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8日星期一

沐胶祭海节(下)∶ 英雄与美人、传说与禁忌的结晶;马兰诺族隐藏神秘传说,千秋巫术族群传统文化


剪报(联合日报)



继前两篇的报导之后,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已知道,沐胶祭海节是马兰诺族群独有的涤净身心、驱除邪灵的仪式,也了解古老依循赞美诗的奥秘在仪式上点缀了光辉的“瑟拉汉”(Serahang),甚至促成英雄与美人共谱佳话又极挑战勇气的“英雄荡秋千”(Tibow),都是马兰诺族群自古流传的传说与禁忌的结晶。

自马兰诺族群文化宝库之门打开之后,沐胶祭海节已经广为人知 ,甚至连国外游客或在西马工作的外国人,也特地挑选在祭海节时期前往沐胶参加盛会。

当然,目前沐胶祭海节已经逐渐趋商业化,许多机构都趁此良机在祭海节地点举行展销会,而祭海节的庆祝方式也已有所改变。

换句话说,祭海节已由纯粹祈愿敬拜仪式,演变成一项备有各种水上及陆上运动的海边盛典,许多年 轻一代的马兰诺族群已对祖先的风俗及文化印象有些模糊。

他们继承的似乎都是由古老传说所编排的传统舞蹈,至于对舞步背后的故事了解多少,则是文化是否得以完善的关键所在。

就一般外来观光客而言,只晓得祭海节是一个共同欢乐的盛典, 但在这盛会背后,却隐藏了许多神秘传说及信仰。




英雄荡秋千,赢得美人归

“英雄荡秋千”(Tibow)是马兰诺族群唯一世代流传,并拥有最大特色的祭海节项目。

直到目前为止,无论祭海节盛典如何演变,巨型秋千总是屹立在盛典地点,就犹如“瑟拉汉”一般,是祭海节的象征品。

其实,这款游戏在早期就受广大族民所喜爱。

由于在早期并无其他娱乐及活动,每当族民空闲或没出海捕鱼时,就会玩各式各样的传统游戏,而“英雄荡秋千”就是诸多受欢迎的其中一款游戏 。

对于马兰诺族群来说,“英雄荡秋千”至今仍是他们最为熟悉的游戏。

沐胶祭海节既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盛典,为了让所有出席者都有机会挑战自己的勇气,举行祭海节的瓜拉达纳海滩总会建设大型、中型、小型的秋千,让儿童也有机会体验“英雄”的感觉。

在过去,由于只有一座巨型秋千,看着人荡这大型秋千,无疑能提供视觉上的刺激感。

然而,在目前的马兰诺社会,并非所有马兰诺子弟都有胆量挑战它。

在远古时代,每当建造秋千时,总需要配合著该族群的班顿及乐器。

同时,当秋千的柱子种下土并进行巩固工作时,族人为了保障人们在玩“英雄荡秋千”游戏期间不会发生不幸事件,也必须先念一段咒语。




向心上人展现实力

为甚么马兰诺族群在早期会如次盛行这项游戏呢?

我曾与沐胶甘榜特连乌鲁村长,珀特然宾乐佰交谈过,得知玩“英雄荡秋千”者,向来都是以此向其喜欢的对象展现自己的实力。

在早期,人们在完这项游戏时必定配合班顿。

既然是为了向心上人展现实力、展开追求的一种方式,当然使用的班顿都是以追求某人的词句为专用内容。

除此,当时的班顿类型也相当多,当中不乏讲述族群的捕鱼生活、入森林找寻一种可食蛇等内容。

到了今天,“英雄荡秋千”只是一项余兴节目,尤其是让年轻人到祭海庆典现场时的另一项消遣。




族群世代相传的禁忌

不论任何族群,都有特殊的禁忌,而且不容侵犯及破坏。

虽说马兰诺族群的祭海仪式已有形式上的改变,但该族群在巨型祭海庆典时,同样有许多自古流传的禁忌,其中大部分仍然为后裔所遵守。

就拿“英雄荡秋千”的秋千来说,若有留意的话,就不难发现其梯级通常以单数计算,如5、7、9、11或15。

根据族人的信仰,若不使用单数梯级,玩游戏的人就会发生意外。

除此之外,在建造大型秋千时,族人也忌讳使用钉子,就算一根也不行。

根据传说,使用钉子会将伊帛(ipo')钉住,而伊帛就会降灾难在玩者身上。

据说,早期曾经发生过人们使用钉子,结果玩者因为绳子突然断了,或其他原因而摔断手等意外事件,所以族人再也不敢触犯这些世代流传的禁忌。




遵守禁忌远离不幸

除了大型秋千的禁忌之外,之前提及的聚餐活动,同样不可触犯的重要禁忌。

其中一项是不准带有血的食物,如鸡及肉等,而带到海边的食物将由家庭成员一起享用,通常他们只需要一张草席,然后大家就坐在上面进食。

在聚餐活动之后,吃剩的食物不可带回,并留在“瑟拉汉”内,让其它动物来食用。

还有一项马兰诺族群由早期就开始遵守的禁忌,就是每逢祭海节,所有族人皆不得在早上6时至傍晚6时出入河口。

直到今天,由于害怕破了禁忌而遭到不幸,并表示对禁忌的尊重 ,他们仍然遵守这项禁忌。




传统治疗法流传至今

在今年的祭海节,众多游行队伍当中,有一只队伍呈献了马兰诺族群流传至今的传统治疗法 ~ 柏巴尤(Bebayoh)。

这种方法是通过呼唤及哄诱异物,治疗发烧及呕吐不止的病人,让其灵魂能够再次苏醒。

这项表演在短短数分钟内,就将族群传统治疗法的形式展示于人,令其在众队伍中格外特出。

相信不论对任何人来说,大家或多或少都认同在这世上有许多事 情,是无法从科学角度去解释。

就算在医学发达的今天,民间仍然有许多族群使用传统医疗法,尤其是巫医及术士。

马兰诺族群的传统医疗法同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先前我所提及的叵特蓝宾叻佰,就曾经在雕刻巫医所使用的病偶行业享有盛名 ,因此在这方面有相当高的造诣。

他坦言,直到今天,若族人患上医 生无法治愈的疾病,他们仍然会寻找巫医治病。




巫医两界沟通桥梁

据叵特蓝宾叻佰所言,巫医对马兰诺族群来说,就是异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能够操纵神奇力量。

族人相信,若某人患上无法以药物治愈的疾病,则表示他的疾病源自不可思议的力量或细微异物。

但,他们也相信这些细微的异物绝不会无缘无故干扰人类,因此巫医成了治疗无法以文明药物治愈疾病的重要媒介。

柏巴尤(Bebayoh)通常是年长的女性巴尤师使用鼓来“观察”灵魂,而这项仪式需要使用蜡烛。

倘若蜡烛无法点燃,就表示病人的灵魂已在远方,而病人所患的病也非常严重,这时巴尤师就会使用自己的语言与细微异物沟通,唤回病人的灵魂。

简单地说,这种医疗法是用来呼唤及哄诱异物,一般上都在晚间进行仪式。

巴尤师在进行仪式期间,边敲边唱歌及呼唤固定异物的名称,并使用旁人无法明白的语言进行沟通。

届时,其所饲养的鬼魂就会前来,其他鬼魂也会尾随而来,这时,巴尤师就会向其他鬼魂要求及请教治病方法。

在表演期间,饰演巴尤师者使用穗花在病人身上拍打。

若根据传统的治疗法,巴尤师的确会在病黎身上涂槟榔树的穗花,这些穗花需要在位于东方的槟榔树取得,才能显灵并驱除鬼魂。

叵特蓝也在事后补充,也许身在现代社会的人不信有关传统医疗法,他只是稍做说明,信不信就由听者自己决定。




社群摊位展现特色

每逢沐胶祭海节盛典,就有许多来自省内各县及副县的社群摊位 ,以盛大壮观的形态出现在祭海节地点。

这些摊位的“主人”,通过各自的创新能力、布置能力、以及展销的各种产品,包括传统食品、手工艺品 、纺织品、海产品以及农作物产品来吸引前往参与盛点的群众。

社群摊位所展现的可不单是普通的艺术品或手工品,它们与早期马兰诺族群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其他民族一样,马兰诺族群同样有着流传下来的手工艺品,而这些艺术品在早期皆扮演着满足生活需求的重要角色,更是马兰诺族群早期的工艺器材。

因此,早期的族人就是使用这些物品,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这些日常生活品其实没有固定的形状,在社群摊位所展览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从各种展览摊位所展物品,可发现所展览的物品非常注重马兰诺族群自古流传至今的风俗及禁忌,充满了该族群的传统文化色彩。

马兰诺传统文化物品一直以来就存在,并融合在族群的经济、社会和信仰领域,而每一样物品皆与这些领域脱离不了关系。

社群摊位展览这一切与文化习俗有关的宝贵讯息,其吸引游客的潜能非常大。

到了今天,建设社群摊位主要是为了让各地区的社会领袖与人民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并保持更好的联系,让各地区的领袖及民众一起分工合作设计及美化各自摊位,也能与其他摊位拥有者分享心得,为祭海节增加更多欢笑声。

(完)



“英雄荡秋千”吸引了这位来自国外的游客参盛共“飞” !

哇塞!一群“英雄”竞相展现勇气。

叶子、瑟拉汉等装饰品,使社群摊位更具文化色彩,
而一些摊位则完全使用各种植物叶片进行设计,
别具一格,使摊位看似各类小型居家。


祭海节盛典时,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比比皆是。

参赛并得奖的手工品。

得奖的手工品,素质非常高。

这些马兰诺子女身着庆祝不同节庆时使用的传统服装,
随着音乐跳起传统舞蹈。


手持黄梨、背着黄梨叶,
相信是在庆祝黄梨丰收的节日吧!


除了马兰诺文化,伊班族群的传统服装也相当抢眼。

不同游行队伍皆带出各自地区的特色。

身着传统服饰的马兰诺族少女们展示甜美笑容,
以舞蹈呈献最好的文化表演。


传统治疗法 ~ 柏巴尤(Bebayoh)表演的流程图。

沐胶祭海节(中)∶ 瑟拉汉的色彩,赞美诗的奥秘;节庆巩固族群团结精神,马兰诺族高雅情操永不变


剪报(联合日报)



随着时代巨轮的前进、宗教和社会人文等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马兰诺族群历史渊远、世代相传的祭海节习俗,已不再遵循远古该族所奉行的方式进行。

但,其对神明祈求及感恩的传统精神,却不负族群先祖们意愿,代代流传。

除了是族群世代向神明们祈求渔民们能经年满载而归之外,祭海节也是马兰诺族人对上天赐予丰盛海产的感恩仪式。

直到今天,被喻为是靠海为生的马兰诺族,仍然将这种传统文化及习俗不断代代传承,也期望后辈们能饮水思源、发扬先贤们乘风破浪、不畏艰辛的刻苦精神。




达雅节之外另一文明盛典

祭海节的确非常独特,除了是砂州马兰诺族群的盛典,也展现马兰诺社会保持至今的高雅特征。

自从1998年被正式列入砂拉越旅游指南之后,就成为砂州达雅节庆之外的另一项闻名盛典。

就如较早前所说,祭海节(Pesta Kaul)这个名词中的Kaul真义是“祈愿”,而马兰诺族群向来是向许多神明祈愿,并非单单海神,这也与该族群的“泛灵信仰”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Kaul的意义虽曾一度被认为与社会上的宗教有相对之意。

今时今日,人们维持好的并改善不适合的元素及观念,除了使海边祈愿成为闻名的盛典,更成功让这神秘的文化产品成为砂州另一项吸引游客的卖点。

祭海节的吸引力也是众人有目共睹,一直以来吸引数千名不同种族及宗教信仰的人,成群结队前往参盛。




瑟拉汉,族群的奉献

祭海节当日,许多身着传统服装的社群领袖们手持“瑟拉汉”(Serahang),而许多社群摊位也以瑟拉汉作为点缀品。

由此可见,瑟拉汉对祭海节盛典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之一,以致“若无瑟拉汉,则祭海节不能算完整举行”的说法不胫而走。

在现场与一些传统服饰的年轻马兰诺子弟闲聊了几句,得知瑟拉汉之所以成为祭海节庆典的必备品,其实大有来历。

根据老一辈人的说法,瑟拉汉是马兰诺族民用来向赐予族群丰盛海产及农产的神明进行奉献。

马兰诺族群深信,在祭海节准备瑟拉汉,就可以在来年拥有丰富的收入。

用来准备瑟拉汉的物品包括长达3米的圆筒、直径1米的圆篮、用来编环的硕莪叶、7个用棕榈树叶子制造的盘子、渗了黄姜的黄饭、椰浆饭、硕莪、盐、7块切好的椰肉等。




歌咏方式邀神明

一般上,瑟拉汉在主要的祈愿步骤后,就会被放置在船上,并在全村民众伴随下被载至上游。

为了这项目的,村民会将3艘独木舟捆绑在一起,并安置一组鼓锣乐团在前,为咏唱赞美诗的领导人伴奏。

领导者以歌颂的方式邀请各方神明与族人共同进食,一些较小的独木舟就会陪伴着大队共同前进,这些独木舟是由戴着面具的年轻人所操作。

当然,既然马兰诺传统的泛灵信仰是以自然界的神明为膜拜对象,这些操作独木舟的年轻人自然是戴着象征风、云、海、森林、大地、农作等神明的面具。




赞美诗为仪式起点

根据马兰诺族群的传统,祈愿仪式(祭海仪式)是以领导者的赞美诗为起点。

赞美诗的内容大约如下∶

“噢,圣灵!我们在神智清醒的情形之下呼唤您。我们聚集于此,传送我们对您的感激,坦诚向您展现我们所想。我们向您祈求,以保护我们的国家平安丰收。我们以耐性及毅力度过了数月的穷困。

在此,我们绝无虚假及作伪,我们祈求善良的神明前来,祝福并使我们身强体健,收获丰富。我们祈求神明将一切不幸驱赶。我们需要您的庇佑,使我们可以从海里、天上或地下获取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祈求生活在平安及团体生活中。

我们也祈求神明宽恕我们在这项仪式及咒语中的过失。若我们有所怠慢,请不要介怀,并帮助我们享有好的生活及好运,驱赶一切邪恶的魔鬼,将它们驱离河山,将之驱至汪洋大海。请带给我们好运,鱼产丰收及丰盛的粮食,也别忘了让我们有丰收的水果。

倘若我们犯了过错,请将我们导回正途。”

当队伍回到下游起点时,瑟拉汉就被“种”在河岸,一切食物及供奉的物品皆放置在内。

此时,所有族中老少及病人都会聚集到瑟拉汉前,以便让自己沾到领导者洒在瑟拉汉的“圣水”,洗净身上的厄运及邪恶事物。

在早期的祈愿仪式中,供奉瑟拉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一环。

到了今天,瑟拉汉虽然只是使盛典更热闹的附属品,却仍然维持世代相传扮演的奉献角色,让所有阶层的社会人士不分彼此,前往参与盛典。




聚餐,另一项必行活动

除了瑟拉汉之外,祈愿仪式中另外一项自古流传至今的活动,就是聚餐了。

这尤其是在甘榜、中型或小型祈愿仪式(祭海仪式)的地点,老远就可以见到几组人或家庭成员一起快乐地坐在海边分享食物。

聚餐形式的集会是由多个家庭联合举行。

若在10余年前的祈愿仪式,这项获得许多居民参与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今日,只是为了使气氛更为热闹。

祈愿及聚餐是无法分开的,就好比英雄荡秋千(Tibow)及瑟拉汉(Serahang),同样是举行祭海节的必备要物。

聚餐至今仍然为马兰诺族群实行的活动,它在早期是马兰诺族群膜拜神明的象征。

直到现在,每当有祭海节,聚餐活动从未间断地举行。

除了成为祭海节时的必须活动之一,聚餐活动又可向外界介绍马兰诺族群的美食,因为通常派上用场的食物都是马兰诺族群的传统食品,如硕莪、米饭、鱼等等。




传统服装穿出浓厚文化感

除了传统文化,另一项被马兰诺族群引以为傲的,乃是其一贯的传统服装,如今已经逐渐成为新一代子女的婚礼必备服装。

马兰诺族群无论在文化、习俗、服装方面,都如同其他族群一般地多姿多采。

可以这么说,在沐胶,只要与文化稍有关系的场合,就可见到马兰诺传统服装表演。

尽管别于一般新潮时髦的服装,但马兰诺传统服装散发着神秘感,且大部分以黑色为主。

虽然马兰诺传统服装多以黑色为主,但其他装饰品及点缀物将整体的美观加以衬托,以最美、最神秘的面貌呈献于人。

祭海节也不例外,今年,同样有许多游行队伍身着各式各样的马兰诺传统服饰,令人目不暇给。




禁忌扮演要角

说到禁忌,其实就是由祖先流传下来,而族人务必遵守的规矩,基本上都在管制族人日常生活的行径,并以不同形态存在,包括祖训、食物等。

马兰诺族群的禁忌引导族人的行为及动向,使他们拥有平衡、平安、和谐的社群生活。

当然,由泛灵信仰为初始的马兰诺族群,其禁忌与之前所提的“善”及“恶”元素,以及信仰有莫大关系,且无法以科学角度去理解。

他们相信,人类是由躯体、灵魂、情感及生命四大元素组成。

因此,只有在四大元素处于统一及平衡的情况下,一个人才能健康地生活,反之则致使某人患病,甚至死亡。

如何确保四大元素之间的平衡及稳定?除了遵守一切由祖先流传下来的习俗及禁忌,别无他法。




触犯禁忌遇灾难

马兰诺族人相信,若一个人触犯了禁忌,就会遭遇灾难,或者患上难以治愈的疾病。

然而,他们并不认为禁忌是生活的阻碍者,反而深信只有在以遵守禁忌为前提下,族人的生活才会和谐、安宁、安全。

在他们的观念中,意外、疾病或者发生在某人身上不好的事物,皆与神奇力量及不遵守信仰与禁忌有关。

因此,除了遵守禁忌、传统习俗及信仰,族人也被灌输切勿破坏细微元素的居所,以保障平静快乐的生活。

今天,各种自古流传的仪式已鲜少在祭海节当日进行,但马兰诺族群的禁忌已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环,这点不容置疑。

(完)



比赛吃传统食品,有得吃又有奖品等着领取!

大人们忙着参加活动,孩童们也有自己的节目。

较小甘榜的迷你祭海节仍然盛行聚餐前的撒米仪式。

准备各种放置在瑟拉汉的供品,
如今同样只能在甘榜小型或中型的祭海节才能见到。


渔船装饰比赛向来也是祭海节数日前进行的重要项目之一。

到了今天,祭海节已经成为巩固种族间团结意识的平台之一,
今年的沐胶祭海节游行就以民族舞蹈大汇合画下美丽的休止符。


马兰诺族群拥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服装,
并且经常在特别场合派上用场,当然包括祭海节。


马兰诺族群的传统服装相当特别,以黑色为主。

瑟拉汉至今仍然是祭海节的必备品之一。

持着简单的敲击乐器,
通过有节奏感的互击方式带出马兰诺族群早期的故事。


沐胶祭海节吸引了诗巫马兰诺协会前往参盛。

这支队伍舞出了令人男女之间的相处之道,
舞蹈员们生动有趣的面部表情惹得现场开怀大笑。

沐胶祭海节(上)∶马兰诺族群独有的涤净身心、驱除邪灵的仪式;马兰诺文化展魅力,沐胶祭海节闻名遐迩


剪报(联合日报)



众所周知,砂州向来被称为富浓厚文化色彩及具相当吸引力的州属,就因为州内逾廿个民族皆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莫说外国游客每逢民族特别节庆时期蜂拥而至,就连本地社群也在节庆盛典时踊跃参盛。

就拿一年一度,刚刚在沐胶瓜拉达纳海滩隆重举行的沐胶祭海节来说,再度发挥一贯的魅力,成功吸引了许多人潮前往沐胶,也赋予马兰诺族群更多的机会向外界展示其丰富的文化资产。

追溯马兰诺族的族史,该族向来喜欢沿河岸搭建长屋而居,他们的语言及文化与其他内陆族群有着极近的关系。




受马来文化熏陶

受一些沿着海岸线而居的马来族的影响,马兰诺族信奉了回教,其他的则信奉了基督教或沿奉着传统的泛灵信仰。

虽然马兰诺族的文化可说受了马来文化所影响,包括宗教及生活方式,但是马兰诺族仍然对本身族群特有的文化而自傲。

马兰诺传统的土医使了木制的“病偶”以为病黎治病,每年更有狂欢达旦的祭海节在被谕为马兰诺族“首都”的沐胶举行,如今砂拉越的“乌迈(umai)”鱼生美食,也是源自该族的传统食谱。




年轻族民维护自身文化

就像其他族群一样,马兰诺族群拥有自己光辉的历史、文化及传统习俗。

值得嘉赏的是,马兰诺族群的文化在经过漫长岁月之后,并未因此受到年轻族民的忽略,只要见识到该族群儿童擅长传统舞蹈及诗歌,就会令人大开眼界。

直到现在,该族群引以为荣的文化与传统习俗,或多或少有些部分已经失传,但当中许多精髓仍然为后代子孙所熟悉。

马兰诺族群的信仰对世代流传的惯例有着直接的影响力,而这些信仰也决定了该族群对事物的观点及想法,尤其是大自然及四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更是与马兰诺族群的生活密切相关。




信仰大自然神奇力量

今时今日,马兰诺族群大多数都有了宗教信仰,但仍然有许多族人信仰大自然的力量(泛灵信仰),而马兰诺族群的传统信仰,其实较为偏向自然界的神奇力量论。

因此,他们的日常生活也环绕在自然界核心,以此为精神及生活归依。

既然谈到沐胶祭海节,那么也就该说回马兰诺族群的传统信仰,因为祭海节是该族群由早期流传至今的传统祈福仪式及盛典。

虽然形式及庆祝方式已随着时代进化,但节庆的灵魂不可不知。




世界分3阶层

马兰诺族群相信世界分为上、中、下3个阶层,而3个阶层之间皆有互动。

当然,不论任何一个阶层也同时存在着“善”及“恶”的元素,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元素(或俗称的异物)需要受到人类的礼待。

在族人的观念里,元素或异物若感受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就会开始干扰人类,致使他们患病或遭遇灾难。

这些微细元素种类繁多,并各自拥有自己的层次,因而居住的地方也不尽相同,包括河口、海洋、山丘、高山、森林等地方。

因此,马兰诺族群相信在与这些元素接触时,需要非常小心。

在他们的信仰中,常人与元素的接触需要通过中间人代为传达彼此讯息,因此巫医或术师就成了安抚发怒元素情绪的要角。

马兰诺族群相信,通过巫医或术师的力量,疾病得以治愈,而世界不平衡的事物亦将得以重新归位。




祈愿6主神明

祭海节(Pesta Kaul)这个名词,Kaul的真正意义乃“祈愿”。

马兰诺族群不止向海神祈愿,而是向许多神明祈愿,因此Pesta Kaul原本是“祈愿节”,如今却以“祭海节”闻名遐迩。

祭海节是住在沿海地带的马兰诺族群从早期就开始盛行的固有习俗,其真正的意义是向神明许愿,希望在新的一年可以出入平安,并且捕获丰盛海产。

同时,他们也答谢神明在过去一年里赐予他们丰富的海产,并在海中庇佑渔民们。

在过去,马兰诺族群信奉地之神、农作之神、云之神、河之神、森林之神、海之神等等。

该族群通常选择在河口举行向神明许愿的仪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祭海仪式,因为河口一直都是最多事件发生的主要地点。

他们祈愿,进行涤净身心、驱除邪灵的仪式,也感激神明庇护,让他们平安度过了最困苦的日子,同时要求神明遣责邪灵,将邪灵驱除,并赐予他们健康、合谐及幸运之神。




生命泉源源自海洋

自500年前开始,马兰诺族群就靠海产维持生计,虽然今日许多族人也同时在其他领域发展,但该族群仍然没忘记大海赐予他们的恩惠。

对于马兰诺族群来说,海就是他们寻求生计的地方,尤其是各种各类的鱼只。

一般上,他们都在雨季之后举行祭海仪式,主要是为了驱除邪物,以及期望获得更多收入。

族民们举行祭海仪式,希望在经过为期数月的雨季后,好好迎接马兰诺传统月历里的彭额锦(pengejin)月。




早期的祭海前后事项

在过去,每当举行祭海仪式前,甘榜领袖就会指定一个人敲击小锣,通知村民,让他们知道仪式将在不久后开始。

第一次通知必须是在进行仪式的7天前实行,好让村民们可以将手上的工作在仪式举行前做好,并拥有足够时间准备仪式使用的食品。

至于第二次通知,则会在进行仪式的3天前实行,提醒村民立刻完成手中的工作。

仪式当天,各家庭都带着食物,在领袖施咒语请来神明之后,与神明一起享用。

吃了之后,所有剩余的食物不得带回家,必须放置在已准备好的地方,就是祭海节庆时最常见的瑟拉汉(serahang),好让其他动物也一起吃。

根据早期流传的习俗,族群在仪式后的3天3夜不可出海或入森林,以免招致不幸。

到了第三天后的中午,大家就会在一起玩传统游戏,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英雄荡秋千”了,直到今日,这款挑战勇气的传统游戏在祭海节系列项目中仍然最受曙目。

当然,在游戏当天抵达现场观看的男女老少很多,男性在上面荡秋千,群众里的女性如果看了,觉得该位男子像个英雄,就会芳心暗许,较后请父母前往提亲,促成美好姻缘。

至于英雄荡秋千在今时今日的意义又如何呢?或许只是一种传统游戏,又或者是一种挑战勇气的活动吧?




祭海仪式随时代改变

在早期,祭海节由每个甘榜的马兰诺居民一起庆祝。

不同的甘榜在各自的河口举行祈愿仪式,因此才会有沐胶祭海节、乌也祭海节、达叻祭海节许多马兰诺甘榜的祭海节名称,但仍然属沐胶祭海节的庆祝形式最浩荡、阵容最庞大。

其实,各个甘榜或区域的祭海节都是在早期就开始流传,同样是当地马兰诺族群的传统盛大庆典,而祭海节感谢神明保佑及象征捕鱼季节开始的意义,一直以来都世代地紧系在马兰诺族人身上。

随着时代巨轮的前进、宗教带来的影响、社会人文等等的环境变化,祭海庆典已非遵循远古该族所奉行的方式进行。

尽管如此,沐胶祭海节一直以来对游客及外省人士都有相当的吸引力,直到今天仍不失为一项聚集所有当地民众以及外来民众的盛典之一。




祭海节团结族群情操

如今,许多马兰诺族群已经有了宗教信仰,如伊斯兰教及基督教,只有少数仍然是泛灵宗教,祭海仪式的形式也随着情行及时间而起了大改变。

虽然马兰诺族群举行祭海仪式,但不再膜拜各神明,因为根据各自的信仰,过去的事情就让它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

因此,举行祭海节除了维持马兰诺族群的传统,也在同时使族群原有的团结情操永久不灭,以产生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让各组能互相敬重,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和睦相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祭海节的系列节目中,游行队伍在呈献节目时似乎再次通过舞蹈及肢体动作,甚至道具,将传统的各神明与马兰诺社群的生活习俗展现于参盛者,令大家再度对该族群的早期传说萌起兴趣。

(完)



每年的祭海节,都有外国游客到现场兴奋地四处摄影。

让您体验各种游戏的人民运动会,
相等于早期祭海节仪式第三天之后进行的传统游戏。


披上代表各主神明面具的孩童,
重新燃起了祭海节的神秘火花。


沐胶华社也身着华族传统服装参与游行。

祭海节时期,可以见识到各种精湛手艺的产品。

这艘船也是配合祭海节盛典的作品之一。

来自各地的民众抵达现场观赏,
拍摄一年一度的祭海节盛会。


将族群传统的生活习俗重新呈现于社会。

首长为祭海节主持推展礼流程图
(首长切开硕莪桐后获得敲击棍,遂击鼓主持推展礼)。


渔民们、农夫们通过祭海仪式进行涤净身心、
驱除邪灵的仪式,也感激神明庇护,
让他们平安度过了最困苦的日子,
同时要求神明遣责邪灵,将邪灵驱除,
并赐予他们健康、合谐及幸运之神。


通过舞蹈,将族群的传统习俗及传说转达于世,
马兰诺族群的文化在数年前就开始通过舞蹈大放光彩。

2008年4月14日星期一

摄影的思维与启迪(下)∶由生活中领悟新哲理,从平凡中体会新感动


剪报(联合日报)



〈照片提供∶冯标干〉

许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机会悄然而至时不屑一顾。

原本大好机会,对当时的我们的来说只是一个“浪费时间”的现象,殊不知就因为自己的眼睛不懂得去发现目标,而错过许多良机。

人就是这样,在“痴痴”等待扭转乾坤的机会时,却忽略了就因为本身的“不晓得”而不断与机会擦身而过,还不断的埋怨说没机会。

摄影也一样,机会不会找你,但有时候会从身边经过。

只要时时用心去感觉四周的一切,在生活中不断领悟新的哲学、丰富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就能够创造更多机会,再活用一些小聪明和小技巧,就可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

生命中有许多太过平凡的东西,生活的压力或则令一切显得单调乏味。

但,这时候若能从另一角度去诠释所谓‘太平凡’的东西,说不定就会有完全不同的领悟及想法,丰富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前程往事弥漫古屋

就拿门前悬挂著红灯笼的古屋来说,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好发挥的角度。

但,这种情景看在国际著名摄影大师冯标干来说,却充满了古典美,以至他在古屋内外所拍摄出来的作品,给人全然不同的感觉,但却散发著独特的味道。

“意境深远”的屋外作品及“淡雅别致”的屋内作品,谁也抢不了谁的风头。

说到古色古香的感觉,其实年代历久的帽子也同样有其故事,冯标干就看到了搁置著的旧帽子陪伴主人经历过数不尽的风风雨雨,而破旧的墙则让人感受到它历经了许多沧桑岁月。

以它们为主题的作品其实也证明了一点,好的作品不一定要以人为主,倒是摄影者是否能够成就一张充满感觉的作品。

看着古老的屋子,若没感觉的话,充其量只是认为房子很破旧,不过感情丰富的人却会认为古老的屋子看似有说不完的往事,甚至道不尽的沧桑。

当然,这还须要较强的文学根底,才会有这种感觉。




讽刺标题突显个种情感

许多人都说拍不到某种独特的情景,这对冯标干来说,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使用眼睛去发现。

有一回,他拍摄了一张动感十足的照片,照片中有人牵著马儿行走,这张作品令许多发烧友咋舌,甚至不解为何他们一直在该地区却未曾见过这壮观景象?

这就是冯大师的能力,他无时无刻都在“发现”新题材,令其大师级地位稳如泰山。

另一回,他在印尼巴里岛见到一群年轻的女性在淘沙,女性们在水力辛苦地淘沙,每日就只赚几块钱,非常苦。

望着这些女性,他感受到她们淘尽人生辛酸苦辣,感受到了生命的交响,在感叹同人不同命之间也有了特殊的情感,因此拍下了富有感情的作品。

还有一回,他见著小孩在卖桃及梨,不禁感慨万千,小小年纪就必需出来讨生活,因此采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拍下了两名失去童真笑容孩子的作品,并注下了“桃李满天下”的讽刺标题。

就算使用反面词,只要所拍的作品有能力表达自己,就是好作品。




回归自然捕捉原始生态

冯标干也曾带队到印尼内陆地区拍摄,体验当地村民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与他们一起睡、吃、工作等。

白天的日子尚且算苦,晚上的日子更不消说,居民们把家禽都养在楼下,因此臭味在夜间一涌而上,还得饱受轰炸机(蚊子)的无情攻击。

但,就在这种体验方式下,冯标干拍摄了系列的好作品。

他捕捉到当地村民对未来命运感到迷惘无助的一面,大人、小孩都没有笑容,而大人也只有在逗小孩时才会浮现难得一见的笑容,一切都是原汁原味。

这一切看在冯标干眼里,充满了情感与哲理,在亲身感受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之后,他成功拍摄了许多村民在生活中所流露的自然神态,还有人与人之间真情流露的瞬间感动。




大胆幻想努力创新

从冯标干的分享来看,摄影艺术的感悟到主要是来自丰富的人生,而好的照片则必需注入摄影者本身的感受与情感,先感动摄影者本身继而感动身边的人。

当作者透过镜头去看、去思考,加上本身的情感,就可以拍出不平凡的作品。

倘若再通过大胆的幻想力与创造力,加上本身在文学、音乐及美术修为,就能相辅相成让作者达至更高层次的摄影境界。

(完)



冯标干在古屋内拍出了“意境深远”的感觉。

别于古屋内堂,冯标干在古屋外拍出了“淡雅别致”的韵味。

陪伴主人经历了许多风雨的帽。

破旧墙壁历经沧桑岁月。

看着古老的建筑屋,仿佛有说不完的往事,
道不尽的沧桑。


跋涉红尘,留下脚印,
这就是冯标干经常用眼去发现的作品。


没有鲜血的付出,哪来胜利的光环?

淘尽人生辛酸苦辣,感受生命的交响。

印尼内陆地区某村落,流淌著文明的遗迹。

看着母亲细心照料三名年幼子女,
真是无怨无悔的付出。


从照片中不难体会到原始的人生,坎坷的岁月。

沉思岁月,大人脸上尽是迷惘。

在外工作脚底被刺,妻子为丈夫将刺一根根拔出,
真情流露的刹那,难得可贵的镜头。


历过生活,走过岁月。

冯标干将原始生活与河流联想起来,就构出了
“岁月的长河,流淌著血汗和辛酸”。


古老的沉思,大人小孩脸上都看不到笑容。

爱的芬芳。

眼神飘向远方,慨叹声的迷惘。

细说从头话当年。

坎坷的岁月,忧伤又迷惘。

宁静大自然,美好天地间。

慈母手中线。

充满喜和乐。

“风风雨雨才是人生,需要时撑把伞;
合起伞来又见晴天,何况还能见到彩虹”,
文学造诣有了一定水准,就能将诗融入人生中。


劈波斩浪,冯标干得意作品之一,也只有在退潮时,
大家尽情打球时才能拍摄如此动感的作品。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冯标干看到这一幕,马上想到∶
人之所以这么辛苦,是因去演别人的角色,
不如放下,演回自己。


虔心向佛,是对自己的良心有所交待。

生活就是担子,不挑也不行,
冯标干特地采用夸张式的角度来凸显主题。


黑色幽默的作品“桃李满天下”。

用了一点小聪明和小技巧,冯标干成功拍摄这张
“与鹰共舞”。


马来西亚摄影家协会会长冯标干(右3)抵达诗巫机场时,
受到(右起)诗巫摄影协会副秘书梁庆嵘、会长林良辉、
顾问孙丽源、副会长周日成与理事许妙婷的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