今,许多消费者也喜好购买盆栽型的桔子树、苹果树与仙桃树。

除了被“娇小”的树型吸引之外,这类果树通过简朴大方的设计散发平静与踏实感,看在眼里一点也不豪华,更没有半点做作及虚伪感,因此成功建立其顾客群。

看我這邊摸摸、那裡翻翻,老闆娘靜靜看著。。。突然介紹起自己的商品,還告知今年的桔子、蘋果與仙桃樹的盆栽型擺設比往年設計得更小巧玲瓏,款式也比較新穎,色澤更不在話下。

儘管並非真的植物,色澤與實物卻非常接近,難以分辨真偽。

注視眼前擺在一起的商品,的確,這類植物擺設在往年的形狀都製作得比較大,今年卻縮小了不少,這似乎也是將顧客群的空間感納入考量條件之一的產品。

这倒是便宜了消費人,共有大、中、小三款形狀供選擇呢!

說是說大、中、小,但所謂“大桔子樹”的體積基本上就較像普通擺放的植物般,至於“小桔子樹”的盆子確實很小(只有巴掌般大小),捧在手中的感覺也挺好。


與花卉擺設不同,盆栽型果樹擺設由於設計較為簡單,擺起來既不占空間又容易打理(一塊濕布就能讓其煥然一新)。

雖然不如花卉般令人感到鮮艷及驚喜,卻能夠賦予人們較為樸素、踏實的感覺。

順口問了老闆娘一句“花卉和果樹,哪樣銷量好些?”,看她想了很久也無法回答,的確是有難度,這兩類商品根本扯不上邊,自然無法比較,有些顧客兩樣都買,有些就選擇其中一樣,全看個人喜好。


(完)

“年”的新春傳說,大小獅頭廣受歡迎


剪报(联合日报)



華人新春佳節時期,敲鑼打鼓舞龍舞獅總是最重要的應景活動,尤其是佔空間不大的舞獅活動更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圍觀,將鬧哄哄的氣氛催到頂點!

基於本身的記者行業,每年有舞獅向商家賀年時,都被安排前往拍照写新聞。

看見成群結隊的人興高采烈地觀賞著表演,獅隊向一間店賀歲之後就浩浩蕩蕩前往下個目的地、鄰近住家的孩童們樂此不疲地騎著腳踏車,恍若忠實粉絲地尾隨在後,是“見證”每場的演出。

至於我,只要捕捉到較好的角度,就會打道回府,畢竟還得處理新聞及出席其他團拜賀年場面。

只不過,若拍不到好照片,達不到自己要求,或許就得跟著獅隊跑一跑了,不過基本上若對自己的照片沒甚麼要求,只是隨手拍拍就可交差了。

其實,我本身挺喜歡在舞獅表演期間湊熱鬧的,舞獅的各種高難度動作確實令人不斷拍手叫好。

這固然是吸引圍觀者的原因,不過我本人反而較注意獅頭的造型,尤其是眨個不停的“濃眉大獅眼”更讓我百看不厭。

雖然對舞獅、獅頭的起源等並不清楚,不過倒是出席了不少在大伯公廟及各神廟舉行的“醒獅點睛儀式”、“瑞獅點睛儀式”等場合,內心始終認為獅頭同樣不容隨意侵犯,有時還會出現“到底獅頭與麒麟頭之間該怎麼分﹖這真的是獅子﹖還是麒麟﹖”的想法。

據我所知的,舞獅有南獅、北獅之分,後來在搜查有關舞獅的資料時,發現竟然還有一種獅,稱做“劍獅”,而且造型有許多,似乎不同造型有不同的功能。

及後,又搜查到老獅、幼獅,甚至還有獅子被喚作“劉備”、“關羽” 和“張飛”,不禁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及民間傳統藝術更為震撼,心裡懊惱著怎麼不早些得到這些資料,趁著新春佳節來個較為完整的“舞獅及獅頭系列報導”,肯定有閱讀價值!


基本上,大家了解舞獅是盛起於唐代以後的傳統民間舞蹈之一,而舞獅在明代之後,在太原地區的表演已極為普遍。

至於現代民眾對於舞獅意義的了解,所知的大概也非常有限,頂多認為舞獅是新店開張、盛大場面,還有春節期間的重要節目,呈獻的是吉祥如意,僅此而已。

的確,舞獅可說是完美地體現了人們崇尚武術(沒有好的武功底子,包你跌得呼爹喊娘、叫苦連天)及祈求祥瑞的文化心理。

另外,舞獅在威武中不失祥瑞,再加上民眾紛紛寄以厚望,期望舞獅可以消除災害,為自己迎來好運,相信這也是導致舞獅活動成為燦爛多姿的藝術遺產。

記得自己小時候,除了害怕大紅燈籠之外,還非常害怕舞獅表演。

當時住在店屋上,樓下經營自家生意,每逢過年也聘請舞獅前來舞弄一番,增添不少熱鬧氣氛。

然而,對當時還小的我來說,卻是惡夢連連,或許為其凶猛的形象所驚嚇,總是哭鬧個不停。

長大了,懂得四處問人舞獅的原因,不多不少也聽到了各式各樣的傳說,幾乎都於“年獸”脫不了干系,之後也聽到一些說法,是於東漢章帝的漢朝期間,大月氏國進貢獅子並要求漢朝代為馴服,若成功馴服則大月氏國每年將繼續進貢獅子的故事。

對於有關大月氏國進貢獅子並要求漢朝將之馴服的故事, 我是在最近才聽到的。

在這之前,我都是聽到與春節和年獸有關的傳說,相信許多人都對此相當熟悉了。

畢竟,現今社會中許多社團及公會組織也在新春前後舉行團拜,並在團拜活動中穿插了“講故事”的環節,因此關於華族新春佳節的各種傳說尚且得以代代相傳。


在過去,每逢喜慶及值得歡慶的日子時,都能欣賞到引頸長盼的舞獅活動,一些孩童競相靠近,一些則躲得遠遠的,一些甚至會哭得哇哇叫。

看著這些孩童的各種反應,有時候感覺挺滑稽的,不過對於看到舞獅就不斷哭鬧的孩童,未知是否父母在管教時錯用詞語,無意間在小孩心裡留下了陰影?

曾經看見小孩做錯了事,現場剛好有舞獅,父母說了一句“再哭的話,這些妖怪會咬你噢”,結果孩童更是一鬧不可收拾,可能就是被舞獅中張牙舞爪的動作嚇著。

在孩童眼里,眼前的醒獅、瑞獅都是“龐然大物”,誰也不能保證一個撲面而來的動作,不會將孩童嚇得六神無主吧!?

不過,話說回來,會向上述那樣管教子女的父母也並不多見,這是值得慶幸的。

回想起來,不論在中國還是海外的華族子嗣,每逢新春佳節都免不了在鑼鼓喧天、舞獅舞龍的喜氣洋洋氛圍下度過吧?

就拿我的家鄉來說,還是有許多獅隊在春節期間大展拳腳,在華社留下美好的新春回憶。

面對華社一年一度的春節,本地土著也有不容小覷的消費力。

他們除了被華族傳統的各種掛飾品吸引之外,許多鄉區的土著及友族因為長期與華族相處,彼此間早就不斷進行文化交融,在相互接納及尊重的情況下,屬於當地特有的文化就順應產生,也造成了不同地區的華族文化更顯特別。

獅頭在近年來,成為春節期間送給兒童的最佳選擇之一。

老實說,我本身並不知道獅頭是何時開始興起的,在數年前就在市面上看到許多小型的獅頭商品,當時也猜測過應該是供孩童作舞獅用途,也想過這種由小時候開始培養興趣的做法,確實可以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瑞獅隊。

直到今天,看見小孩似模似樣地舞弄獅頭時,更深深感受到舞獅作為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歷時越久,價值也就越高,加上美麗的傳說來襯托,更是讓這些傳統成為見證歷史的要素。

就拿舞獅來說,在年獸的傳說中,百姓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的功效,也有吉祥之兆,因此每逢春節邊敲鑼打鼓、挨家挨戶地舞獅拜年,以消災除害、預報吉祥。

儘管數千年來受到時代巨輪的衝擊,這些民族色彩到了今天仍舊絢爛無比,早就在炎黃子孫的天地之間紮根。


說回這獅頭商品,類型真是琳琅滿目,設計也相當別出心裁。

從置放在車內並隨著車子行使晃動時不停上下左右搖擺的設計、吊掛性質的、供擺設且佔面積不大的造型等,應有盡有,價格還算公道,可依據本身的經濟能力去選購,反正選擇夠多。

較大型的獅頭可供孩童隨心所欲地“舞獅”,就算是心血來潮隨意購買一、兩頭也無妨。

獅頭是相當特殊的應節飾品,既然本身帶有消除厄運及為主人家帶來祥瑞,倒也成功地在本地掀起一股購買熱潮,廣受歡迎的程度不在話下,初期總是經常在春節之前就被人搶購而空。

不過,最近這兩年,在春節之前到市區採訪時,偶爾還會看到一些擺著賣的獅頭現貨,也許是買家們年年春節後都之收好,來年再使用吧!

就好像大紅燈籠一般,如今經濟不景氣,許多人一用就是兩、三年,有者隔了更久才購買一次。


除了獅頭之外,近年上市的“舞獅玩具”也非常引人矚目,尤其是舞獅者與持扇逗獅的大頭娃娃皆有豐富的面部表情,惹人發笑。

還記得首次見到這款電子商品時,確實令我感到非常驚訝,老闆娘衝著我手中相機的面子,決定拆了一盒,現場讓我隨意拍照。

在裝上電池之後,竟然令舞獅情景重現眼前,而且不斷邊搖擺邊發出恭喜發財之類吉祥話的語音,非常得意、逗趣、可愛!

後來,我在同一間店內閑晃時,發現老闆娘座位上方吊掛著一隻“小紅瑞獅”,原以為是面紙紙盒的“外套”,完全忽略了連接它的數條細線,還自以為是地向老闆娘表達自己對“小紅瑞獅面紙盒外套”的欣賞。

老闆娘啞然失笑,並加以“巧妙”的說明(也許是為了照顧客人的面子),我才知道“小紅”另有乾坤,是最新推出的新年應節品,是讓人操縱的!

“小紅瑞獅” 猶如扯線木偶般,依據“傀儡師”的操縱功力,做出行走、磕頭、拜年等動作,可愛之余還可當做別開生面的迎賓方式呢!

當時,我真的感到雀躍萬分、異常驚喜,現在想一想,應該就是自己反應太大了,不過自己的一番反應竟然協助老闆娘在瞬間就賣出許多套商品,後來還獲得紀念品呢!


(完)

2009年1月19日星期一

开运竹、转运竹带来新企盼,大受青睐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年年来到岁末时,都会在送旧迎新之前为自己定下许多目标。

姑且不论有几个人真正为目标而奋斗,或者跟着自己的计划走,但我始终相信,在为自己定下目标的刹那,内心确实是非常渴望自己可以不断成长、蜕变得更好,顺势由自己去开创美好、绚丽多彩的人生!

人就是这样,包括我在内,总是满怀憧憬与展望地步入新的一年,但往往又认为自己无法实现抱负及理想,拖着拖着就拖到了华人农历新年。

接着,就不断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身为华人,其实真正的新一年应该由农历新年正月初一开始。

这种想法总是让我们心安理得地放缓步伐,拖到了农历新年,一拖再拖,连元宵节都过了,象征春节热闹景象的大红灯笼也收起了,心中还是一味地∶唉,怎么办?还在Holiday Mood啊!

话说回来,华人农历新年是炎黄子孙普天同庆的盛大节日,大家都对春节寄予期待及祝福,希望自己一年更胜一年,人生路能通顺无阻。

这股意念为庞大的贸易市场牵引出无限的可能性,举凡春节应节物品、植物、花卉、挂饰品等,凡是带有好意头的商品都不乏问津者。

曾经在祖父家里见过开运竹,也曾细心地欣赏过同时桌上的开运竹。

说实在的,这种植物的外形挺讨人喜欢,由于占面积不大而容易摆设,一节节地姿态加上植物本身较浅的绿意,放在一旁也非常抢眼,不怕没人注意。


说到开运竹,其实在本地也不算新奇的物品,基本上可以说是热销了许多年。

不过,近年来却看到另外一种“竹”也颇具看头,形状方面虽然弯弯曲曲地绕了几个圈,但仍然有颇长的竹身,外形虽县得稍嫌欠缺修饰,但若懂的花心思去为其配搭小物品,就会发现这品种也具有可塑性及可观性。

其实,我也是在寻找适合春节报导的题材时,才发现这种堪称较新品种的商品。

老板娘解说,由于形状弯曲呈圆圈性,因此人们向来称其为转运竹。

嗯,转运竹,名称跟外形挺搭配,而且名称令人当即萌起“时来运转”的想法,应该也会吸引到许多买家。

或许是名称有好意头的缘故,尽管转运竹、开运竹在本地热销了数年,受欢迎程度却丝毫未减。

顾客们显然非常乐意为这些商品充当免费“活广告”,四处落力向社会发动宣传,令这两样商品成功建立自己的市场,尤其在春节期间更是气势如虹、销路一路直升!

也许两者皆有自己的市场,许多商家都会将两种与运气息息相关的幸运植物摆在一起,让顾客们自己选购。

我的采访对象安排了其打工小姐来招呼我,谁知后者口沫横飞地介绍起开运竹和转运竹,尽管知道我只是安着采访的心态,却极力尝试让我“慷慨惠顾”,实在让我有些招架不住。

顾不了太多,就这样边采访边细心观赏此番报道的新春主角。

其实开运竹和转运竹在外形上的差异是在相当大,前者以层层叠起作为排列方式,而后者的形状普遍性地呈螺旋状而更具有考验主人点缀功夫的挑战性,在精心设计之后拥有更高的耐赏度。


针对开运竹,我回想着自己较早前见着的样本,忆起了过去听到的有关种种说法,向打工小姐提出了多道问题,包括名称由来、市场,甚至是否具备任何辅助功能。

不愧是经过训练的人,打工小姐对开运竹显然有着相当不错的了解。

在她滔滔不绝的说明下,确实减低了内心不少的疑团,尤其是当她提到与风水有关的内容时,更是令我唯恐遗漏字眼般地快速在笔记本上作记录。

毕竟,这些内容与平时听到的表面说法比较起来,无疑是丰富了许多。

根据打工小姐的说法,在众多开运及招财植物中,就属开运竹最为常见,而且名号还包括了富贵塔、竹塔和塔竹,向来以观赏价值高而颇受消费者喜爱。

这种说法听起来确实有道理,但不是也有许多人都喜欢说“钱树”、“铁树”之类的吗?甚至有些人还说家里的仙人掌开花了,是难得的好兆头呢!

我本身就曾经接过读者来电,要求前往对方住所拍张所谓的“铁树开花”、“钱树开花”的照片,而且还得让主人合拍。

听了我的观点,打工小姐猛摇头强调开运竹的不同,基本理由就是开运竹在普遍的整体设计上,其实非常适合作为桌面上的摆设,而且可以制造高雅的视觉效果,并不能与体积较大的钱树混为一谈。

她还不忘举例,许多人都喜欢在办公桌前放上一盆开运竹,并以红色缎带或蝴蝶结加以装饰,好让红绿相互辉映、发挥美化环境的功效,同时又可以塑造适合的风水空间。

听到打工小姐提到“风水”二字,我的兴致也来了,因为之前在多间花店及售卖新年应节品的场所,看见了许多系上红缎带的开运竹,只是一般店员的回答几乎一样∶点缀,看起来更漂亮!

华族文化博大精深,命理风水也是最为人津津乐道,开运竹系上红色缎带的说法也不无由来。

眼前的打工小姐声称自己为了能够回答顾客们的疑问,所以平时都会上网“准备功课”,或者是透过资讯分享的方式去了解自认较为特殊的情况。

话题回到了红缎带系开运竹,据她所了解,室内植物多属阴性,红色为朱赤而代表阳性,因此在室内植物上装饰红缎带,具有阴阳调和之意。

想不到一盆小小的开运竹,竟然蕴含这些知识,不禁再看着店内整齐陈列着的开运竹商品,原来外表看起来短小的开运竹,层层叠起的排列方式竟然能令人在第一眼就产生“步步高升”的想法。


访谈打工小姐期间,老板娘就忙着招呼客人,大多数的客人首先都会选购开运竹,但对转运竹也抱持着好奇心,总会“手多多”地拿起看看。

眼见时机成熟,老板娘就会顺势从旁提供一些相关的观点和意见,不难想象她一次又一次轻易地成功交易。

异于开运竹的外形,转运竹外形长且上端弯曲,若注意到店内所放置经过修饰的转运竹样品,顾客们都会了解,若加上精美饰品及花瓶,转运竹的身价反而比开运竹更高。

对我来说,转运竹算是非常新颖的商品,经了解后才知转运竹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新品种,而且造型变化多样,包括螺旋型、心型等。

有艺术细胞或喜欢画艺的顾客,通常都会选数样不同的造型,以组合方式来加强可观赏性。

打工小姐还特别声明,转运竹虽然是较新的品种,但基于顾客们在购买时都怀着期盼,希望真的可以为自己赚来好运,受欢迎程度绝对不逊于开运竹。

就算要真正比较两者之间的销量,她也认为转运竹有后来居上之势。

不过,她也道出了目前市场消费人的一种趋势,一些顾客会在转运竹和开运竹之间做出选择,但也不缺乏两样都买者。

尽管距离新年还有一个星期左右,且许多消息皆指出顾客群消费能力大幅度下降,但就我本身在采访期间所观察的,许多顾客还是愿意买下开运竹和转运竹。

打工小姐也相信,随着春节蛩音越临近,前往问津及消费的顾客还会持续增加。

“或许是因为开运竹和转运竹为主人带来新的企盼与希望,顾客群也因此抱着‘步步高升’和‘时来运转’的想法,在花钱买竹时绝不心疼。你也知道,就算不相信这一套,到了新年同样会为了应节而掏腰包,有没有效倒是另一回事,图个好意头嘛!”


(完)

美观实际应节品,春节挂饰品深得顾客心

2009年的农历新年似乎来得特别快,距离农历新年不到一个星期了!

看看自己准备的春节特稿,自认较为普及的题材皆已略为写过,结果竟然忘了报导最普遍的春节挂饰品!

在这里先向大家拜个早年,您是否已经购买各种装饰品,为自己的居家打造出喜气洋洋的氛围?至于我本身,每天出席场面就已经搞得头昏脑胀,头儿的无理安排和刁难可说是搞得我晕头转向,申述无门之余还在熬出病之后被对方骂“自作践”,实在是苦不堪言!

好了,牢骚总是发不完的,说过就算了,反正越说就越气,还是来谈欢乐春节的挂饰品更为实际,呵呵!

其实,我也是在昨日中午与同事一起外出用餐时,在他车里发现了新的福娃挂饰,就随口问他怎么突然买新挂蚀,才得知是其太太特地购买的农历新年应节品。

不过,小玩意的外形看起来,就算是普通的日子也适宜挂着陪伴驾驶中的主人,感觉还不错。

回到办公室后,不禁注意观察同事们的座位,发现有些在电脑上摆放了新的饰品,有些就摆设了开运竹, 有者甚至将公会、社团、慈善机构等所寄来的春节贺卡张贴在座位旁的柱子或电脑上。

原来,大家似乎都开始做好迎接新年的准备功夫。

再说回同事车内的福娃挂饰吧!

要寻找类似的挂饰,在如今的市场上可说是易如反掌,为了迎合顾客们的需求,许多物品不再只是单一用途,起码都可以让人感受到厂方的用心和努力。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应节用品自然不断涌上市场,琳琅满目的种类数不胜数,价格之间的差异幅度也不。

商家们在人人高喊“经济不景”的状态下,似乎都达到了携手刺激市场的共识,纷纷采纳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尽量为双方促成双赢的局面。

当然,商家们一番心意的确为消费者捎来了佳音,尽管处于所谓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消费者仍可依据自己的消费能力购买适当应节品。

要说挂饰品的种类,红彤彤的灯笼当然是消费群的最爱,也是新年不可或缺的重要应节挂饰品之一,但其他类型的挂饰品也如雨后春笋办纷纷充斥了市场。

越来越多中国货在本地市场占一席位,挂饰品的花样也越来越多,有些小巧玲珑的挂饰品也隔外惹人喜欢。

挂饰品并不难找,春节蛩音临近之际,超市、购物中心、周末市集,甚至夜市小贩等都会售卖各式各样的挂饰品。

只要愿意在市区多处售卖春节挂饰品的营业场所走动,就会有所收获,所以要说找不到合心意的挂饰品,机会根本是微乎其微。

多位商家就表态过,就算是市场萧条时期,顾客群的消费能力显得薄弱,不过由于挂饰品的价格较为低廉且款式多变化,因此仍然相当受消费者喜爱。

换言之,就连消费能力较弱的儿童都能轻易购买喜欢的挂蚀来增添自己书房、书包,甚至卧室的气氛。


我尝试向商家们进一步了解与节庆有关的挂饰品所能吸引的顾客群,一些商家触及了大马独有种族和睦相处的文化,并根据本身多年的经验分享了观点。

“你也知道啦,这些挂饰品的设计越来越新颖且逗趣可爱,就连友族顾客群也会购买了感受我们一年一度的欢乐气息!就像华族顾客群在开斋节之前也会购买有关的物品,所以说,并非只有本身种族的市场噢!”

要说种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不禁再度令我想起,一位西马友人在几个月前来拜访我时,对于本地各族的相处情形感到不可思议的情景。

话说我为了尽地主之谊,特地安排带友人享用较为地方风味的食物。

结果,他目睹了华人食物摊位竟然能够与马来食物摊位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同经营之后,脸上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直说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在吉隆坡发生。

他的说法,反而令我感到非常疑惑,但看着他不断称赞本地真正做到种族和睦相处,其脸上不可置信的表情终于令我回想起曾经遇到的法国游客。

当时,那位法国女性游客就对我说过∶我爱马来西亚,我很好奇大家为什么能够相处得这么融洽,但是我更爱砂拉越的感觉,这里的人确实很真诚地相处在一起。

想到这一点,我在会心一笑之后,不禁为本地的这种风情感到特别自豪!


当然,以上所分享的只是一段小插曲,现在就来分享我在一个叫做沐胶的地方所体验的经历。

当时,我并非为目前服务的公司效力,而是在另外一间公司上班,而且被安排在沐胶当办事处主任,一待就是三年,从一开始就对当地的文化感到非常好奇。

虽然说沐胶是马兰诺族群的家乡,但在沐胶的华裔皆精通马兰诺语言,而马兰诺族人也许多都口操流利华语及方言,足见彼此间早就像一家人融洽地生活在同一片大地。

所以,千万不能小看沐胶友族的消费能力,尽管是华裔的新春节庆,但许多友族也趁机购买各种挂饰品,为自己的办公室、汽车及自己“满意”的场所及对象增添“新装”。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我本身就在沐胶见识过当地友族在春节之前,特地开店销售各种挂饰品及应节品,而且还极力鼓励其他友族购买呢!

想起来,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今时今日的新春佳节,市场上的应节挂饰品,说真的还真越来越实际。

别出心裁的可爱设计其实在日常生活也非常实用,而色彩缤纷且形状多样化的装饰品配合编织物的搭配,更是令人爱不释手。

还等什么呢?快点将自己融入新年的喜乐氛围中吧!


(完)

2009年1月16日星期五

默伴主人贡献良多,钥匙圈发挥重要功能

或许我们并未发现,其实我们有意无意都喜欢用钥匙圈将不同功能的钥匙分类,每每想使用时,只要认得所佩戴的钥匙圈,就可简单知道钥匙使用于何处。

尽管钥匙圈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虽然并非相当起眼,但始终默默地陪衬着主人的车钥匙、住家大门钥匙等各类不同功能的钥匙。

到了今天,以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素质方面的享受为前提下,各种设计精致、或复杂、或简易的钥匙圈也应势而生,不再如早期般的单调乏味。

最重要的是,钥匙圈的主人终于可以将依据自己喜爱角色所设计的款式,让漫画、动画、影视、游乐器等游戏平台的性格鲜明角色陪伴左右。




钥匙成重要周边商品

随着卡通与电玩的普及,市面上的钥匙圈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且许多钥匙圈除了本身原有功能之外,拆掉螺丝还能当作装饰品,非常可爱。

如今,钥匙圈已经成为电影界、电玩界与动画界相当成功的周边商品。

有些公司以非卖品赠送购买正货的买家,有者就看准市场趋势大量制造相关产品,势必在某电玩游戏、动画或影片大热期间趁势进攻市场。

目前,最为年轻一代所津津乐道的死神(BLEACH)、火影忍者(NARUTO)等动漫画,由于主角设定均非常鲜明,紧凑的剧情深深吸引了年轻人,因此凡是有关的周边商品都成为抢手货。

举例来说,看准了年轻人的心态以及市场趋势,火影忍者的钥匙圈就此诞生。

虽然生产时间逾2、3年,但受欢迎程度仍然未减,尤其是小巧可爱的设计,让动画内原本面目可憎的角色摇身一变,以可爱的形象虏获人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