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3日星期二

藤鞭教育失效,学生纪律亮红灯;形案频传、道德脱轨,校风败坏各界震惊


剪报(联合日报)



联邦教育局局长服祖奇菲华在“改善学生纪律研讨会”上表示,根据砂拉越州学生纪律报告显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有0.352%的小学及0.357%的中学生涉及刑事案,而目前学生面对最大的纪律问题是逃学。

本州也获得拨款整顿校风,作为了解法律操作课程、省防止逃学行动执行员、奖励家教协会卓越奖、与警方合作制止学生纪律问题及训练教职用途。

时代变迁,一切事物皆在不断随之改变,包括新生代的思维、行径、性格等。如今,社会中有许多在籍学生涉足不良活动,而大部分时间,家长总是将管教子女的任务完全推托予校方。



教师定义渐不同

我曾与一些退休教师谈过有关目前学生品行的话题,他们当中有许多都感叹教师在过去与现在的定义渐渐有所不同。也许与成长环境有关,如今的学生竟然能够明目张胆地挑战教师。

对这些从教育界荣休的老师们来说,早期的学生不像现在的学生般面对许多诱惑。此外,早期的学生非常遵守校规,因为若学生触犯校规,教师就会毫不犹豫地给予相对的处罚。

如今,学生似乎已对藤鞭教育及系列的惩罚免疫,甚至反抗教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校方唯有采取最后的步骤,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施以为期一、两个星期的停学处分。


纪律问题趋严重

许多的教育措施都陆续施行了许多年。但是,为何校园纪律问题仍然越来越严重呢?

或许,家长与校方的合作真的是唯一的途径,希望不再只是将这种建议当作耳边风或口头上说说,而是正式加以施行。




王春斗∶注意孩子举止

“说真的,电视与电脑对孩子造成的‘教育’,比老师及家长们更多。如果孩子们在学校能像待在电脑及电视机前那么努力,应该已经学会非常多知识了。不过,对纯真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会考虑到这些东西是否不断侵袭荼毒他们的思想,只会对自己喜欢的情节过目不忘。”

鼎新小学董事长王春斗认为,孩子再怎么乖巧也好,父母仍然须要不时注意他们的生活习惯,比如他们通常都是看哪一类型的电影等。

他说,现在的孩子也从电影中吸收到各种手段,擅长对父母隐瞒事实。因此,当他们在校惹事生非导致校方召见父母时,许多家长都不相信子女会做出校方所陈述的事件。



勿将责任推诿学校

“不应该只责怪老师处罚学生,对许多老师来说,他们同时也为人父母,若非学生态度过于恶劣,试问老师又为何无故处罚?学校是有纪律的地方,且学生有那么多,因此老师们绝不会无缘无故处罚学生。希望在任何情况之下,双方都能调查清楚,不是单单将责任推到学校。”

他强调,家长与校方需要沟通,才能一起监督学生的日常行径,即家教协会与董事部都需要对学生纪律问题多加关心,双方需要紧密地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就算政府再怎么拨款都没用,因为缺乏正式行动。

“就拿公会来说,不论内部的人职位多高,若不能对公会有所贡献,也是空的;但职位不高却不断为公会付出的,也可以成就许多事情,这与家教协会及董事部之间关系的理论一样。”


年纪小易纠正陋习

他表示,小学生年龄小,较容易纠正,若长大一些,习惯成自然就很难再纠正。

王春斗认为,孩子们的叛逆有不同理由,有时候父母在家非常严厉,因为害怕父母责打,因此许多事都收在心底。然而,这股气无从发泄,因此到了学校就闹事等,对这类喜欢在校园内滋事的学生,需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

他指出,这一切都是心态的问题,就是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心态问题。

“实际的说法,就是不应该一直认为自己的子女100%的好,到底子女是否隐藏着另一面,也是家长须要关切的问题。报章都不断在刊登,许多平时有良好记录的人却同样做出常人意料之外的事。很多东西都得另外观察,在现在的世界,家长不易做,老师也不好当啊!”


西方不良文化冲击

他同时表示,时代的进步,所谓的西方文明其实对东方传统的美德及文化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导致目前孩子的心态发展到如斯地步。

对王春斗来说,叛逆并非不好,但得看是在哪一方面,一旦过了头就造成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他感叹地表示,在科技的发达及社会不断追求繁荣进步之下,人性品行方面的成长反而被忽略,就拿电视来说,本身是非常发达的传播媒介,但如何取舍节目就有赖家长从旁监督,因为孩子的思想非常单纯,不论节目内容好坏都一律接收。




谭玉苑∶了解学生背景

中华中学校长谭玉苑认为,在处理学生纪律问题时不该动不动就处罚,应该给学生机会,但必须激发他们,以及反过来要他们去思考相同的情形。

“在处罚之前,先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若他们有所改善,不要吝于竖起大拇指以示表扬,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过程,对学生们的激励非常大,因为他们得到了肯定。”

该校在早期的风评差强人意,但在近年来各领域的发展皆不断提升,也开始令人刮目相看。据悉,目前该校学生纪律已经明显改善,一切都在控制范围内。

谭玉苑强调,要纠正校园纪律问题,是所有人共有的责任,就算是公众人士同样可以扮演重要的任务,家长及校方就更不用说了。

面对制造许多问题的学生,她本身认为必须付出相当的时间与关怀,最重要的就是给予学生机会说出自己的烦恼,才能逐步去了解他们的心态。

“不要说学生口硬不说实话,若能够制造私人聊天空间,通常他们都愿意倾吐心中的苦恼。他们不就是因为内心充满忿忿不平的情绪,才会选择各种乖戾的形式发泄吗?在学生一贯性的想法中,校长及老师们就只会不停处罚,让他们在朋友面前丢脸。”


处罚衍生更多问题

因此,她尝试了新的作风,处罚归处罚,同时给予学生机会解释及分享内心世界的想法,若不断处罚只会衍生更多问题,因为学生不服校方的做法,反而会导致他们的反抗意识越来越强。

她指出,在接触了许多问题学生之后,发现他们多数来自单亲家庭,或者父母离异之后寄宿在别人家,因此,她相信这些学生都是在心理上承受太大压力,遂开始产生“我何必这么努力?我出现在这世界根本没有意义。。。”等消极的想法。

“因此,我常劝告学生们学习控制脾气,并且不断指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让他们知道自己一直在成长,思考也得趋向成熟,不该凡事都用暴力解决。同时,也让他们明白,校长与老师们也是依据学校的规矩行事,同样不可触犯校园的规矩。”

谈及社会也有责任给逃学的学生们劝导时,我向她表示许多人并非不想负责,只是担心学生们反过来对付自己。


学习沟通解决误会

不过,她却表示,自己也曾经只身面对过许多流氓,而且她发现自己若是好好劝告对方,不论性格再怎么糟糕透顶也好,对方也不会随便将流氓作威作福的架子摆出来,最重要的还是看自己怎么去跟对方沟通。

她也承认,遇到问题较为严重的事件时,就会召见学生家长,而学生家长通常都会来。有些家长知道自己的子女难以管教,也向校方诉苦子女经常反抗他们,甚不听话。

“尤其是为人母亲的,许多都会向我倾吐面对子女的各种烦恼。其实,这些家长不是不关爱子女,只是他们鲜少与子女们相处,因此子女们认为自己没人爱、没人关心而到处乱跑,结识了损友之余还以为自己有了可靠的归宿。”

她遗憾的表示,如今的家长们的确很努力工作赚钱,但是却忽略了子女需要来自家庭的温暖及爱,只能感叹这是忽略了家庭的沉重代价。


父母须陪子女成长

她认为,家长需要关心子女的发展,尝试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烦恼,尽量给予鼓励及开导,总之就是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子女渡过一段“完整一家人”的生活,让他们去感受双亲的关怀。

对她来说,就算是简单几句关怀语句,也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发展方向。

她经常告诉学生,闹事之前先想想老师将因此浪费时间在他身上而无法继续授课,导致其他学生无法继续学习。。。等后果。

“我曾告诉学生们,其实我可以吩咐老师直接忽略闹事的学生,让他们自生自灭算了,却仍然选择通知家长,让双方有所沟通,让学生自己决定,这是因为校方也尊重学生,因此希望学生们也可以自重。”

此外,谭玉苑在周会演讲时也经常激励学生,并非只责骂学生,同时不断灌输他们“我这样一直反抗学校,到底值得吗?”的想法,并告诉学生与其让校方不断耗资去修补遭到破坏的校园,不如让校方将发展资金使用在购买更多有利于学生的器材,让大家受益。

“搞破坏,人人都会,我也会,这些不需要技巧,不需要知识,就算是人人口中的笨蛋白痴都能做到。但是,值得吗?学校为你塑造前程,你对学校做出多少破坏行为,其实就是对不断在摧毁自己的未来。”

她总是从小事着手,眼见许多学生的态度日益改善,对此她感到非常欣慰。

“我经常告诉学生,人生已经充满坚辛与考验,不要再一直去增加别人的负担。身为人类其实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都需要努力工作才能生活,因此不要再让别人背负更多的包袱。若一直闹事,那校长的注意力都一直在这些问题打转,如何为学校计划更多有益的事?如何去为学校的前程做出更周密的策划?”

她也不断告诉老师们,不要一点小事就责罚,应该事先给予态度适中的告诫,通常学生会了解。

对她来说,问题学生本身就像定时炸弹,若老师们只会处罚,这些学生反而更兴奋,因为他们本身就喜欢凡事都反抗及挑衅。

校长认为,劝导学生的好方法就是反问他们,这种激励方式较有效。

“尤其是家长还在责备子女不努力求学、捣蛋闹事时,若自己早期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子女根本就不屑一听,因为家长本身就没有榜样让他们学习。这种事情,最普遍的就是祖父母喜欢向孙儿女说家长在孩童时代的事情。因此,家长们需要以身作则,而学生们将来也会成为家长,现在就该开始好好处世待人,否则在将来就只有‘后悔’二字陪伴自己。”




陈赛明∶家庭教导很重要

回想自己20年的教育工作,包括担任老师、校长等,达叻区州议员拿汀哈查法蒂玛阿都拉陈赛明表示,自己总是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学生,只有在“软”的方式完全行不通的情形下,她才会转用严厉的方式。

“倘若学生犯下严重错误,或在接受辅导、家长到学校见教师、甚至签下良好品行保证书之后仍然不断触犯校规,校方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是可以对学生施于停学处分。此外,若该学生的行为将为其他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捣乱,并败坏校风,校方同样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她强调,学校有校规以及各种与学生错误相对的处罚方式。

她表示,学生与其他人一样,拥有经济、社会、学业及家庭问题。为了面对这些问题,他们需要技巧。若他们缺乏调解烦恼的能力,就会被无形的压力迫至朝问题学生方向发展。


需要了解犯错原因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并确认他们的优点及缺点,才决定何种处分方式最有效。处罚不是为了惩戒,而是为了教导学生成为对自己言行负责任的好国民。人们应该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她称,部分学生以不同性格面对不同的人,这是为了要替自己营造最有利的环境,而经验丰富的老师们通常都知道学生在打什么主意。

她说,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背景、能力等多方面个性。

不过,这并不是容易的事,尤其当一位老师需要面对成群学生,同时又有许多其他任务需要执行,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形下,就会逐渐失去耐性。若老师面对的学生人数较少,注意力就会比较集中。

谈及家庭教育,她表示至今仍然未有任何为家长提供的课程。家长需要靠自己的判断力以及自己孩童时代的经验来教导子女。

“有些家长依据自己父母的方式来教导子女,有些则经常阅读有关儿童身心发展、儿童心理学等书籍。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教导方式存在于社会中。”


自由必须设定界限

她深信,家长需要关怀及爱子女,但同时需要以纪律作为平衡点。家长可以给子女自由,但需要界限。同时,家长需要教导子女成为对社会有强烈责任感,并且有许多道德观念的人。子女也需要有宗教信仰,领导他们如何面对四周的诱惑。

她强调,师长之间是互动关系。不过,家长是在早期就开始对子女进行正确概念灌输的工作,他们为子女准备了成功人生的基础。在子女入学校之后,这些工作再有老师们互相配合,持续进行者。


教师肩负教育重责

“教育工作不容易,老师们的责任重大,因为他们像家长一样,会影响学生的将来。不过,一旦老师以真诚的心去施教,学生们未来的成功就足以让他们感到无限的满足及喜悦。”

对于本州获得拨款整顿校风,作为了解法律操作课程、省防止逃学行动执行员、奖励家教协会卓越奖、与警方合作制止学生纪律问题及训练教职用途,她认为这对于对校方来说是非常好的措施。

她表示,校方及家教协会可以共同筹办各种自愿服务性质的活动,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如此一来就可以培养年青一代对社会的责任心,并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们融入社群,对社会有更深了解。




陈贤福∶家庭教育扮要角

陈贤福认为,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看,未成年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这个时期的孩子拥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所以也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

“从家庭教育的特点来看,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所以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比任何教育载体都更具优势,关键是父母要提高认识,社会也应当对父母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他认为,青少年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一代,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同时,社会也该清醒地看到,全球化冲击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各种诱惑及挑战经通过不同途径加紧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而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


父母须以身作则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思想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及儿童行为的规范、品德的陶养影响非常重大,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其生活于家庭中的时间最长,父母亲不但需以身作则,并且应承担起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

曾经在某中学担任训导主任的他表示,为了达到塑造高素质国民的目标,目前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教育网路,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生动具体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


公平处理得到认同

他也认为,若能够公平地处理停学处分事项,学生也会心服口服。

陈贤福表示,某些学生本性不坏,只是玩心较重,犯下错误却不自知。这些学生若被校方施以停学处分,就会了解自己犯下严重错误,加以反省与改过。

他并不认为学生会为了引起人们关心而触犯校规或涉于不良活动,就算有,也是非常罕见。

“老师有责任切实指导学生,明辨善恶是非,同时以身作则,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国家栽培堂堂正正的国民。当然,家长对子女的教导责任也同样非常重要。家长可与学校加强联系,多了解有关亲子教育方面的知识,适当教导子女。”




师长配合效果特佳

如今的学生似乎已对系列的惩罚免疫,甚至反抗教师。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校方唯有采取最后的步骤,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施以为期一、两个星期的停学处分。

停学处分的效果又如何呢?对于这种处罚方式,许多人都认为,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实行,将带来良好的效果。反之,若学生无心向学,则这种方式将成为他们离开校园的最好途径。



小学基础差致逃学

一名退休的王姓校长曾在受访时表示,在适当时施以停学处分,仍可见效。然而,并非所有学生都能以这种方式管教,因为若学生原本就无心向学,被施以停学处分反而更开心。

“学生发泄的方式不同,有时他们不寻常的行为是日常生活的反射。若他们在家接受的是打、骂教育,学校老师再以同样方式管教,根本就没分别了。有时,老师们‘爱’的教育反而更奏效。学生的生活圈子各异,我们需要视情况定夺。”

他说,某些中学生喜欢逃学,是因为小学基础不够好。升上中学后,老师因不了解其程度,使用同一方式授课。学生因不明白而觉得上课沉闷,遂想办法逃课。


家长校方保持联系

他强调,家长的配合非常重要,需要经常与校方保持联系。因为,有时候孩子在父母面前说一套,在老师面前又是另一套。此外,部分家长会向子女灌输“校长很凶,很会打人”的概念,使得学生在学校见到校长就有一股心理上的压力,这也是不健康的观念。

“藤鞭教育只能施予成绩不错的学生。有些吸收比较慢的学生,他们并非不做功课,而是真的不会做。若教师只会一味打骂,学生就会对学校及上课失去兴趣。”



黄德福∶停学处分非良策

“学生们通常都希望老师们可以多了解自己,不要一直打或骂。有时候,来自家庭背景较为复杂的学生,在学校完全得不到老师们的关心时,就会越来越偏激,难以管教。老师们通常以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好坏,然而,学生有缺点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优点,经验都是在成长中累积的。”

无论如何,黄德福认为,当某位学生实在难以管教时,学校施于停学处分也是逼于无奈。这种做法虽对校园内其他学生有好处,但被处分的学生也有可能变本加厉。

他说,现在有些学生,在家长面前十分乖巧,但离开家长视线之后,就完全变了一个样。

“部分老师喜欢使用语言上的暴力,如骂学生迟钝、呆滞等。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将心比心,倘若自己真的吸收能力较慢,而被喻为学生心灵上明灯的教育工作者一味伤害自己的自尊,我们又会怎么想呢?到最后,对学业完全失去了兴趣,甚至开始逃课。”


班级区别好坏不公

他指出,部分家长及老师们也经常以学生班级来区别他们的好坏。这种区分方式,使得成绩较为逊色的学生因为不断被处罚而对自己越发失去自信心,而成绩好的学生们也因为担心被人迎头赶上,每日在学校过得战战兢兢,甚至好朋友之间也变得互相猜疑。

“对子女、学生应该有赏有罚。许多家长喜欢在其他家长面前,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孩子傻、没用等。这些也许都是客套话,也许是担心子女骄傲自满。不过,身边的孩子全部都听的一清二楚,在心坑划下了伤痕。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无能,压力也越来越大。”


鼓励支持意义深重

他认为,子女失意时,父母原本就该给予鼓励及支持,子女开心时,父母也该露出笑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孩继续努力,否则,他们的一片苦心却换来伤害,只会扭曲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觉得自己没用,渐渐堕落。

倘若在学校再得不到关心,最后越难管教,不论被施于停学处分或开除,都是令人惋惜的结局。




藤鞭教育是否有效呢?

到底老师能不能体罚学生呢?如今学校纪律败坏,问题学生不断涌现。目前,中小学的体罚,只有校长及训导主任拥有执行鞭打学生的权力。

通常学校学生人数众多,而辅导老师却寥寥无几,因此不足以应付日益严重的各种学生纪律问题。


赋教师行体罚权力

其实,我国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数年前曾赞成赋予教师权力,执行鞭打学生的处罚,并相信可以借此整顿校风,及早纠正学生可能犯下的错误,同时强调若家长或教师在一开始没有采取行动去纠正孩子的坏及暴力行为,有关孩子会变本加厉,最后成为问题少年。

对于藤鞭教育,公众人士通常都反弹参差。我访问了数名家长及老师的意见,“不过分的藤鞭教育”是双方认为最可行的!



家长意见1∶藤鞭有效处罚方式

张先生在回忆自己往日求学时表示,若非当时教师们使用藤鞭教育,也就不会造就他们今日的成就。

对于现在学生的素质,他深感惊讶,也承认子女们与自己早期不同。

“现在的学生与我们的年代已完全不同,他们可以明目张胆地挑战教师。家长们需要明白,适当的处罚能够刺激子女的潜力,而成绩及品行都会大大改善。”


处罚须视情况而定

尽管赞成赋予教师们藤鞭教育的权力,为人父母者并不认为过分严厉的处罚能时时发挥功效,一切得视情况而定。

他们对教师的想法是∶教师是社会承认的,有自己的理智,并且经过训练,因此懂得如何以本身的能力及技巧,有效地判断事物,相信教师们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不会随便处罚学生。

“由于孩童时期的暴力是人类社会整个暴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及家长在处罚孩童时,要事先让他们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他说,孩子不懂得自己有哪些权利,也不懂得怎么样去合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因此,如果教师和家长一味地打骂体罚孩子,没有让他们明白做人道理,就会埋下一个祸根。当有关孩子有力量的时候,他就会变得非常暴力。



家长意见2∶藤鞭改善纪律问题

刘女士非常赞成教师们被赋予执行藤鞭教育的权力,并认为学生在年龄尚幼时若无法管教,日后长大就会更无法无天。

“我们那个时代的家长,同样以藤鞭教育管教子女,这都是为了他们好。子女在长大之后,都会感激父母及教师的严厉管教,并且非常尊敬他们。”

她表示,若过分溺爱子女,就会令他们失去自力更生的能力,凡事都无法作主。此外,他们习惯了舒适、目无尊长的生活方式,日后长大若生活苦,反而将责任推给父母,怪父母在他们小时候不加以管教。


指导走正确路径

刘女士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受到好的管教,长大后就能好好立足于社会。父母疼爱子女的心情是绝对的,然而这当中需要让子女明白是非黑白,并与教师们一起观察子女的行径,在他们尚能接受塑造时,好好给予指导。

“出现体罚现象,并不完全代表老师素质不高。现在学生大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许多学生做事任性,常让老师当众下不了台。这些都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才能最有效地管教学生。”



家长意见3∶多奖赏,少惩罚

“若教师们被赋予执行藤鞭教育的权力,就应该在学生年龄小时就开始实行。尽管如此,教师在鞭打学生时应该保持理智,有时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心结,处罚学生就会特别重手。”

姚先生认为,家长与教师在校外的公共关系也十分重要。若两者之一总是以高傲的方式与人接触,则会引起不满,而小孩子也容易模仿他们的行为。

他表示,教师们关心学生成绩的心理是绝对的。然而,若因此私下规定的东西太多但却使学生学习得太少,甚至教师过度迷恋权威,造成能给学生的东西仅在于失望后的愤怒情绪,很可惜的,学生也悄悄的学会这一切。

“对学生来说,受到鼓励,使学生获得满足与成就感,也受到应有的尊重,学习效果会较显著。虽然惩罚与奖赏都是种增强作用,借以形成刺激,期能逐渐成为良好行为的一部分。”


惩罚造成畏惧心理

他认为,惩罚会造成学生的畏惧心理,而设法逃避,奖赏则会使学生获得满足与成就感,因此教师仍应本着爱的管教方式,即多奖赏,少用惩罚,以收正面增强效用。

他同时指出,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展现出智慧真诚,充满爱心与信心,以丰富的学识、广博的见闻,热心且耐比的教育学生,本着体谅宽恕的情怀,培养学生们高尚的品德,爱心与关怀永不嫌多。



老师意见1∶体罚学生醒悟

温老师认为,倘若老师能适当地使用藤鞭教育,则学生的纪律问题将可改善许多。

“教师处罚学生都是为了让他们醒悟,从来没有虐待学生的意愿。其实鞭打学生已经是最后一步,通常事先都会给予劝告及指导,到别无选择时只好鞭打。然而,有时学生不吃藤鞭教育这一套。遇到这类学生,就需要用其他方式教育。”


灌输尊师重道观念

她坦言,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以前家长从子女小时就开始灌输尊师重道德观,如今许多家长过于溺爱子女,然而由于现代小孩不同于往日,过分严厉也同样行不通。她认为,藤鞭教育应该从小学低年班就实行,否则到了高年班,就很难再管教。

“教师拥有实地与学生相处之经验,再加上我们受训的判断力,较能掌握学生身心发展之状况,为了利于教学及达到教育学生之目的,有时不得以才会惩罚学生。不过,希望家长们能够了解,我们身为教师的并没有虐待学生的动机,而是真心希望学生能学习到生活上或学习上的良好行为。”



老师意见2∶家庭学校须配合

黄老师在受访时表示,若教师们一心一意为了栽培有潜能的学生而稍微严格或者施予藤鞭教育时,一旦家长诸多阻扰干涉,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寻教师们晦气,只会令教师们对管教学生束手无策,渐渐感到绝望,放弃了原先的教学冲劲。

她坦言,现在的学生就算年龄小,就开始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有时事情会变得比较棘手。有些在家中缺乏家庭温暖,就会在学校捣蛋,希望引起师长的注意。

有鉴于此,若学生无法以藤鞭教育管教时,教师们会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有关学生的家庭背景及生活圈子,从心理方面着手。


物质丰富心灵空虚

“许多现代父母都将子女交给电视机或者电脑游戏,使得孩子在物质方面有至高无上的享受,小小心灵却非常空虚。有时,家长甚至将子女交给补习老师,然后就为自己安排了许多节目。学生在小时就不愁衣食住行,不断享受生活,就不会为将来打算,更别谈去明白求学的重要性。”

她说,教师们鞭打学生也是出于无奈,若小时无法纠正学生错误,日后长大养成一种习性,就更难改变。因此,家长们需要配合,因为家庭教育也扮演重要角色,灌输子女正确的观念。

“虽然平时人们都在强调素质及爱心教育,但事实上,衡量学校业绩、衡量教师工作的标准仍然是考试分数。其实,教师们素质没变,但若部分溺爱子女的家长不愿改变,将会有更多的问题学生产生。”



老师意见3∶鞭打适可而止

余姓辅导老师表示,如今小学生心理上的问题比早期高出许多,这些问题不外来自家庭背景以及生活圈子因素。倘若一位学生突然性情大变,她就会特别注意,并且找出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有些孩子生长在父母离异或者贫穷的家庭,这些孩子若自卑感比较重,就会脱离人群。因此,我们要让这些孩子清楚明白自己与其他孩子没有分别。”

谈及藤鞭教育,余老师认为现在的时代,若要体罚孩子,就得先让他知道自己犯下什么错误,让他醒悟。教师在打的时候,力道适可而止,因为体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错误。


爱心教育视环境实行

她说,爱心教育也需要看学校环境实行,倘若只有数位教师用爱心教育,其他则用体罚方式,就无法平衡。若所有在有关学校的教师都使用爱心及耐心教育,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余老师强调,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疼爱自己的孩子是理所当然,况且现在夫妻生育越来越少,子女被打就成了比较敏感的事。

她表示,现在的小孩在不同人面前扮演不同角色,十分机灵。若让他们自小就拥有儒家文学教育,除了塑造人格之外,也对增加他们的记忆力有莫大帮助。




后记

“我家的孩子,整日迷恋网路色情及暴力游戏,还经常逃课去网吧,一泡就是通宵!你说他一句,他顶你十句,真是顶心顶肺,唉!”

“我家的更不长进,小小年级竟然学起别人赌博、喝酒,有时候喝多了还打群架!”

这一类长吁短叹的怨言,在现在的社会中经常有所耳闻。如今,许多父母在一起互吐苦水之后,就各家中子女的行径提出了看似简单,却令人面面相觑,哑口无言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未成年人本应纯净的心灵世界,似乎已经掺进了杂质。这么多年,自己不断打拼,为的不就是为了把打下的江山交给让人放心的接班人吗?面对这样的“接班人”,着实令老人家们深感不安。

到底新的一代出了什么问题?若仔细回想,如今的儿童与早期相比,实在是天渊之别。有人说他们早熟,有人就说他们被环境宠坏了,总之你我都有长篇大论的理由。

可以肯定的是,性格是由人与环境塑造。


实施公民教育核心课程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呈现新局面,多数国家正计划或已经开始注重国民实施公民教育核心课程。

简单地说,公民与爱国意识教育其实就是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旨在教导学生们更多有关他们对国家及社会所扮演的任务,希望他们能够团结、以崇高的爱国精神朝社会、国家以及世界和平的目标迈进,成为高素质的社会分子。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曾在1972年至1982年之间被列为学科之一,唯之后有关公民意识的资讯被融合在地方研究、历史、伊斯兰教育及道德教育中。

可见,从青少年开始塑造,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完)

2007年10月21日星期日

扮演嚮導任務、傳講信息延伸,詩班宣傳福音橋樑


剪报(联合日报)


崇拜是会众在教会、小组中敬拜的总称,其中包含了宣召、神的话、祷告、唱诗、奉献、信息、回应互动等礼仪。

由诗歌的发展史来看,不难发现教会的诗歌也同时扮演向导的任务,引导着教会的崇拜模式及未来的发展。

由于诗歌的种类非常多且内容不同,因此诗歌的属性在目前也已经成为教会的重要课题。

怎么说种类多呢?有些诗歌是属于福音性质与赞美诗歌,有些则是灵修与敬拜的,其他的还包括见证与生命的、节期的与特定对象的、神的属性与位格、神的作为与心意等等,这些都须要敬拜者花时间来研讨及吸收。

不久前为纪念卫斯理音乐家族而举办的圣诗节,已说明敬拜神学在教会的音乐历史中,不管是释放的音乐敬拜神学、传统的礼仪敬拜神学,还是自由地静默敬拜神学,这其中都有相当丰硕的文献成长资料。




诗班观摩会,圣诗的响宴

为了以诗歌赞美主,同时让不同基督教会的诗班可以彼此学习与交流,拉让区华人基督教圣乐促进会每年都主办“诗班观摩会”,让会众及喜好音乐的人士实实在在地享受圣乐的响宴。

10支来自年会诗班、宣恩堂、心音合唱团、福源堂、卫理神学院诗班、圣道堂、锡安堂、怀安堂、天锡堂,以及欣歌合唱团的诗班队伍,支支皆有高水准的二重唱法,悦耳动听之余也紧扣现场人心。

今年的参盛队伍刷新历年记录,献唱诗班人员总数多达370位。




诗班地位受肯定

“诗班是由上帝设立,并由大卫王所建立。在圣经时代,特别是旧约时代的诗班有庞大规模的制度。然而,诗班的重要性及强调性在教会理事中可说是起伏不定,直到18世纪至19世纪,合唱的重要性才明显受肯定。”

卢臻长牧师表示,在18世纪至19世纪期间,由作曲家编写敬拜的合唱曲,献唱者不再是学院里的学生或信徒,而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教会诗班,例如天主教的男童诗班。

据他所说,德国路德宗也将诗班献唱列为教会礼仪的一部分,更安排了诗班与会众合唱。

“19世纪在美国兴起福音布道,诗班是传讲信息的延伸,因此诗班在福音派教会的地位受肯定!”




当代诗班的状况

卢牧师说明,教会在20世纪初就全盘地发展教会音乐,同时按年龄层来组织“分级诗班”,此举让不少同年龄的人都有机会参加诗班的事奉。

到了20世纪末,欧美不少福音派的教会逐渐采纳全职音乐牧师的概念,当时的音乐牧师也担任策划、督导、训练和指挥工作。

他举例,在美国之美南浸信会的3万3千间教会中,3千500间的教会已有全职的音乐牧师。另外,在英国,除了风琴师及指挥专业化之外,就连许多诗班也专业化,几乎每间的大主教堂都能录制唱片。

可惜,主流教会在20世纪中叶开始,就面对“灵恩运动”及“敬拜赞美”的冲击。这两种运动强调唱短诗并设立敬拜团,对许多教会诗班造成了直接影响。

在这种情形之下,有些教会诗班的角色就开始逊色,也不再受看重,有些甚至被取消,而这些冲击多多少少也影响到砂拉越的教会。




探讨诗班特质任务

“当诗班面对之前所谈2种运动的冲击时,我们应该要非常了解诗班的特质、人物和角色,并不断提升其素质,使诗班充满活力和动力,不至于被淘汰!”

那么,需要探讨的内容也非常多,包含了献祭、带领会众唱诗、教导与宣言真理、提供特殊音乐经历、宣教,以及牧养的事奉。


诗班神圣事奉献祭

卢臻长牧师强调,诗班事奉神和代表信徒献祭,因此诗班在敬拜中代表会众献上赞美、感谢、称颂、认罪、祈求,以及代求。

他说,经过操练的诗班,可以唱非一般会众的诗歌,并在其能力范围内献上最崇高的祭,而这也是神圣的事奉。

“因此,我们要鼓励更多有音乐恩赐的人加入诗班作献祭的事奉。同时,诗班员本身就是祭物,诗班所献的是自己的声音与音乐恩赐,以自己的生命献上当着活祭。”

如此说来,诗班员须要看重自己的身份,除了珍惜和看重诗班的练唱和献唱,更要尽忠守责。


带领会众唱诗

该如何引起会众及教友对圣乐的共鸣,一起高声齐唱,已经成为目前诗班的一项挑战,因为诗班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会众唱圣诗。

卢臻长牧师说明,加强会众唱诗的方式大致上有3类。

首先,诗班必须练习主日礼拜要唱的圣诗,并在敬拜时以歌声引发会众敬拜的情怀,使会众受到诗歌的鼓励,让大家起劲地唱,积极参与唱诗。

“牧者、礼拜司会以及诗班指挥其实也可依诗的旋律和歌词的架构,以更具创意的方式来唱。例如,诗班可与会众轮流交替地唱或对唱,亦可唱高音伴唱或唱和声,增进音乐的真善美。”

卢臻长牧师也鼓励诗班积极参与带领会众唱“礼拜乐章”,例如荣耀颂、阿门颂等,并唱和声以带出更优美的效果。




宣言教导真理

圣诗的种类可算是相当广泛,因此诗班所唱的诗歌不一定是赞美感恩性质的,也可以是宣扬或教导圣经真理和基督教教义的性质。

所谓基督教教义,包括了劝勉、激励、安慰、鼓励、立志、差遣,还有祝福。

卢臻长牧师强调,教导与宣言真理也是诗班身为诗歌教师的职责。

“当诗班唱这些诗歌时,就是扮演教师的角色。教师须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技巧和经验来表达音乐,还须熟悉圣经真理,才能明白诗歌的意义。”

因此,诗班员和音乐事奉者需要在这几方面下苦工,才能作合格的教师。


提供特殊音乐经历

“音乐可以帮助信徒了解、体验信仰超越的一层面,就是那些不能以言语文字表达的层次。”

对卢臻长牧师而言,诗班是有音乐恩赐和受音乐训练的团体,由诗班所唱出相当程度的诗歌,可以带给信徒非凡的音乐经历。

他认为,既然上帝赋予不同文化及不同时代的音乐,因此诗班可尝试唱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诗歌,好让信徒和诗班本身亲自经历上帝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情景的作为与恩典。

他补充,为了更有效地让信徒和诗班本身贴切去感受上帝的作为与恩典,诗歌的歌词需要翻译,以让会众了解所唱的内容。

“教会每年都可举行不同性质的音乐聚会,如音乐礼拜、圣乐主日、圣诗节、诗班节或音乐会,以提供信徒不同音乐的经历。”


对外宣传福音桥梁

原来在宣教方面,诗班也颇具该层面的要素,也是教会对外宣传福音的桥梁和接触点。

卢臻长牧师表示,诗班可以吸引喜爱唱歌的人,因为有些人被教会的诗歌所吸引而前往教会,在认识基督之后遂接受了基督。

此外,他补充,有些父母本身喜爱音乐,也期待孩子能接受音乐训练。当孩子在教会练唱和献唱时,这些父母在无形当中也会到教会参加礼拜。

单凭诗歌吸引喜爱音乐人士,似乎并不足以完全发挥宣教成效,而卢臻长牧师本身也认为诗班需要走出教会。

“诗班已经在教会中作了美好的事奉,诗班或教会音乐也要设法在社会扮演领导和影响的角色,例如时常对外举行音乐会、音乐布道会等。”

他建议,诗班可以主动接洽并参加政府、社区或社团有意义的活动,如文化节。


以音乐牧羊上帝羊群

“各位音乐同工,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事奉不是每个星期练一练诗歌,教一教诗歌,指挥一下,弹奏伴奏罢了。我们具有更重要的角色,就是牧养的角色。”

卢臻长牧师强调,诗班需在合唱曲和圣诗中领悟音乐与神学的结合,从而产生更深的领悟、明白真理及神的旨意,更勇敢地接受挑战并活出基督的样式。

他重申,诗班在敬拜时本着对诗歌的了解,就能带领会众进入更深的敬拜,并表达许多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信仰层面。

“指挥们和诗班透过诗歌带领信徒敬拜,并以诗歌来安慰、激励、劝勉及激发信徒。”

至于司琴及乐手,卢臻长牧师形容他们以弹奏引导信徒进入敬拜的情操中,启迪会众的心灵,同时引导开阔想象的空间,为诗班及会众指定诗歌的性格、语调与情操。

换句话说,司琴及乐手按着每一节歌词内容的发展,以悟性作适当的变奏,并以灵性让音乐从手指流露出来,对信徒起了安慰、劝勉、激励与激发的作用,同时带领信徒走入心灵与诚实的敬拜。

对他来说,无论指挥、诗班、司琴或乐手,这些角色都是以音乐来牧养上帝的羊群,任务都同等重要。




教会继承诗班传统

“我们这时代的教会继承了美好诗班的传统,诗班在我们的教会是备受看重和推广的!”

卢臻长牧师希望,教会能在诗班面对各种冲击的今天,更深入了解诗班的角色,通过提升其素质促使诗班充满活力和动力。

他认为,只有这样,诗班才能继续以音乐艺术来彰显上帝的荣耀,成为宣教的途径并引导人认识基督,共同敬拜创造音乐、设立诗班的上帝。

与此同时,诗班也能继续以音乐提供信徒不同信仰的经历,并以音乐来牧养上帝的羊群。




翻译诗歌讲求用词语音

卫斯理家族的音乐事迹说明了诗歌的内容,其实就是神的子民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各种属灵经历,受圣灵感动后借着诗句配合音乐向神倾诉或与人分享。

换句话说,属灵的诗歌将对信徒的属灵生命有相当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教导和信息。由于属灵的诗歌乃是藉圣灵感动,直接深入信徒的心思、情感与意志,并供应信徒属灵的须要,因此诗歌的属灵品质也非常重要。

卢臻长牧师也在诗班观摩会上提起,为了更有效地让信徒和诗班本身更贴切去感受上帝的作为与恩典,诗歌的歌词需要翻译,以让会众了解所唱的内容。


易融入诗歌氛围

的确,翻译后的诗歌能让信徒及诗班更容易融合在诗歌氛围中。然而,翻译诗歌时必须在用词与语音上小心使用,尤其是词译上的用语,除了须要注意神学之外更不可忽略词意。

其实,传统的诗歌本在编辑的严谨上是较没有争议性的,因此翻译者可从传统的诗歌本学习。此外,在翻译诗歌之后,也可将原来的词曲与翻译过后的歌词交给文学水平较高,且灵性较成熟的的人士来稍加修饰。




感想

参加诗班观摩会的每支队伍皆有许多成员,因此需要相当的默契,而10支队伍都成功地做到这一点,男女二重唱的部分皆配合得非常好,现场听起来不逊色于台湾闻名全球的“音乐磁场”。

部分诗班以特别方式呈献圣诗,有些诗班除了钢琴配奏,还有其他类型的敲打乐器,有些甚至以原住民的方式献唱。

从来不曾想过,诗班所呈献的圣诗会如此悦耳动听!别于个人独唱风格,我个人认为诗班所呈献歌曲的难度更甚于独唱,因为全员的搭配非常重要。

诗班观摩会,真的是一场难得的圣诗响宴。

(完)




福源堂诗班的唱功从会众的掌声中获得肯定。

怀安堂诗班其中一首歌曲采用了类似原住民的唱法,非常独特。

年会诗班呈献2首圣诗。

年会诗班其中一首歌曲以小提琴及钢琴伴奏。

圣道堂诗班是观摩会上唯一搭配小孩一同献声的队伍。

天锡堂诗班是首次参加诗班观摩会。

卫理神学院诗班其中一首诗,以非常活泼及具异国风味获得好评。

诗班以歌声引发会众敬拜的情怀,使全场会众受到诗歌的鼓励,
尽情参与。


锡安堂诗班,也是观摩会诗班之一。

欣歌合唱团是最后唱诗的队伍,当中的重量级歌艺者并不少。

心音合唱团,男女二重唱的功力也不赖。

宣恩堂诗班的歌声也成功吸引出席会众。

整座怀安堂坐满了人,可见诗班魅力非凡。

卢臻长牧师∶“教导与宣言真理也是诗班身为诗歌教师的职责”。

2007年10月20日星期六

通全球聯係網絡,郵政服務不可取代


剪报(联合日报)



“邮差叔叔,今天还是没有我的信吗?您再查一查,可能塞到信堆下了哩?。。。真的没有。。。”失望的表情、失望的语调,相信许多人在小时候都曾体验过等待信件来临的心情吧?引颈长盼的感觉确实够难受。

记得当初邮差不论在多远出现,自己的第六感总会变得格外敏锐,时间一到就会自动充当门神,只为了亲自从邮差先生手中接过自认意义非凡的信件。

等到信件的,欢天喜地又跳又嘻闹着进屋子,空守了整个上午的,只能垂头丧气进屋,翌日再接再励。

不止以前,就算现代的小孩相信也一样,等着邮差递送信件,就尤如大人每天早上等着派报员分派报纸般,所以记得对这些劳苦功高的人怀一份感恩的心哦!

我相信,就算是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喜欢以信件来往。

其实,全球的科技工艺发展如日中天,电子邮件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反正只要上网,简简单单就可以将同一项内容发给许多对象。

面对如此强劲的无形对手,为何邮政服务能够屹立不倒,仍然未被淘汰呢?

早期的科技不如今天发达,邮政服务就成了与较远的亲朋好友,甚至世界各地朋友联络的唯一途径。

到了今天,虽然电子邮件普遍地被社会各阶层采用,但收件人始终是对着冷冰冰的屏幕,那种感觉终究还是与手持实物信件相差太远。

信件,包含的是寄信人的执着与感情,同样的字眼在电子邮件及普通信件上同时出现,比较之下后者仍然更容易触动收信人并引起共鸣,也许就是所谓的一种“瞬间感动”,印象深刻之余又可将信件物品收藏好,使用电子邮件的话,一删除就没了。

我认为,邮政服务是无法被替代的,因为经过邮寄的信件及物品,除了纪念价值之外,也见证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情谊,甚至对收信人起着相当大的意义。




10月9日世界邮政日

每年的10月9日被定为世界邮政日(World Post Day),是万国邮政联盟于1969年在东京大会通过议决所决定的世界性邮政纪念日,为的就是纪念万国邮政联盟的创立日(1874年10月9日)。

在1984年万国邮联汉堡大会上,一致认为“万国邮联日”这个名称无法对宣传对象产生预期的触动作用,但如果将“邮政”字样包括在内,则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因此才更名为“世界邮政日”。

万国邮政联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UPU〉)简称万国邮联,即是协调成员国之间的邮务政策,也是世界邮政的国际组织。

由于其邮政业务涉及千家万户且通达五湖四海,因此对促进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设立世界邮政日宗旨,为的就是向邮联各会员国主管当局和广大公众宣传邮政在各国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也借此两极让各国了解万国邮政联盟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以促进邮政业务在全世界的发展。

万国邮联执行理事会自1981年起每年为世界邮政日选定一个宣传主题,抑或即宣传口号。

1988年起改为每3年选定通用一个宣传主题,而2007年的新口号是“保持联系”(Stay Connected)。

历年宣传主题∶
1981年∶邮政没有边界
1982年∶合作与发展促进万国邮联的活动
1983年∶邮政,世界上最广泛的通信网
1984年∶邮政无可替代
1985年∶邮政把世界的信息送到你门前
1986年∶邮政是和平的使者
1987年∶邮政向距离挑战
1988年 - 1990年∶邮政永远存在,遍布各地
1991年 - 1993年∶邮政,你的全球性合作伙伴
1994年 - 1996年∶邮政,你的最佳选择
1997年 - 1999年∶世界只有一个邮政网
2000年∶世界只有一个邮政网
2001年 - 2003年∶邮政帮你拓展新天地
2004年 - 2006年∶世界邮政网-情系万家,信达天下




我国邮政逾200年历史

马来西亚邮政有限公司诗巫分局派信部门主任王志德表示,信件是邮政局的核心业务,而我国已有200多年的邮政服务历史,现在虽然有电子邮件、电话短讯及传真机等先进仪器,但并不代表这些科技能取代邮政服务。

“邮政服务是在1992年1月开始才私营化,然而在200多年的历史来看,其实真正的家庭及私人信件数量并不多,反而公司、组织及机构的信件却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这些公司及组织通常都是使用邮政服务发信给用户及住家,因此邮政服务的地位并不会受到威胁。”

他说明,一般上公共事业等公司票据、信用卡票据、Astro 票据等都必须使用信件,偶尔会使用挂号信及快递服务,一切视乎信件内容的重要性。

王志德也表示,直销行业在10年前开始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撅起,而这类的公司业务团体,都须要邮政服务寄递信件及广告。

因此,诗巫分局处理的信件数目每年都在增加,尤其是商业信件,比如信用卡、银行和保险等信件,唯私人信件则维持一般。




巫邮政信件每年剧增

从诗巫邮政局每年处理的信件数据来看,由2003年的400多万封信件,到去年的600多万封信件,足以证明信件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大幅度增加。

2003年∶4881645封
2004年∶5373572封
2005年∶5874611封
2006年∶6423142封

“如今社会的生意形式越来越多,因此邮寄方式的信件仍然成为重要的部分。此外,信件能当作证据,人们通常都以物为凭据,收到了信件才能当作证据,包括电话票据及信用卡票据等。”

王志德透露,诗巫邮政局每日递送将近3万封信,该局务范围目前共有27个区,最远的区域就是诗巫再也。

由于诗巫邮政局的邮差只有27名,这表示每名邮差几乎每天都得递送数以千计的信件,而每天在派信之前,邮差们还得进行其他过程相当复杂的工作。

原来,每当有信件抵达诗巫邮政局,就得经过两关的排序工作。




依据27个区域归类

“首先,得先分别将递送信件、外地信件及邮箱信件分类,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的排序工作。第二阶段的工作更为复杂,就是将须要递送的信件全部依据27个区域归类,通常就是根据门牌号来编排信件,邮差等一切准备就绪才开始外出递送信件。”

王志德继称,不论每个区域的住户是否与外界有信件来往,邮政局都会为他们事先编排号码。然而,这工作并不简单,因为除了新的住宅区之外,旧区域若有空地的也同样会有人建房子,而这些新、旧地区的发展都不可忽略。

他指出,排序工作占了邮差们至少3小时的时间,而一位邮差平均每日递送500封至1千封信件,同样须要这耗时至少3小时,因此邮差的工作也是非常辛劳。

他也表示,邮差的流动性非常大,而且目前该局的27名邮差当中,没有一个是华人。




挂号信件,邮差鸣笛3次

有没有发现,有时邮差会连续鸣笛3次?或许大家没有注意计算次数,但的确有邮差在某些住户鸣笛,原来这是通知收件人有挂号信送到,请他们出来签收。

“由于邮差须要递送的信件实在太多,因此无法特地耗费长时间等待收件人签收,这种时候都会留下一张备忘录以通知收件人亲自前往邮局索取信件。不过,许多人都忽略了备忘录上面的提示。”

据他表示,其实在备忘录上有注明请有关收件人翌日才到邮局领取信件,因为邮差通常是将挂号信带在身上,直到下午或傍晚完成工作才回邮局。可惜,许多人在收到备忘录时忽略了这些劝告,当天上午或中午就前往邮局,因此经常索取不到信件。




邮差须熟悉各区路线

为配合地方的发展及迎合民众的要求,诗巫邮政局也拟在未来扩大派信的服务范围。

该局的基本原则是在有住宅区的地方提供递送邮件服务,因此当诗巫的发展范围日益扩大,住宅区在各地林立,该局就不断在计划如何扩大派信范围。

王志德称,目前有些地区仍然未有官方成立的邮区,因此该局先行协助,可能一个星期到该地区递送信件一次。

“以今天的情形来说,其实邮差们的工作量都已经大大超出原本的范围,因此都非常操劳。”

在2006年10月1日开始,诗巫邮政局所服务的区域,由原本的24区增加至27区,而该局也在今年3月向总部申请增加5、6个新的区,同时要求总部派人前来调查及研究,以增加邮区及邮差数量。

届时,区与区之间的递送范围也可能重新做出最为恰当的调整。

“每隔2、3个月,邮差们都会被派往不同邮区服务,以熟悉每个邮区的环境。只有如此,当有邮差请假时,其他邮差才能代替其递送信件。只能希望邮差们个个健康,若一个病倒,其他邮差的工作量就会大幅度增加,而且就算要代班,也须要熟悉不同邮区才能应付这些情况。”




冀邮箱符标准

王志德希望,住户们能将信箱安置在邮差容易放置信件的地方,因为有些邮箱被安置太高或者离大门太远,导致邮差必须将电单车停下来,再走到邮箱所在处放置信件,这影响他们的工作进度。

“许多住家甚至没有放置信箱,邮差在无计可施之下,就只好将信件放置在地上。若邮件因下雨被淋湿,或者被风吹走,住户又怪罪邮差没有尽责。”

他指出,目前有95%的邮箱不合标准(通常都太小),因为有许多人本身不注重信件的安危,比如较大件诸如杂志之类的文件,若邮箱太小就无法妥善放置,有时就这样被顽童或其他人拿了,这是令人非常头疼的难题。

一个标准的邮箱,邮箱洞口阔1寸半、邮箱的长度最少17寸,阔度是10寸。

他也指出,目前该局设有1800个邮箱,而他们也10年前就要求增加,唯地方太小而一直无法如愿。目前,由王志德带领的邮件处理部正在物色较大的适当地方搬迁,而到时快递部门将重新搬回该局。




国内标准信件邮票30仙

许多人都不断在问∶为何如今寄信给国内的朋友,还须要购买50仙的邮票?其实,若信件符合标准,寄信单位仍然只须要使用30仙的邮票。

在标准信件与非标准信件的概念下,符合标准的邮件在国内仍然只须要30仙的邮票,然而若不符合标准,则须要50仙的邮票。许多人都奇怪,为何寄往国内他处的信件也须要购买50仙邮票,这就是原因。

只要符合以下数点,就算是标准信件。
(1) 重量在50克或以下;
(2) 信封大小方面,极小值是90毫米 x 140毫米,最大值是165毫米 x 250毫米;
(3) 厚度方面,极小值是0.25毫米,最大值是6毫米;
(4) 寄信件者必须使用白色且非光滑的信封,并且妥善封好;
(5) 由信封底下开始计算,必须保留15毫米的空白处;
(6) 在填写所在城市时,须要先填写邮编号码,而最低一行只可填写邮编号码及城市名称。




邮误原因多

询及信件递送到错误地址,王志德表示当中原因很多,当然有时候邮差忽略了,但有时却是寄件人的字体过于潦草所致。

“举例来说,数字方面有时3看似8,有时候6也看似8。因此,希望寄件人也能体谅邮差们与时间竞跑的辛劳,尽量配合将字体写得工整一些,至于邮政局方面也会尽量在排序工作期间避免疏忽。”

他同时指出,寄件人写错地址、收件人给错地址、收件人已搬家等,都可能造成邮误。至于导致信件不见的因素也有许多,例如被顽童取走了,也不无可能。

王志德希望民众若收到不属于自己的信件,能够尽早交回给邮政公司处理,邮政公司将会把该邮件送回给寄件单位。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鲜少有人会做到这一点,通常人收到了不属于自己的信件,就会搁置在一旁不加理会。

另外,有关民众投诉信件被拆之事,他承认确有类似的投诉,而该局在获得投诉便会展开调查。由于一封信件通常须要经过数个邮政局才送抵目的地,因此须要查出信件是在哪一个局被拆开。




朋友的故事
远方邮件扶持鼓励

这是一个发生在同学身上,与信件来往有关的真实故事,我觉得很不错,特地在此与读者们分享。

7年前,我的一位学院女同学(为尊重隐私,在此以A代称)与一位叫做长岛朋栽的日籍男孩,经网路聊天室认识且成了好友。虽然不曾见过面,但双方几乎每天习惯性地在聊天室内谈一些有的没的。

某日,长岛朋栽半开玩笑对A说“我们当恋人,你当我女朋友吧!”,A也很干脆的答应了。谁知,双方无心的玩笑,竟然产生了化学作用,两人情不自禁堕入爱河。

当时的A仍然是学院生,长岛朋栽就做出承诺,当A完成学业毕业的那天,他会从日本飞过来出席结业仪式。后来,A毕业了,长岛朋栽也履行诺言出现在其毕业典礼上。

当外形非常优秀的长岛朋栽出席A的毕业晚宴时,在一批女性师生之间引起骚动。

初次正式见面的两人,在此之前除了在聊天室内互诉情意,平时也通过信件来往,为的就是感受手中握住对方信件的真实感。

顺便一提,长岛朋栽是A的初恋。在长岛朋栽回国之前,他伤心的哭了,A不知所措,一再追问之下才知道男方已经有一位谈及婚嫁的美籍女友,目前身在美国。

在两者之间,他感到痛苦,他不知如何选择。知道了事情的真相,A伤心之余决定退出,尽量按捺自己悲恸的心情,从此将长岛朋栽当兄长般敬重。

长岛朋栽回去不久,两人仍然以信件来往,直到后来男方到美国去深造,也娶了美籍女友当妻子。

长岛朋栽原本在一间国际公司任职,但由于不顾公司的警告,执意前来对A履行许下的承诺,因此被革职处分,也因此才会前往美国深造并成家。

不过,由于文化上的差异,长岛朋栽对于美国人的开放性格无法认同,也无法忍受,因此与妻子的婚姻也只维持了短短2年。

在这2年时间内,A从来不曾间断写信给长岛朋栽,总是不断鼓励他并将生活点滴与他分享,希望自己的信件可以陪伴他度过快乐、伤心的时光。

就在离婚不久,长岛朋栽的美籍前妻越洋致电A,当A对着电话那一头以英语沟通,且自称是长岛朋栽刚离异的妻子,紧张的心情不难想象,心脏简直紧逼到喉咙,忐忑不安。

出乎意料之外,对方竟然是致电向A道谢,并告诉A自从长岛朋栽到了美国之后,或许是因为过分的文化冲击,导致他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失去了迷人的笑容,变得萎靡不振且沉默寡言。

“我一直认为爱可以战胜一切,但是我错了,我们的文化背景差异太大,他活得很痛苦。我曾经想尽办法,尽我所能只希望他重拾笑容,却失败了。我始终无法从他的脸上寻回曾经灿烂、迷人的笑容。。。他唯一会微笑的时刻,就是在收到你的信件且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反复阅读,只有在这种时候我才能见到他眼里久违的神采。我一直都知道,也很无奈,但是我想要告诉你,我很感激你这几年以来不曾间断写信给他。起码,你的信件可以让他暂时感到快乐。。。”

最后,那位美籍前妻用中文向A道了一声“谢谢你”。

以后的事,我也不必交待了,当然长岛朋栽与A始终没有在一起,他们之间仍然时有联系,因为目前长岛朋栽已经有了美满的家庭,而A也同样有一位深爱她,来自新加坡的男子。

事情经过了十几年,双方的另一半都知道对方的存在,而且相处得也非常融洽,偶尔也会远行互相拜访。




有感而发

其实,许多时候我们要献上祝福、或道歉、或激励、或恭贺某朋友时,都会买卡片并通过邮政服务寄递给对方。

道理不难理解,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潜意识去做的,我们会有一种想法,就是“诚意”。对方收到这些卡片,就会感受到我们的心意与诚意,就算是设计简单的卡片也,或是简单几行字的信件也罢,都能够让一些人乐上好半天。

我在其他国家也有不少的朋友,原本在刚开始时都是通过信件来往,后来因为开始觉得很耗时,所以改用了电子邮件。虽然频频联系,但是交流内容却越来越乏味,原因就是过于方便和频繁,因此电子邮件来往的内容也敷衍了不少。

在写信时,总会想将许多事情跟对方分享,那种收到信件的雀跃心情,还有那一份期待的感觉,皆是非常独特且无法形容的。

因为期望及等待,因此特别珍惜到手的信件,看完之后也存放得很好,偶尔还是会拿出来回味不同时刻及不同心情的感觉,也算人生一大乐事。

直到现在,每次经过邮政局时,那种感觉其实仍然挺亲切的。




后记

我个人认为,互联网与电子邮件的确让生活更多姿多彩,然而精神上的需求也不是单靠此就能得到满足的。

的确,每逢过年过节或者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许多人都选择用电子邮件或电子贺卡联络他人,但这通常是较为忙碌的一群人会采取的方式。

每个人生命当中都有意义较为不同的知己,所以无论多忙,在使用电子邮件或电子贺卡期间,绝大多数的人也会通过邮政服务传递自己的心意及祝福。

就算是公司、团体等组织,也需要邮政服务传递各种最新资讯给用户及新顾客,方能顺利增加业务,无论科技如何发达,都无法胜任这些邮政局的传统服务。

换句话说,邮政服务就如1984年的世界邮政日主题所强调,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被代替的!

(完)




2007年世界邮政日海报。

从最早的飞鸽传书,到今天的邮政服务,
信件一直是全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将27个区的列单贴在已分割划线的诗巫地图,
让民众与邮差本身更了解各区的服务范围。


通常包裹之类的物品,都会使用车辆载送。

邮差为民众递送信件,希望公众人士能够达到邮政局基本的要求,
双方互利互惠。


邮政局也提供邮箱出租,目前1800个邮箱皆有租户。

在国内,要使用这类花俏可爱的信封就得使用50仙的邮票了。

各种各样的信纸,设计别出心裁让寄件人与收件人更期待邮寄过程。

这一类的信封,同样须要使用50仙的邮票,
因为信封左下角仍然印有图案。


以纯白色的信封寄信,只须要使用30仙邮票。

这就是标准信封的规格。

收件人的地址,这就是最标准的写法。

27个区涵盖了非常广的范围,因此将各区做详细分类。

王志德希望住户们能将信箱安置在邮差容易放置信件的地方,
方便邮差工作。


邮政局的地位对公司、组织及机构来说是无法动摇的。

位于诗巫市区的邮政局。

2007年10月9日星期二

上主祝福滿滿,聖德肋撒堂跨80喜年;神父教友出錢出力,聖德肋撒堂輝煌創堂


剪报(联合日报)



诗巫新珠安圣德肋撒堂80岁了!

配合盛大的创堂80周年纪念,堂区特地设定了新主题“革新自己,融入教会;相亲相爱,跟随耶稣”,希望能改变教友们的属灵生活,让自己在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期间,不忘提升本身属灵生活的素质。

由1927年首间双层木板屋模式的圣堂开始,直到1960年的单层水泥建筑屋,再看着1997年竣工的堂皇圣堂,圣堂的成长史实可以用青少年、成年及壮年来形容。

身为第三座圣堂的发起人兼堂区主理,谭泽荣神父功不可没,盛大的庆典晚宴当晚,看着谭神父被众教友紧紧围着请安问候,才发现当初一个个出席由他所主持弥撒的孩童们,如今都已经长大成人,有者甚至升级当爷爷了。

对他们来说,这位将一生奉献给主的慈祥神父,就如自己的亲人一样可亲、可爱。




时代进步人情渐薄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逐渐淡化,许多时候人与人相互来往,彼此看似牢不可破的情谊,其实脆弱得很。

科技的发达的确将现代人带往更高层次的享受,然而,或许是生活素质的变化,现代人逐渐忘了自己的属灵生活,这种情形在许多宗教都已经有迹可寻,只要注意出席活动的人,就会发现其实每次参与的就只有同一群人罢了。




配合主题筹办活动

趁着圣德肋撒堂建堂80周年纪念,堂区配合新主题而筹办的各种项目,为的就是让更多教友参与堂区活动,不单只是出席主日弥撒,而忽略其他的重要活动。

在革新与反省自己之余,也不忘提升自己与身旁他人的情谊,如此一来教友们就或多或少皆有所付出,彼此共融而后将耶稣基督播种在彼此间的爱,传达给更多人。

其实,堂区的庆典活动在今年6月就已经开始。

继澳洲旅游之后,创堂纪念的开幕典礼就于6月中在圣德肋撒堂举行,及后每个月都有不同活动,包括宴请慈善社的长辈们、保龄球和羽毛球比赛、堂区迷你运动会、堂区儿童旅游、敬老会、感恩弥撒以及为庆典活动划上完美句点的庆典晚宴。




王保禄讲座吸引人

在系列庆典活动中,由王保禄神父配合新主题所主持的神修讲座,吸引了许多教友前往圣德肋撒堂聆听。

王保禄神父以许多实例,包括他本身的经历,在讲台前与一众教友们分享,而他生动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加上活泼式的讲解方式深获好评。

首先,各位看倌请先阅读一个故事∶

一位在小男孩一直都在自卑的环境中成长,他总是跟随着家中其他年长成员背后,就如同影子般存在着。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越来越自卑,甚至在遇到困难时就开始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可有可无,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也觉得身边的同学都不重视他,总觉得从朋友的眼神里所见的只有“有你也好,没有你就算”,非常冰冷。

这位年青人就开始筹划着该怎么在地铁站自杀,也开始计划着如何在宿舍割腕,在神知鬼不觉得情形下从此与世界说后会无期,还沾沾自喜自己所计划的自杀方式很好,绝对不会有人发现,一切都可以静悄悄进行。

听起来,这位年青人的性格别扭得可怕,又很任性。


微笑缓和紧张情绪

有一天,他在宿舍走廊与一位学长擦身而过,当时学长对他亲切的微笑,让他受宠若惊,内心也开始想∶原来我也不是最惹人讨厌的。之后,年青人就开始与人微笑,而他的微笑也对旁人起了缓和紧张情绪的作用。

在一次活动结束之后,一位女孩递过一张纸条,内容主要是感激年青人的微笑,让她紧张的心情纾缓了不少。

年青人非常开心,不过这还不足以培养他的自信,他仍然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直到他在麻风病院照顾一位病人之后,从此改变了一生。

知道自己必须到麻风病院服务,年青人自认倒楣,因为在当时的麻风病无药可救,但唯有硬着头皮上了。他负责的是带一位叔叔去教堂,那位叔叔即没手指,也没有小腿,更是一位盲人,因此才须要有人从旁协助。

年青人就帮他上、下床,推着轮椅上的叔叔去教堂。年青人对他的印象格外深刻,只因为从服务首日见面直到任务结束离开,他始终不曾听过叔叔有任何埋怨,甚至还不断赞美天主,让他可以讲话,可以继续与许多人分享故事。

年青人尤如当头棒喝,顿时觉悟,比较起来自己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从此,他彻头彻尾改变了自己。

相信到了这里,各位看倌也知道上述年青人的身份了吧?没错,他就是今次的主讲人,王保禄神父。


革新自己并非易事

许多人总是一天到晚都在做“我要改变”、“我不要再这样生活,我要塑造全新的自己”之类的宣言,然而要革新自己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为什么呢?毕竟,习性如影随形的陪自己渡过了许多漫长岁月,早已根深蒂固,并不是一时冲动或感动就能说服自己去改变。这种看法或许悲观了些,不过许多人,包括我自己,相信都不止一次宣言、再宣言、又宣言。。。

「要革新自己,首先得看看自己,不只是外表,必须看到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我们的个性有很多,当你告诉朋友你的真实个性时,他们的反应是“噢,我知道你都是这样啦”,还是“什么?原来你是这样的啊?”」

若朋友的反应是“意料中事”,就代表这个人不虚伪,以真实的自己面对人。但,若朋友回的是“意料之外”的惊讶表情,那个人就有必要学习突破内心的墙,得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谦虚聆听别人言谈

不过,据王神父所说,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听别人讲话,才会去了解并消化别人话中的含义。

「当别人称赞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感谢他的赞许,而不是一味地“没有啦。。。没有啦。。。”,这种行为不叫谦虚,而是虚伪。」

虽然在目前的社会,许多家长都以爱的教育来陪伴子女成长,但是仍然有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不断责打,还边打边问「为什么你不“听话”?」。

到底是孩子真的犯错,还是孩子做的事情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碍眼,所以才责打?


顾及面子衍生问题

谈及“面子”,王神父认为许多时候,人会生气的原因都是因为面子问题、骄傲、经不起不好意思、经不起丢脸。因为这些性格,才会衍生许多负面情绪,诸如敏感、猜忌,甚至整天到处说“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心情不好!”。

「为什么要钻牛角尖?不要认为自己没有朋友,若朋友们都在他乡工作,感觉上距离遥远,那么在维持联系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鼓起勇气在本地继续寻找新的圈子。我们东方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注重面子,才会在遇到问题时无法跨出一步,有时候就差这么一步,许多事情都可以改变。」

在东方,若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旁人就会觉得很怪,然而看心理医生在西方国家是再普通不过了,东方人由于怕丢脸,所以失恋、家庭问题等都不敢告诉其他人,其实这些事没什么好丢脸的,任何人都曾经面对这类问题,或接触过类似事件。

王神父表示,人类的爱若没有神的介入,就会越来越没力量。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因为人是以“我”为主,而天主的爱是大爱,即所有的人在主的眼里都是宝贝。

在3年时间里,王神父主持了20多场的婚礼,但其中两对夫妻已经面对离婚问题,这件事也让他感到些许挫折感,也非常遗憾这些夫妻当初的海誓山盟言犹在耳,怎么遇到问题就决定分了?


持久真爱必须无私

「没有爱,什么山盟海誓、你侬我侬都是假的,因为人的爱既脆弱又自私,所以才需要神爱的介入。想一想,每当失恋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怎么想的?是因为对方离开了让自己舍不得,甚至是因为自己以后会寂寞?配偶去世,我们到底是因为不能再照顾、服侍他或她而感到伤心,还是想到自己?许多人都会哭着说“我怎么办?孩子怎么办?”想深一点,始终都是以“我”为中心。」

王神父也指出,若以调查方式询问人的择偶条件,搜集到的答案绝大多数是“爱我的”或者“我爱的”,不过却很少会有人回答“可以互相保护的”,前者的爱由于仍然是以“我”为中心,就会存在许多自私的因素,因此在未来就会出现许多负面反应。

「不论一个人多会讲话、多么花言巧语、有智慧,然而若心中没爱,他就什么都不算,因为一切都是表面上的,这个人只会不断为自己铺好路,从不会真的为对方着想。」

王神父在提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说了2则真实的故事。

话说某天他接到了一位女士的电话,女士告诉王神父有关她要与丈夫离婚的事,更道出了丈夫平时非常疼她、讨她开心,因此她从来不认为丈夫会做出越轨的事。谁知道,她却见到丈夫亲密的与一位女性在一起,身边还有一位6岁多的孩子。。。

这位出现在丈夫身边,亲密黏在一起的女性,竟然就是自己的妹妹,多可怕、多残酷无情的事实!


过于自爱伤害他人

另外一则故事,就是一对男女在分手之后,女方仍然每天早晚都传短讯给男方道安,尽管男方没有任何回应,她的短讯从未间断。

后来,男方传回复她了,请她不要再浪费钱,但女方仍然继续着,直到某日她再度收到男方的短讯,内容是这样的∶请不要再浪费钱传短讯了,因为我会很不安。

「注意了,“不要再浪费钱”听起来是很为女方着想,但是后面那句“我会很不安”才是男方的本意,又是一种自私的表现。或许男方并未察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过于注重自己。其实,不只那位男性,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犯下同样的错。」

王神父表示,越谦虚的人就越能够包容别人犯的错,因为他会去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及成长环境,如此就会更了解导致对方性格的主因,自然更能有包容心。




诗巫新珠安圣德肋撒堂创堂史


第一座双层木板建筑物 - 圣堂 + 小学

第一间双层楼的木板圣堂是在1927年建竣,由于多数兴化同乡由中国移居来诗巫谋生时,就在诗巫新珠安一带集居垦殖,因此那一带在早期就称“兴化芭”,而圣堂也因此简称为“兴化芭天主堂”。

在建立第一间圣堂之前,前往当地的谋生的兴化同乡不断增加,因此兴起了一个念头,就是寻找一位同籍的乡贤来兼任传道与教师,希望能一举两得的为同乡子弟谋福利。

不久之后,从福建仙游县来了3位知识份子,分别是杨柳青、何文清以及吴金春,而众人的愿望也因为这3位乡贤的到来而得以实现。


3教师被人诬告

3位知识份子也就因此进入天主教当传道员及教师,可惜在这时刻,有一批人士算计并破坏他们,更向上司诬告说该3名人士是不良份子。

此事传导省首府,3位乡贤被英政府长官下令遣出境。由于事关重大,诸乡贤不知应如何是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幸好,同乡之中有一班长者得知发生此事之后,就即可召集大家开紧急会议,共商对策。

会议之后,议决推选数位乡老,包括杨柳青、何文清与吴金春等人去见韩文生神父,共同到首长前将事情的经过及前因后果详述。

到了此时,首府长官才觉悟明白原来杨、吴、何这3位先生是忠心耿耿的有功人士。3人躲过被驱出境的命运之后,从此心中深受感动,感激韩神父这位大恩人。

事隔不久,韩神父就召叫他们正式进教,跟随着他重新继续建堂计划。在当时,建堂计划以韩文生神父全权为首,带领着一班自动出来砍伐木料的长屋伊班教友,自己设计自己建。

双方的密切合作,终于在1927年成功的建立了一座可容纳将近200人的双层楼木板屋,底楼是学校(即目前的华兴小学),而上层就是教堂。

韩神父就当了教堂的主理神父,而杨柳青当传道员,天主教圣堂就由这一刻正式于新珠安创立。


1960年重建教堂

光阴似箭,木板屋的教堂在不知不觉间已建立了33年(1927年至1960年)。

一间木料的建筑屋使用了这么多年,在结构上自然大有损坏,再加上日本期间与联军对抗而遭受子弹扫射,导致教堂处处有洞孔。

每逢下雨天,教堂内外到处都在漏水,倘若遇到弥撒期间下雨,教友们为了避雨纷纷挤来挤去而搞到个个似落汤鸡一样。

教友们除了在雨天弥撒成了落汤鸡,也因为木板圣堂过于陈旧而缺乏安全上的保障。就拿庆祝节日来说,教友们聚满载圣堂内就显得上重下轻,微微摇动就如水上的船,走路时也可听到木板处处有声响。

虽然在安全上完全无保障,但若要重修上、下层,又得花费一笔相当大的款项,因此教友们在无计可施之下,只好继续使用。


车德馨神父来巫传教

其实在1960年之前,天主就已经就圣堂一事,为教友们做好妥善安排了。

就在1955年初,由香港调任来了一位极具才干的车德馨神父在诗巫传教,就当他第一次进到新珠安圣德肋堂的时候,就发现教堂须要维修。

当时,教友在弥撒时都提心吊胆而无法专心,在这种情形下车神父就在心里拟定了计划,要将教堂重修或重建,他知道也只有这样才是解决的颁发。

到了1959年,车神父在几经考虑之下,决定在同一地点建一座钢骨水泥的教堂,在以他为首发起的指引下,终于成功推选数位堂区的长老教友并产生了一个建堂筹委会。

筹委会的成员包括李木春、李国均、萧春好、林牡丹、余玉堂、黄喜熹,以及陈春辉。这些人现在均已仙逝,然而他们在堂区的功绩将不断流传下去。

筹委会一成立,众人就负起重建教堂的重大责任、任劳任怨,在堂区教友与社会贤达,还有商家慷慨解囊及大力支持下,终于筹足约马币4万多令吉的建筑费,由包宜秀承包商负责建堂。

1960年,一座可容纳大约500位教友的钢骨水泥圣德肋撒堂终于竣工,并由车德馨神父本身当主理,黄喜熹则当了传道员,教务蒸蒸日上,深获老少教友赞扬不绝。


1955年设第一团圣母军

车神父还有另外一项让诗巫教友,尤其是新珠安教友世世代代忘不了的功绩,就是他于1955年6月2日在新珠安成立了第一团圣母军。

由车神父的事迹不难看出,他对传教事业非常有心得及有系统,先成立圣母军后建教堂,即是教会的使命也是义务的推动力,教会也因为有了他才有今日的发展。

如今,车神父虽然已调任外国,但他任职期间已完成了他的心愿,其贡献仍然留在新珠安圣德肋撒堂,也是教会史上不可缺的一页。



1997年建新圣德肋撒堂

1960年至1997年,转眼又过了37年的光景。随着政治上的演变,砂拉越已加入马来西亚,地方上的发展也因国泰民安而显得格外迅速,人口自然逐年增加。

重建后的圣堂因为教友人数的增加而经常爆满,甚至连神父的停车亭也站满了人,这种情形在教会有大日子时就更为严重,也更难堪了,然而大家只有得过且过的渡过时光。

终于,部分教友忍不住道出苦衷,也建议将圣堂扩建。看着当时的情形,这项建议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要去进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语说万事起头难,一直到了1985年,此事才有着落。


1985年谭泽荣神父到任

随着车神父离职后,在1985年又来了一位年轻有为、性情温柔且待人可亲的谭泽荣神父,他就像车德馨神父唯一的继承人。

人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然而谭神父却不一样,他是“前人栽树,后人勤力灌溉”,由车神父所创立的圣母军从此必须由谭神父牧导,他不但负起这重大任务,而且还得兼顾到教会的发展。

谭神父不遗余力地于1985年发起筹建新圣堂的大计划,推动堂区议员,在经过多次的会议及详细的考虑之后,决定找块地皮来建新圣堂,唯有这样才是上策,而教友们则认为,1985年建新圣堂的计划,果然有主的安排。


购地募捐建堂

怎么说呢?就在当时,堂区有位热心教友在布律克路有块一依甲七十分的地,他以特价马币17万令吉卖给堂区建新圣堂。

谭神父同意并决定买下该地皮,并成立了以罗明康议员为主席的募捐委员会,并亲自当顾问。在他的领导下,第一阶段募捐买地经费终于展开。

经过了5年的分期付款,万众一心,结果不负所望成功将地皮购买下来。

就这样,新圣堂建筑委员会也在1994年正式成立: -

顾问:谭泽荣神父
主席:李宜隆
副主席:林道盛、罗明康
秘书:萧仁忠
财政:刘其发
委员:陈盟忠、陈忠平、林清富、林清华、吴儒强、何开平、何庆其、陈爱娥、温
金英、李福兴、邱宗坤、黄丽云、何爱娇、余建福。

建筑委员会成立之后,大家共同策划进行,当时的绘测图样、打地基、投标及建筑工程皆由林道盛议员负责。

在1995年尾,郑秀琛父子有限公司以238万最低价得标,新圣堂在1996年正式动工,由林道盛议员负责监督、林清华议员协助督工。

在靠主为依归下一切工程都进行顺利,19个月后一座可容纳2000教友且富丽堂皇,主的圣殿-圣德肋撒新圣堂终于耸立于布律克道旁,为新珠安区天主教的发展写下了新的里程碑。




堂区主理谭泽荣神父∶
冀更多教友响应圣召

「主耶稣在大博尔山现圣容时,伯多禄对耶稣说:“我们在这里正好,让我们设3个帐幕,一个为您,一个为梅瑟,一个为厄里亚。”今年我们庆祝圣德肋撒堂开堂80周年的标志也出现了3个帐幕,不过都是为耶稣。」

谭神父表示,第一座圣堂是韩文生神父所建的两层楼木板屋,楼上是小圣堂,楼下是学校,后来因年久破旧。车德馨神父和一些教友于1960年在旁另建钢骨水泥的新圣堂,一直沿用至1997,教堂已不敷应用,因此再觅地建现今圣堂。

据悉,当时建堂基金由零开始,藉各位热心教友及人士努力合作、捐助,以及天主的祝福,建竣了这座宏伟的教堂。

「行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主行了大奇迹,新圣堂落成,并无欠债,而本堂区也培育了2位神父,即李福财神父及李福晋神父,目前尚有3位修生在古晋圣伯铎修院进修。期望教友们继续热心事奉主,努力合作,为堂区服务。」

谭神父的心愿就是圣德肋撒堂待过20年后庆祝100年周年,到时圣堂每台弥撒爆满,同时也能孕育更多神职人员。




堂区议会主席萧仁忠∶
信仰生活须更坚定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我们生活的脚步也越来越快,世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们对于属实生活的寻求却是相反的。」

萧仁忠希望借着新珠安圣德肋撒堂创堂80周年这个意义慎重的庆点,能带动堂区内所有的兄弟姐妹,重新认识及定位本身的信仰目标,并希望借着各项活动能凝聚大家的力量,团结一致并同心合力的为堂区、教会,更为主耶稣的福传工作而努力。

「未来的局势,未来的变迁都是我们无法预则立的,然而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必须时时以祈祷及友爱的基督精神,跟随着社会的发展脚步去开拓和更美好、更坚强的信仰生活,使我们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时刻都能体验到主的临在,主的平安与喜乐。」

(完)




1927年竣工的第一座诗巫新珠安圣德肋撒堂(底层教室,上层教堂)。

包主教于1950年7月1日莅临新珠安圣德肋撒堂与教友拍全体照。

韩文生神父。

第一座圣德肋撒堂的传道,杨柳青。

第二座诗巫新珠安圣德肋撒堂落成开幕典礼(1961年1月8日)。

目前第二座圣堂充作堂区一些活动的场所。

第二座圣堂外的圣德肋撒圣像,仍不时有教友献花。

车德馨神父。

第二座圣德肋撒堂的传道,黄喜熹。

1997年竣工的第三座诗巫新珠安圣德肋堂。

与第二座圣堂一样,第三座圣堂也设了圣德肋撒圣像。

聖德肋撒堂主理神父-谭泽荣神父。

由圣德肋撒堂区培育出的李福进神父。

由圣德肋撒堂区培育出的李福财神父。

目前在古晋圣伯铎修院进修的(左起)大卫、西满及菲利普与
砂圣芳济哥修女会会长张美贞修女合影。


创堂80周年纪念开幕仪式后合影。

主持开幕仪式的苏孝洲主教敲打钟声80下,旁为谭泽荣神父。


敬老晚宴活动。

王保禄神父的表情与肢体动作相当丰富。

没见过如此逗趣的耶稣相吧?

由苏孝洲主教与14位诗巫堂区神父共祭的感恩弥撒。

出席感恩弥撒教友一瞥。

据王保禄神父所说,耶稣当我们是宝贝。

感恩弥撒当晚,圣像点缀的份外漂亮。

庆典晚宴上的切蛋糕仪式。

创堂80周年纪念的新主题为
「革新自己,融入教会;相亲相爱,跟随耶稣」


通常教会内的圣人祷文皆有该圣人的画像,圣德肋撒也不例外。

圣德肋撒堂开堂80周年的标志也如圣经记载内出现了3个帐幕,
不过都是为耶稣。


圣德肋撒(又称小德兰)总是将自己当作耶稣的小孩,不论
其他姐妹们任何不公平的对待,她都不以为意,一心想事奉耶稣基督。


聖德肋撒堂堂区议会主席萧仁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