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并不限于统一族群内的婚姻,就算种族不同,只要真心相爱,一旦到了确认彼此身份和关系的阶段,就会走上红地毯。
就拿姚长吾和诺霖这对华族和比达友族的夫妻组合来说,他们在相恋一年之后共结连理,双方的家庭由始至终都以行动认同他们的交往。
在那之前,诺霖从没想过自己会和华族男性组织家庭,与华族之间总存有一些距离,对华族文化的认识更是连一知半解的水平都未达到。
“我们交往后,我才开学习华族文化。我们交往了一年,于1999年9月9日上午9时注册,同年在沐胶天主教堂完婚。”
问她怎么会改变初衷,愿意接受华族男子当自己生命的另一半,来自古晋的诺霖笑言,一切都是缘分,并指这就是华族所谓的“有缘千里来相会”。
的确,若不是因为公职来到沐胶,二人根本无缘相识、相恋,继而组织家庭。
************* ************* *************
虽然夫家在地方上颇具社会地位,但这并未对诺霖造成压力。
“他的家族向来对任何事物都抱着开放和豁达的心态,平时也都保持着友善的态度,所以我们交往时并无压力。特别的是,我们的婚事是由双方长辈和年轻人一起商议筹备,我的双亲也非常支持这门婚事。”
姚长吾是沐胶达叻县议会议员,至于诺霖本身则是在沐胶县公署担任行政官,其父亲为了让夫妻俩能安心工作,特地安排其母亲前往沐胶和一对外孙女作伴。
“自从认识了我丈夫,结婚前后我都在不断学习华族文化,除了新春佳节的禁忌和需要遵守的事项,生活中的细节也非常注意。我的嫂嫂不时都会告诉我有关华族文化的细节,我就将比较特别的重点记录在笔记本,免得以后忘了。”
看到诺霖在学习华族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身为丈夫的姚长吾甚感满足。
“她真的很努力,从我们认识开始,她就主动学习华族文化和生活习俗,遇到不明白的就会问我。十多年了,她还在不断学习,从不觉得厌烦,也从来没有抱怨或放弃,所以,她不但学得很好,而且学得很快。”
诺霖不但学习华族文化,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华族的生活,她也从语言方面着手,如今已经讲得一口流利的福建话。
其实,除了沐胶之外,沙巴州的一些地区同样有许多华人与当地的卡达山族通婚,异族之间的婚姻关系,在如今的社会已经是屡见不鲜。
话虽如此,像诺霖和姚长吾如此顺利交往且组织美满家庭的例子,其实颇为难得,许多人还是靠着本身极力争取,才能成事。
************* ************* *************
杨雅婷和丈夫Mahendraganesh Chelathurai(文中称为“阿刚”)在2009年年杪结为夫妻,第一胎女儿刚满四个月。
他们是通过朋友才认识对方,双方交换了电话号码之后,偶尔就以电话短讯保持联系。
“我们原本失去联络了,后来,我在圣诞节的时候传短讯祝他圣诞快乐,才知原来他遗失了我的号码,而且连续几个月都在想办法联络我。”
缘分确实很奥妙,二人就这样重新保持联络,约半年后就正式交往,并在一年后结为夫妻。
由于阿刚的工作场所以华裔居多,因此他不但听得懂广东话,对华族美食也有相当的认识。对他来说,华族的文化并不复杂,因为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华裔朋友。
“一开始,双方家长都不太赞成我们交往,不过随着日子久了,我们就完全被接纳了,毕竟家长们还是很开通的。”
************* ************* *************
说到底,上一代的长辈似乎对子嗣和其他种族通婚的做法甚为抗拒,照他们的说法,就是血脉被混淆,不再纯正。
我曾经在婚宴上听到一名同桌老伯高谈阔论自己儿子的婚姻情形,他的儿子在海外留学后就娶了洋人,令他大发雷霆。
虽然那名洋籍媳妇努力地学习华语和华人文化,希望可以赢得老人家的欢心,却始终不被接纳。
那名老伯的一句“她再努力也没用,我说不就是不,她叫我爸爸,我哼的一声不理她,她一辈子也别指望我承认她这个媳妇!”,我至今言犹在耳。
当他继续得意洋洋地发表意见时,同桌的一名年轻人终于人不住脱口说了一句“拜托,你的媳妇是与你儿子相爱,又不是陪你走人生。你不承认她,那你今天带来这里炫耀的几个孙子,不是她为你家添的吗?”
一句话,说得不少人拍手叫好。
一句话,顶撞得那自以为是的老人家直瞪眼,却无言反驳。
的确,既然不承认洋籍媳妇,哪里还有资格强拉着人家外形出众的子女为自己撑场面?这种做法,说起来还真是有负华族传统美德呢!
(本文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