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

“饮食”开枝散叶录(完结篇):“叻沙九”槟城叻沙,六十年来幸福的小吃


剪报(联合日报副刊)



我品尝过不少的叻沙,却从未尝过发髻形的濑粉(叻沙粉条),还有香脆虾饼为配料的叻沙。

没错,这种叻沙,除了槟城爪夷之外,其他地方怕是吃不到了,因为这号称“叻沙九”的叻沙,至今已有约60年的历史,长久以来不知道征服了多少“叻沙族”的心。

虽然爱叻沙,我始终怕辣,每次品尝也都是带着挑战的心情。

然而,“叻沙九”那酸中带甜的味道却令人回味无穷,终于了解这简单食物的魅力,能够远近驰名超过半个世纪,自然有其独特之处。




************* ************* *************

见到“叻沙九”的第三代传人-朱宝源-后,才知道“叻沙九”其实是他的父亲,也就是第二代的东主。

至于60年来不断令人大呼过瘾的叻沙,其创始人是朱宝源的婆婆。

这名娘惹女性在当时的作业方式,就是挑着担子在路边开档。只是,她大概想不到,逾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自己的衣钵不仅为后代所继传,这娘惹风味的食物还被发扬光大。

话虽如此,既然人总是将“叻沙九”挂在嘴边,这门生意在朱宝源的父亲(人称“叻沙九”)经营时就已经创下了当地饮食业的神话,业绩到了他这一代仍继续一路飙升。

我有幸见到爪夷福德祠大伯公庙旁的“叻沙九”档口,想起曾听过“来到爪夷不到‘叻沙九’吃碗叻沙,有点入宝山而空手回的遗憾”的说法,看来其名声早已不胫而走。

“叻沙九”的档口被形容为10多年的盛况是座无虚设,每次光顾都得排队侯座。

终于,“源丽叻沙苫绿专卖店”分店在1998年开张,才解决了座位供不应求的问题。

和朱宝源的太太王莉琍交谈之后,才知道“源丽”二字是合夫妻二人的名字而成,非常有意思。




************* ************* *************

“在其他小贩还在用便利装的濑粉(叻沙粉条)时,我们已经用手工制作发髻形濑粉,这种濑粉原料是白米,如扣微韧润滑,辛酸的叻沙汤底抢不掉它的米香,两者的搭配却又协和。”

朱宝源在谈话期间也指出,越是简单的食物,但材料和配料越是不能马虎,否则顾客马上就会找到问题,诸多挑剔。

“基本上,我们会用‘甘望鱼’、‘刁景’和‘大目’这3种鱼类熬汤底,这样就不会面对鱼类货源短缺的问题。另外,熬汤底所用的‘阿三膏’也非常重要,以前婆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亲自到槟城买这种材料。”

由于酸中带甜,与较甜且较酸的槟城叻沙不同,因此不止女孩子喜欢吃他们的叻沙,连小伙子也爱上这种酸甜小吃。

住在伯公庙附近的一群年轻人,一星期最少光顾3次。




************* ************* *************

说真的,我认为他们的叻沙有个非常特别的卖点,就是适合所有年龄层,包括老人和小孩在内。

一般小孩因为叻沙太辣不能吃,上了年纪的因为太酸不能吃,这里的叻沙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如今,他的儿子也对此非常有兴趣,当然有继承这门家族生意的打算,为了将生意发扬光大,连升学时所报读的课程都与饮食有关。

“叻沙九”的叻沙,在爪夷已并非单单一道小吃如此简单,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一道简单的温馨小吃早已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或许,朱宝源的婆婆是个非常喜欢烹饪和尊重料理的娘惹女性,否则也无法研制出这道60年来令无数人感到幸福的小吃。

就算他们当中有许多已升级当父母或者祖辈,却依然喜欢重温那碗中的美味,向下一代分享“叻沙九” 的叻沙是如何陪伴他们走过几十年的岁月。

想一想,那一幕肯定十分温馨、和谐。

(本文完)


位于大伯公庙旁的早期档口,
这景象至今还是令许多长辈回味。


生意发展到第三代,早期的档口也已经扩大,
可以容纳更多客人。


朱宝源和王莉琍夫妻同心,将叻沙生意越做越大。

令人大呼过瘾,
“叻沙九”的叻沙从未停止征服来自各地的客人。


在其他小贩还在用便利装的濑粉(叻沙粉条)时,
“叻沙九”已经用手工制作发髻形濑粉。


朱宝源的婆婆是娘惹女性,
这发髻形濑粉就是由她所研制,也是特色之一。


朱宝源夫妇每早就开始忙碌准备材料,
直到下午才营业。单看一部分的濑粉,
他们的业绩可想而知。

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饮食”开枝散叶录(三):遭遇挫折无视劝告、徐联胜坚信“行行出状元”



从小开始跟着父亲学做香饼,徐联胜无视其他兄弟姐妹的劝告,全心全意继承了父亲的事业。

为了将事业推上更高峰,他不顾旁人讥笑,毅然引进了机器,却也因此遭遇到不小的挫折。

虽然如此,他并不气馁,花了半年时间一边以传统手工方式生产香饼,一边和太太连淑娇,以及父亲一起研究机器的操作方法,期望掌握到最好的技术。

皇天不负有心人,深信行行出状元的他,终于如愿将父亲的事业接下,以自己的经营方式推向新的里程碑,而香饼的生产量也从原本的300包激增至1000包以上。

如今,除了国内的海鲜楼和酒家之外,其生产的香饼还出口到新加坡和泰国,这一切都是由他开始。




************* ************* *************

我抵达荣利香饼家时,徐联胜还在忙着制饼,在听过友人父亲的说明之后,就让我参观整个制饼过程,期间也允许四处拍照,多亏了周联兴伯父抽空带我前往采访。

“我的祖父在1967年开始这事业,1969年就由我父亲和叔叔接手。后来,叔叔认为利润太少、不够分,因此决定退出,只由我父亲继续,至于我是在2007年接手。”

孩童时期的他就对父亲的工作很有兴趣,上小学之后就跟着父亲学制饼。

或许早期都是人工制作,从早辛苦到晚也只能生产300包,因此家里虽有其他兄弟姐妹,却只有他继承了这事业。

“包括我在内,这生意已经有40多年了。我接手之后,就引进了机器,每天的生产量就激增到至少1000包,与早期大不相同。”




************* ************* *************

他不但亲力亲为,掌握了制香饼的整个过程,包括机器操作和材料分量,严格地控制品质。

为了全面提升销量,他甚至设计了网站,让更多人轻易选购。

徐联胜有今日的成就,也是经过自己努力不懈的研究和学习,加上娶得连淑娇这名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太太,夫妻俩同心协力地齐步走到今天。

在机器刚被引进初期,由于不熟悉操作方式,许多饼都因为太硬而告报销,损失不少,他也曾因此遭受挫折。

“后来,半年内,我在白天就用手工做,晚上就研究操作机器,直到自己研究到最好的使用方法后才正式以机器生产。那段时间,我父亲和太太也守在一旁参与研究。”

看到孩子成功继承自己的事业,甚至青出于蓝,徐联胜的父亲在最近终于放心地让他全权经营。




************* ************* *************

由于自小就立志制饼,徐联胜一直都很注意与这有关的发展,在发现机器所生产的香饼反而比手工制造的更平均、更酥脆爽口,而且每小时的生产量最多能到3000粒之后,就决定购买机器。

话虽如此,贸然引进机器始终过于草率,因此他就先观察其他大规模的饼家,加上香饼业在槟城并不多,所以内心更确定未来的出路,信心倍增。

“我们有制香饼的秘方,之前就是因为生产的不够批发,所以我在当时已看到了市场的潜能,才会想到引进机器。”

他的大胆尝试不仅提升了生产量,经过改良的秘方所制的香饼更吸引到许多旅行社前往商议,引进了更多商机。

徐联胜也将香饼的口味多样化,包括了芝麻香饼、马蹄酥香饼等,也着手研究迎合不爱甜食者的口味,以麦片为主的健康饼类也顺势而生。

目前,每天的香饼生产量约1万粒,而且每天都出货。

另外,若遇到大日子的时候,每天都得生产逾1000包,才够应付。

令我深感不解的是,他在孩童时代怎么会想到以此为事业,当时的条件并不好,制香饼显然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业。

“这没什么,行行出状元嘛!我相信这句话的!”

(本文完)


熟能生巧,何况从小开始跟随父亲的脚步,
徐联胜当然清楚每个步骤。


生意越做越好,徐联胜的弟弟也参与制饼。

有了机器之后,香饼的生产量大大提高。

热烘烘的香饼出炉了!

别看她这样坐着,长时间的话也不轻松。

已经完成的香饼,接下来就是包装了。

徐联胜和连淑娇夫妻同心,将父亲的事业推上更高峰。

2010年11月28日星期日

“饮食”开枝散叶录(二):槟城顺利号,让你重新爱上菜粿


剪报(联合日报副刊)



许多人喜欢吃菜粿,老实说,我也曾对这种小吃青睐有加,几乎每晚都会光顾夜市小贩,买些当宵夜。

后来,不知怎地总是买到皮特别厚的菜粿,吃在口里总感觉在吞着浆糊,再不然就是味道严重变质。

就这样,原本令我最为魂牵梦萦的美味菜粿,逐渐成了非得战战兢兢去品尝(深怕又吃到“浆糊”和“臭味”)不可的食品,到最后就对其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一见着就觉得口里尽是令自己作呕的口感和味道。

事隔几年,对菜粿仍然敬而远之。

然而,在槟城爪夷待了几天,被带往品尝当地最出名的“顺利号”菜粿之后,终于重新喜欢上了那种感觉,如今每当旧地重游,就会到那里留连一番。




************* ************* *************

连续光顾几次后,从友人父亲口中得知目前的业者-林炎发-已是第二代,生意好得不得了,许多记者前往都白跑一趟,因为老板根本没时间受访。

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事实确实如此,我来回尝试了几次,老板都忙得无法抽身。

或许见到同一个东马记者三番五次上门,他也不好意思再诸多拒绝,加上经由熟人介绍,老板总算正式同桌交谈。

林炎发从小就开始跟着父亲学做菜粿,而父亲所做菜粿的皮原本就特别薄,这种特色一直保留至今。

“我自己本来就很想学,平时看着父亲做,自己慢慢学而后心无旁骛的坚持到现在。不过,以前的比较普通,不如现在如此多样化。”

目前,他的大哥仍旧在老店经营着,弟弟则在自己店的对面经营相同的生意。

说起来,他本身原本在对面经营,那里的环境条件也比较有利。

后来,他决定让其弟弟在那里经营,自己则抱着“只要可以生活就已经足够,兄弟之间没有你我之分”的想法,搬到现址继续自己的菜粿事业。




************* ************* *************

记得第一次在林炎发的店内品尝到了芜菁粿(Mang Guang Kueh)和韭菜粿(Gu Cai Kueh),最近一次光顾,却意外品尝到了菜心粿和南瓜粿。

原本以为这两款是新推出的风味,了解后才知已经推出2年,而且是由他本身和太太一起研究调味,将原有的味道不断加以改良,才研究出来的成果,为的就是可以迎合不同类型顾客的口味。

在此尝到的菜粿,最大特色就是皮特别薄而料特别多,许多时候总见到粿皮被撑破,内心总不解何以老板下如此重的料。

林炎发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既然客人上门都是付钱,就应该让他们吃到相应价格的食物才对,如此对他们才公平。

或许就因为他这种心态和经营手法,才会让名号远近驰名,连其他大城市的客人到了当地,都会前往品尝。

更甚的是,一些顾客特地逢假期时间特地驱车到槟城爪夷,只为了吃到入口即化且多汁的菜粿。为了不让这些有心的客人白跑一趟,林炎发决定只在特别的节日才休息。




************* ************* *************

“我本身已经是第二代,在父亲那里做了10多年,后来就自己出来做了10多年。到了今天,算起来也有30多年的经验了。”

25岁开始做菜粿的他,今年已经62岁,但店里的生意太好,因此他仍然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谈到父亲以前的生意,林炎发声称早期都是老板阶级,或俗称有钱人才会吃这类食品,普通人则因薪水低而能省就省,不像现在的人这么“敢”吃。

尽管如此,他本身却对这行业非常有把握,也知道自己的食品符合标准和,因此在40多岁时就毅然以此创业。

“我的孩子们都有工作了,但他们小时候都有学,现在每逢星期天会出来帮忙。其他时间,都是我们夫妇俩和工人一起在店内。虽然能够用机器,但我们坚持手工制作。”

虽然已有高薪职业,但他的子女们仍然有计划接手父母辛苦打拼出来的顺利号,就算自己日后无暇参与菜粿制作,仍然可聘请有经验的员工来。

看着店内其他年龄较小的工人,没准以后由林炎发的子女接手事业,当起第三代掌柜人之后,这些工人就是和他们延续菜粿缘分的对象。

(本文完)


林炎发对菜粿行业非常有把握,
在40多岁时就毅然创业。


平时工作忙碌,
林炎发的儿子每逢星期天就到店里帮忙。


韭菜粿。

韭菜粿配辣椒酱,味道非常好。

芜菁粿。

芜菁粿同样可以和着辣椒酱食用。

菜心粿是近2年推出的新口味。

除了菜心粿,林炎发也研究出南瓜粿。

门庭若市,生意非常好。

作为常客之一的周联兴,每逢有朋友到访,
总是不忘带他们品尝菜粿。


身在外地的周顺忠,每次回家乡,
总会吃上几碟菜粿。

2010年11月27日星期六

“饮食”开枝散叶录(一):维持彩色风味 + 新菜色 = 46年代代相传


剪报(联合日报副刊)


许多人都说,饮食业最容易致富,起码能保证赚钱,因为任何人都得定时祭“五脏庙”。

换句话说,只要价格公道、味道好,就不愁没顾客上门。

说起来容易,但饮食业毕竟在地方上最为热门,许多人也想分一杯羹,因此动不动就见到饮食店开张。若隔几步就看到茶室、餐室、餐厅,甚至酒楼,一点都不稀奇。

然而,现在上门的“客官”们也并非省油的灯,食物稍不称心如意就能令他们大动肝火。

若无真本事,要成为地方上的招牌餐厅,其实并不简单,更别谈将饮食业作为家族生意代代相传。




************* ************* *************

趁着到槟城爪夷(Jawi)游玩,我在友人父亲的安排下,有幸见到当地第一间餐厅,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招牌餐厅的老东主,洪文宗。

作为大马海鲜餐厅第二代掌厨的他,在10年前就已将厨具交到两名孩子-洪明达、洪明坤-手上,让作为第三代掌厨的兄弟俩同心协力将事业发扬光大。

10年光景,洪文宗的孩子不仅秉持着父亲不断研究和改良菜色的做法,连许多复杂的菜色都已尽得真传,更经常推出新菜色,成就并不比父亲逊色。

尽管如此,他仍然继续从旁给予协助。

与洪文宗交谈后,才了解包括他父亲(第一代掌厨)在内,该餐厅至今已有46年的历史,怪不得会如此享有盛名,甚至有许多国外杂志社都特地派人前往采访和拍照。




************* ************* *************

也许是“招牌餐厅”几个字作怪,我早在脑海投射出理想的餐厅构造和装潢,当见到实体后,其实有点失望。

然而,在双方交谈一会儿之后,一批又一批的顾客开始陆续上门,令我大为讶异,也感到有些纳闷。随着交谈时间越久,上门的客人也越多,整个空间都是欢笑和交谈声。

忍不住四周环顾,却意外地发现,这缺乏时代设计感的空间,不知怎地却令人觉得温馨,一桌桌男女老少们欢乐地用餐,经营者的热情招待,使现场气氛非常和谐。

令我较为意外的是,洪文宗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都是一贯的谈笑风生且温和有礼。当时和我们同桌的多位长辈,时不时都喜欢代他回答,或者事后代他补充几个字,颇为有趣。

期间,一名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年迈长辈,一听到我的口音就马上说“沙巴”的,令人啼笑皆非,但看着整群上了年纪的长辈们咧嘴而笑,心里感触良多。




************* ************* *************

洪文宗的父亲在年轻时喜欢料理,因为有人搞庆祝活动时就会请他烹饪佳肴。

后来,他本身也和3、4 名朋友一起合伙经营,但目前就只剩下自己。

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拜师学艺,所有的菜色都是自己和友人一起学,一起研究所得的成果。

另外,他也喜欢在外观察他人的菜色,想办法将烹饪方式研究出来,再加以改良而后成为另一道美食。

我本以为他是家中唯一继承饮食业的孩子,事后才知其双亲所生育的5男5女当中,男的全都经营餐厅,女的也有一个投身这行业。

“现在这间是新的,以前在旧的那间,5个兄弟和1个妹妹一起经营,大家一起讨论和共事了10多年。”

当时,他的父亲依然健在,但已将生意放手让孩子们全权发展。




************* ************* *************

凭着本身对料理的热情,他研究出多样远近驰名的菜色,并将这些菜色的烹调法授予孩子们。

洪文宗的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表现相当出色,因此他原本并不鼓励他们投入这行,反而是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升学。

虽然如此,他的2名孩子还是通过自己在厨房的本事和热情,成功以第三代掌厨的身份从他手上接下了厨务,除了维持菜色风味之外,也不断推出新菜色。

谈话接近尾声,我让他回想自己当初投身这行业时的遭遇,知道他虽然身为第二代掌厨,却也曾因为生活在逆境中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那个时候一边割胶一边做工,因为没本钱,起步时真的很困难,后来我无奈地放弃了。但,我的舅舅骂我,还借了2000令吉给我,因此我下定决心坚持到底。”

说起来,洪文宗对理想的“放弃和重拾”,其实也只有短短一个月,但他在这期间的最终决定,却无心插柳地将料理精神往下一代传承。

(本文完)


厨具交给了孩子,
洪文宗和太太陈绣姬有更多时间四处旅游了。


最普通的蕹菜炒峇拉煎,
据说连害怕峇拉煎虾味的人都赞不绝口。


肥而不腻的酸甜猪脚,也是招牌菜之一。

普通的杂锦,要如何调出爽口清新的味道,
才能迎合更多人的口味?


自创的金瓜炒咸蛋,不知还有秘方,
味道令人一口接一口。


越是普通的菜色,越是考验厨师的功夫。

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

郑伟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剪报(联合日报副刊)



自小学习成绩平平、中三会考成绩欠佳而被迫留级,他毅然前往吉隆坡报读广告平面设计,谁知毕业后的待遇远不如预期般美好,数百令吉的薪水还落得被裁退的下场。

郑伟豹在兄弟姐妹中的资质最为平庸,短短数年的工作龄让他尝遍社会冷暖。

初生之犊不怕虎,虽在职场屡遭失败、饱受欺压和不公平的待遇,他却在餐厅邂逅生命中的贵人,对方的一句话,让他毅然决定创业。

创业至今将近10年,起初,他并不被父亲看好,甚至能力受到质疑。

后来,在他说出一番自认大逆不道的话之后,双方非但没有反目,父亲反而被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决定以实际行动支持他。




************* ************* *************

“我就读的学院较注重手绘技术,但外边许多公司的设计部已电脑化。听闻设计行业的收入可观,但我第一份工作的薪资只有600令吉,又欠缺电脑绘图经验,因此4个月就被裁退。”

事后,伟豹在一名老师的推荐下,到新加坡的广告公司就业。得知整个部门约20位同事都来自马来西亚之后,他原以为彼此有个照应,但同事之间的冷漠令他有了挫败感。

“华人的心态就是如此自私,凡事顾着自己。没有任何人愿意教我,只有一位外国籍的高级设计师,在跟我稍微沟通后,就尽心指导直到我学会所有技巧。我原本什么都不会,所以整个过程熬得十分辛苦。”

虽然辛苦,他仍在短短两个月内,掌握了所有软件应用、绘图等技巧,熟练度凌驾部门所有同事之上,并在之后的8个月内,将其余的软件应用方法、画稿之类的本事全都学完。

一年内,伟豹不仅学有所成,还从职场中体会到顾及他人感受、双向沟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他坦言,这是自己付出代价所领悟的道理。

在新加坡工作了一年,整个部门被裁员,所有人都另觅出路,唯独他因为不懂英文,连基本的电话沟通都没辄,只好回到马六甲,在创业之前又工作了两年,先后换了两份工作。




************* ************* *************

“有一次,我在餐厅邂逅一名精英阶级的人,他送我一句话:任何行业都可以做,只要看中了就别左顾右盼,放101个心向前冲!就是这句话,把我带到今天。”

伟豹在16岁就已经计划,希望可以在26岁创业,因此从新加坡回到马六甲的第二年,就开始为自己铺好后路。

但,真正触发他开始自己事业的动机,却来自于第二份工作的微薄薪资和极度不公的待遇,令他不得不另外接生意来维持生计。

“我在打工的时候已经有了绣花的基础,分期付款买了一台电脑,在半间店面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步,整整半年都是白天上班,晚上自己做。慢慢地,我赚了钱,就分期付款买了绣花用的起版软件。”

由于不够熟练,作品惨遭人攻击,严重影响他的市场和生计,迫于无奈只好自己引进单头机。他的太太林玉婷此时也出来帮他,夫妻俩经常在公司打地铺,彻夜工作。

“我太太可说是跟我一起打江山,我们抱在一起哭过,任何风雨和灾难,都是一起度过,谁也无法失去对方。虽偶尔有意见分歧,但她一直陪在我身旁,这就是我们之间的纽带。”

8个月内,由于产品素质高和顾客至上的经营手法,他的订单激增20倍,也曾因订单太多而想拿一些给其他公司代工,但对方却趁机狠狠敲诈,他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做。




************* ************* *************

“没有办法,我只好买15个头的机器,包括利息需要30多万。单头机有我父亲当担保人,所以能向银行贷款。有能力为我担保的父亲,却在我刚起步、需要15头机时拒绝了我。”

父亲的拒绝原本已让他非常失望,后来又得知父亲背着他在亲戚朋友之间,公然表态他很可能会倒闭甚至破产,令他被亲戚们取笑之后,伟豹难过得流下男儿泪。

“我想了3天3夜,看不起我没关系,为何这么对我?我很难受,我就算整盘生意都输掉,也不如父亲如此对我般令我心痛。”

后来,他做出至今仍感遗憾和不孝的决定,就是告诉父亲,若怕受牵连,就将名下留给他的那份产业割出,他就算输掉也决不连累父亲。

父子之间的冲突、他大逆不道的说词令母亲当场掉泪,哥哥、妹妹事后也从外地赶回,找他谈论此事。

那件事情之后,郑伟豹的父亲知道孩子没那么容易被现实击溃,决定真正给予扶持,以联名方式购下三栋店屋为他挡风挡雨挡灾难,以行动支持他。

“这是父亲最大的让步,也是最大的支持,父子没有反目,他最后如此支持我。有一次,他为了我的货,竟然不要命似的横过车辆飞驰的大路。那一刻起,我对他的怨恨烟消云散,只有无限感恩。”




************* ************* *************

在行业的8年内,原本10间让他代工的厂先后购买机器,就不再找他代工。

眼看市场萎缩,伟豹认为已到了转变的时机,加上公司所有部门已齐全,就从原本绣花市场(衣服、制服、书包等)中选个部门,搞起自己的制衣业,并在2年内将市场扩展到吉兰丹、怡保、柔佛、关丹和吉隆坡。

由于他非常照顾代理商的利益,加上自己讲究产品素质和生产速度,因此代理商不断为他介绍生意,经由人介绍的顾客占了总数的80%。

在市场惨淡经营之际,他的公司却忙得不可开交。单是制衣部,今年的生意额比去年激增了60%。

“我由始至终都不屑使用肮脏手法,但别人总说我抢生意、不择手段,甚至有人谣传我在吉隆坡包二奶,简直荒谬绝论。我也没办法,这么多年了,什么荒唐的闲言闲语没听过?只要坐得定,哪怕人讲?”




************* ************* *************

尽管生意越做越大,伟豹却非常清楚经商的风险,得失都可能在一瞬间。

“这方面我看得很淡,我白手起家,本来就一无所有。但,有人告诉我,既然我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就没那么容易跌倒,这句话确实有趣。”

他不但喜欢和成功人士沟通,也喜欢接近失败人士,吸取对方的经验,警惕自己绝不可重犯导致他人的失误。

他相信,任何人都有破绽,就好比自己在摸索后,发现当地的厂迟交货、骂顾客、服务不周到,甚至20件、50件的订单都不屑去接。

“我连2件衣服的订单都很重视,就这样赢得顾客的心,这并非我不择手段,而是我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自认是个饮水思源的人,他从没忘记自己因那2件衣服而起家,也相信若毁了这个原则,生意就有可能会垮。

“有人说,要真正在商场叱咤风云,就得不择手段和六亲不认。但,若真得如此丧尽天良,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就算对手有难前来求助,都不该幸灾乐祸或落井下石,应协助他度过难关,将对手转变为战友!”

正因如此,他从不跟其他人比较,只不断尝试突破眼前的自己。对他来说,有史以来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了解这点,才会不断自我超越。

如今,其公司不但每个月有数十万的营业额,还将市场扩展到不同州属,并将产品多样化,确保公司继续的平稳成长。

(本文完)


伟豹和玉婷这对夫妻档,业务繁忙之余也不忘出国旅游,
藉以松弛身心。

虽然生意蒸蒸日上,但伟豹从不假手于人,
凡事亲力亲为。


就算休息日,伟豹也会到公司了解生产进度。
只要有冷气,机器就可以24小时操作。
伟豹已经习惯聘用外劳,并按能力分配不同部门,
确保任何时候都能维持生产量。


有个亲力亲为的老板为楷模,员工们虽然忙,
对日子却相当满意。


裁剪部的员工需要轮班,
才能赶得上为其他部门“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