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4日星期二

旅游先锋、文化精粹,传统手工艺品绽光芒;传承文化提升经济,手工业前景看俏


剪报(联合日报)



曾有段时间,每日都经过本地传统手工艺品专卖店,不知是因为土生土长还是见怪不怪的缘故,总觉得这些陈列着的物品毫无吸引力,甚至像“古董”似的,简直连多瞄一眼的功夫都想省下。

从专卖店前往返的次数越多,内心开始蠢蠢欲动,偶尔也发现了较为奇特的手工品。

原本想着多瞄几眼也无伤大雅,谁知就这样发现了许多惊喜,原来这些“古董”当中有许多都是依据你我小时候可能接触过的物品所制。

年级小的时候,只知道在父母工作的场地肆意撒野,却不知这些回忆何时逐渐被生活中的压力榨得一滴不剩,曾经紧握在手中的“变身道具”也因所谓的“岁月不饶人”而逐渐消逝。

说回专卖店的打工小妹,是道地的本地友族,因此对物品的认知也相当清楚,也对售卖的手工艺品相当清楚,断然不是一问三不知,而且还相当会介绍产品。

人就是奇怪的动物,若对方一问三不知,什么劲都没了,但个人疑问若得到满意的答案,无疑就会对整件事物的好奇心越发旺盛。

后来,我就问她:“这些东西真的有人买吗?是不是只有游客喜欢?生意市场大吗。。。”诸类的问题,就这样被带到了林先生的面前。




手工业市场广

许多时候,我们总是认为手工业是较为冷门的行业,也自认为手工鲜少受到本地消费者的青睐。但,林先生怎么会在这行业“打滚”了20多年呢?

首次在手工艺品专卖店内如此近距离地看着整齐陈列的物品,除了较为熟悉的伊班族群手工品之外,还有一些似乎与不同族群传说有关的物件。

也许您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不就是摆设品吗?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是,若您在西马这类商店见到游客们小心翼翼把玩这些物品,一副留连忘返的样子,您就会恨不得想带他们来砂州,来个大SHOW OFF,看看他们崇拜、惊叹的样子!

诗巫虽然不算大地方,或许来这里的游客也不如其他地区多,但若依据林先生所说,手工艺品的消费群并不限于游客,其市场的广大,远超出您我想像,就连不同族群间都会彼此欣赏、购买,也有许多本地人买给外地亲友。

“虽然这里游客较少,但现在的发达科技已经从多方面对这行业起了正面效应,现在有许多本地人都会这些物品送给砂州以外的人,而许多社团在主办活动之际,将这些极具地方文化气息的物品送给外来参盛的团体做纪念。”




今天的手工艺品,早期的土产货

林先生在谈话之间补充了一点,其实社会目前所称“有民族色彩美感的手工艺品”,在早期都是唤作“土产货”,而且是为了让族群各种日常生活更为便利而生产。

这么说,早期的交通不如今日发达,因此游客并不多,更没有“手工艺品”这名词,基本上所有这类物品都叫土产品。

回想起小时候,的确见到不少所谓的土产货,呆板的形象有时也让儿童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将这些东西变作战机、舢舨、滑梯等。

“以前是日常用品(早期是说土产货,等于家庭用具),今天时代不同且游客人数日益增加,这些极富族群民俗文化的土产货对他们来说,是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因此就顺应潮流唤作手工艺品。”

或许就如林先生的观点,如今许多游客前来大马,甚至来砂州的诗巫观光,因此才会为土产货冠上了“手工艺品”这个较美的名词。

不过,若我们想深一层,这些土产货本来就是本地族群纯手工做的,不像外国的有加些机械工程,因此是“如假包换”的手工艺品。

忍不住打了个岔∶既然国外也有手艺品,且经过机械处理细节工作之后自然更为细腻、优秀,那为什么游客们仍旧钟情于本地族群的手工呢?

“的确,我们从不同族群所得到的雕刻模型都是手工制做的,虽说手工粗糙一些,但胜在有族群独一无二的特性与荣耀,其散发的原始味及手工的感觉反而深受欢迎!”




各州属文化交流

林先生曾见过马六甲出产且专兜售于游客的衣服,却发现衣服上的图案描绘着加帛族群的习俗。

由此可见,科技与交通的发达,已经提供了一个平台于不同地区、甚至州属,让不同族群的文化相互融合、交流。

他认为,如今的社会处于不断进步的阶段,而且已经融入外来的文化,在经过一番交流之后逐步同化。

因此,商业化的手工艺品再无边界,他国的人懂得向我国族群取经,我们也同样懂得仿效,为自己的产品注入新元素。

“我这里也有一些外来的手工艺品,但基本上还是本地货居多,始终身在这里,还是需要注重如何去发扬本地的文化。”

林先生谈得兴起,也告诉我,曾几何时他本身也卖一些土著的古董,经过了漫长岁月之后,也见证了许多物品都做出改良,变成了装饰品。

在道路贯通与交通发达的条件下,本地的伊班族群、沐胶的马兰诺族群,甚至许多本地族群的产品皆有机会一一面世,逐渐广为世人所知。

“基本上,不同族群的手工艺品在这里都可找到一些。其实,这些手工艺品今日已算是比较普遍,也强调了本地文化,像伊班族、马兰诺族及加央族等族群皆有各自闻名遐迩的产品,卖点也各有千秋,真的是太多了!”




苏菲∶
我原本不知道马来西亚,
但是现在我太爱马来西亚了!

砂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色彩,尤其是沐胶的马兰诺族群文化是在近年开始广为人知,加上该省沿海的地理形式配合独特文化之后,除了推广旅游业,当地的手工艺品领域更拥有无限的发展潜能。

伊班族群的文化较早时就被发现,如今马兰诺文化色彩浓厚的祭海节也在国际大放光彩,两者的手工艺品更逐渐在国际建立起自己的地位。

对于本地人来说,这些是见怪不怪的“东西”,但对来自西方国家的游客来说,这些就是他们的无价之宝,最让他们激动的就是握着手工艺品,听着族群流传的美丽传说,借以感受不同族群丰富的民族文化。

我曾在一间手工艺品专卖店遇见了来自法国的苏菲,当时她拿着摄影机聚精会神拍摄自己目光所猎的战利品,拍得不亦乐乎。

在交谈之后,才知道她是趁着沐胶祭海节时期来到东马,顺便在诗巫、古晋等地作短暂逗留,并深深被本地的民族文化吸引。

苏菲目前在吉隆坡工作,她坦言自己多年前被派来马来西亚,在这之前她甚至不知道这个国家的存在,但是当她下了飞机,踏上大马国土的刹那,她就爱上这个充满绿意的国家。

她的惊喜在前来砂州之后升至最顶点,砂州的文化色彩令她无限着迷!

最令苏菲好奇的,就是人民之间的相处非常融洽,尤其是华人可以口操数种流利语言,让她像发现新大陆般地异常惊喜。

“我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可以让如此多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种族能够如此平静地生活在一起,我真希望可以长期逗留在这里。”

其实,只要吸引许多像苏菲如此喜爱文化的游客,就可以为推广本州旅游业的工程带来更好的效果,因为她本身就是活广告。

不论来自东方或西方,看惯了高楼大厦的游客最容易被传统文化所吸引,而他们豪迈、喜欢发问的性格正好引导他们逐步对本地手工艺品有更深了解。

就某方面意义来说,本地手工艺品象征着人民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吸引力。

可以肯定的是,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提供各族群机会从事手工业,琳琅满目的物品在吸引游客购买之余也可提升经济。




手工艺品传承民俗文化

我们的国家有许多来自日本、中国及西方国家的游客,到了今天已经可以肯定游客们的目的地不再只是吉隆坡等西马地区,也会前来东马的砂州。

因此,许多工程已经在郊区与乡区展开,为的就是注入更多的投资在本地经济,从而提升各地区素质,再从中寻获更多机会及发展空间,一举两得。

就如传统舞蹈一样,手工艺品也扮演将族群早期逐渐失落的传统代代传承的角色,是非常有效的好媒介,因为手工艺品与传统的文化、传说及古老传说息息相关。

不论任何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有者是富创造力的人对早期流传下来的手工艺品加以改造,有者是完全创新的艺术品。

今天,我们所见到奇形怪状的艺术品不单是手工品或艺术品,而是与本身族群的早期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认为,手工艺品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其实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当人们谈及文化,他们其实在谈论著某一群人的生活方式。




手工艺品与生活息息相关

每个族群的传统文化物品一直以来就存在于日常作息中,并融合在族群的经济、社会、信仰领域,因此每一样物品皆与这些领域脱离不了关系,甚至在族群社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得不承认,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总是容易吸引人的目光,形状多样化且与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手工艺品拥有促进经济成长的潜能。

当游客亲眼目睹本地族群的文化产品,在回去自己的地方后就会将这些产品的讯息带到社会中。届时,就会有更多人认识我国族群的文化。

手工艺品之所以受重视,主要原因不外是大量的民俗生活皆反映在民间工艺品中,也是不同族群生活、文化,甚至娱乐所融合在一起的组成部分,因此深深打上了生活习俗的烙印。

不同族群的生长与发展过程自然会产生民俗,而民间的手工艺品或俗称的土产货,也是因为民俗的存在而产生,更陪伴着族群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材、见证族群历经不同阶段的蜕变。

因此,两者之间在一开始就有了不解之缘,谁也少不了谁。




手工业发展对地方上的正面影响

旅游业为我国,也为砂州带来雄厚的盈利,更直接及间接地带起饮食业、酒店业、旅馆业等不同领域的发展,因此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推广工作。

要开拓旅游业,就必须有强大的文化宝库作为支柱,当然包括了手工业。

其实,若手工业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可以开拓本地族群文化艺品展销通路,提升族群产品市场能见度,除了提供族群就业机会,也可以提高社会经济地位。

再者,手工业也可促进乡区经济发展,同时有效发展及运用人力资源,当然还可以强化社会教育功能,并展现本土多元文化。

砂州拥有非常多样化的传统手工艺品,由当地土著亲手制作的木雕品、串珠饰品、编织品、陶瓷、竹制品级滕制篮子等,皆是采取复杂的设计及优越的手工技术加以特制完成的,而且大部分还配上相宜的色彩。




有感而发

曾经与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朋友聊天,他们对我国,尤其是东马的景色情有独钟,而起对于砂州民族间的和谐更是惊叹不已。

每当有文化表演,这些西方民族就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对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的表演,在他们眼里却是美不胜收的文化之花绽放光彩。

出席了不少与文化有关的场合,发现不同族群的文化总是通过舞蹈、服装及传统手工艺品代代相传。

每次在欣赏舞蹈或手工艺品时,老一辈的人经常感慨万千地坠入回忆的空间,诉说着自己年轻时的族群文化如何经历各种演变过程,而今日的文化又有何意义等。

欣赏了不同族群的制成品,就算是普通的手工品,若由不同族群所制,基本上不论样式、颜色搭配、复杂程度也将不尽相同。

许多地方都有属于当地族群文化宝库,就拿沐胶来说,当地的拉闽达纳文化村就展现了许多马兰诺族群世代相传,以及逐渐被新时代所淘汰的手工品。

这些手工品,除了将族群早期的生活运作全部再次展现之外,也将各种仪式、传统习俗及器材向社会展示。




后记

所谓的日常生活品其实没有固定的形状,人类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改善眼前所有,由早期族群社会到现在,经历不算短的时间。

因此,在早期的必需品,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期间也曾进化了几次,直到今日所见的形态 。

每一样手工艺品都有自己的来历,或许在今天的文明及发达社会中,这些物品或许早已失去了用武之地,但它们在族群早期的生活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更是陪伴族群文化蜕变、成长的功臣。

生活急剧的步伐导致了生活习惯和民俗的急速变化,一些传统的工艺器材就此被新的生活习俗所淘汰。

有者为了保留这些难得的民俗结晶而不断努力,而见惯钢骨水泥高楼大厦、对原始及大自然族群神秘色彩情有独钟的游客们也对“土产货”爱不释手,因此发展手工业也算是通过另一项管道将这些器材加以保留。

如今的手工艺品可算是早期的“工艺器材”,因为族人使用这些物品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因此,这些早期的工艺器材就是他们富有文化的物品。

到了今天,虽然许多传统民间工艺器材已经不再使用,但不同族群仍然将之稍微改良,融合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及特性,开拓新市场。

(完)



林先生认为目前手工业发展越来越蓬勃,
各族手工艺品都陆续面世。



串珠手工是加央族的代代相传的看家本领。


以不同族群的传统乐鼓为样本,这些小玩意具代表性。


琳琅满目的挂饰,令人目不暇接。


这些“电话包”可爱之余也可使用,一举两得。


这些五颜六色的笔套是为我们的笔量身而制。


相信游客见着这些物品,定会留连忘返。


极具民族气息的雕刻品。


传统手工雕刻的制成品本身就凸显了民族色彩,
将外形及生活习俗反映在成品上。



既可当装饰,又有实用价值的2合1时钟。


传统民俗住家融合风铃概念,挂起来相信会非常显眼。


这些手工艺品都有自己的传说及故事。



随着时代进步,手工业的发展越发蓬勃,种类也更多了。



小巧玲珑的手工钥匙,最适合送给国外的朋友,紧紧扣住彼此友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