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

“饮食”开枝散叶录(完结篇):“叻沙九”槟城叻沙,六十年来幸福的小吃


剪报(联合日报副刊)



我品尝过不少的叻沙,却从未尝过发髻形的濑粉(叻沙粉条),还有香脆虾饼为配料的叻沙。

没错,这种叻沙,除了槟城爪夷之外,其他地方怕是吃不到了,因为这号称“叻沙九”的叻沙,至今已有约60年的历史,长久以来不知道征服了多少“叻沙族”的心。

虽然爱叻沙,我始终怕辣,每次品尝也都是带着挑战的心情。

然而,“叻沙九”那酸中带甜的味道却令人回味无穷,终于了解这简单食物的魅力,能够远近驰名超过半个世纪,自然有其独特之处。




************* ************* *************

见到“叻沙九”的第三代传人-朱宝源-后,才知道“叻沙九”其实是他的父亲,也就是第二代的东主。

至于60年来不断令人大呼过瘾的叻沙,其创始人是朱宝源的婆婆。

这名娘惹女性在当时的作业方式,就是挑着担子在路边开档。只是,她大概想不到,逾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自己的衣钵不仅为后代所继传,这娘惹风味的食物还被发扬光大。

话虽如此,既然人总是将“叻沙九”挂在嘴边,这门生意在朱宝源的父亲(人称“叻沙九”)经营时就已经创下了当地饮食业的神话,业绩到了他这一代仍继续一路飙升。

我有幸见到爪夷福德祠大伯公庙旁的“叻沙九”档口,想起曾听过“来到爪夷不到‘叻沙九’吃碗叻沙,有点入宝山而空手回的遗憾”的说法,看来其名声早已不胫而走。

“叻沙九”的档口被形容为10多年的盛况是座无虚设,每次光顾都得排队侯座。

终于,“源丽叻沙苫绿专卖店”分店在1998年开张,才解决了座位供不应求的问题。

和朱宝源的太太王莉琍交谈之后,才知道“源丽”二字是合夫妻二人的名字而成,非常有意思。




************* ************* *************

“在其他小贩还在用便利装的濑粉(叻沙粉条)时,我们已经用手工制作发髻形濑粉,这种濑粉原料是白米,如扣微韧润滑,辛酸的叻沙汤底抢不掉它的米香,两者的搭配却又协和。”

朱宝源在谈话期间也指出,越是简单的食物,但材料和配料越是不能马虎,否则顾客马上就会找到问题,诸多挑剔。

“基本上,我们会用‘甘望鱼’、‘刁景’和‘大目’这3种鱼类熬汤底,这样就不会面对鱼类货源短缺的问题。另外,熬汤底所用的‘阿三膏’也非常重要,以前婆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亲自到槟城买这种材料。”

由于酸中带甜,与较甜且较酸的槟城叻沙不同,因此不止女孩子喜欢吃他们的叻沙,连小伙子也爱上这种酸甜小吃。

住在伯公庙附近的一群年轻人,一星期最少光顾3次。




************* ************* *************

说真的,我认为他们的叻沙有个非常特别的卖点,就是适合所有年龄层,包括老人和小孩在内。

一般小孩因为叻沙太辣不能吃,上了年纪的因为太酸不能吃,这里的叻沙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如今,他的儿子也对此非常有兴趣,当然有继承这门家族生意的打算,为了将生意发扬光大,连升学时所报读的课程都与饮食有关。

“叻沙九”的叻沙,在爪夷已并非单单一道小吃如此简单,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一道简单的温馨小吃早已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或许,朱宝源的婆婆是个非常喜欢烹饪和尊重料理的娘惹女性,否则也无法研制出这道60年来令无数人感到幸福的小吃。

就算他们当中有许多已升级当父母或者祖辈,却依然喜欢重温那碗中的美味,向下一代分享“叻沙九” 的叻沙是如何陪伴他们走过几十年的岁月。

想一想,那一幕肯定十分温馨、和谐。

(本文完)


位于大伯公庙旁的早期档口,
这景象至今还是令许多长辈回味。


生意发展到第三代,早期的档口也已经扩大,
可以容纳更多客人。


朱宝源和王莉琍夫妻同心,将叻沙生意越做越大。

令人大呼过瘾,
“叻沙九”的叻沙从未停止征服来自各地的客人。


在其他小贩还在用便利装的濑粉(叻沙粉条)时,
“叻沙九”已经用手工制作发髻形濑粉。


朱宝源的婆婆是娘惹女性,
这发髻形濑粉就是由她所研制,也是特色之一。


朱宝源夫妇每早就开始忙碌准备材料,
直到下午才营业。单看一部分的濑粉,
他们的业绩可想而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