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1日星期三

“年”的新春傳說,大小獅頭廣受歡迎


剪报(联合日报)



華人新春佳節時期,敲鑼打鼓舞龍舞獅總是最重要的應景活動,尤其是佔空間不大的舞獅活動更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圍觀,將鬧哄哄的氣氛催到頂點!

基於本身的記者行業,每年有舞獅向商家賀年時,都被安排前往拍照写新聞。

看見成群結隊的人興高采烈地觀賞著表演,獅隊向一間店賀歲之後就浩浩蕩蕩前往下個目的地、鄰近住家的孩童們樂此不疲地騎著腳踏車,恍若忠實粉絲地尾隨在後,是“見證”每場的演出。

至於我,只要捕捉到較好的角度,就會打道回府,畢竟還得處理新聞及出席其他團拜賀年場面。

只不過,若拍不到好照片,達不到自己要求,或許就得跟著獅隊跑一跑了,不過基本上若對自己的照片沒甚麼要求,只是隨手拍拍就可交差了。

其實,我本身挺喜歡在舞獅表演期間湊熱鬧的,舞獅的各種高難度動作確實令人不斷拍手叫好。

這固然是吸引圍觀者的原因,不過我本人反而較注意獅頭的造型,尤其是眨個不停的“濃眉大獅眼”更讓我百看不厭。

雖然對舞獅、獅頭的起源等並不清楚,不過倒是出席了不少在大伯公廟及各神廟舉行的“醒獅點睛儀式”、“瑞獅點睛儀式”等場合,內心始終認為獅頭同樣不容隨意侵犯,有時還會出現“到底獅頭與麒麟頭之間該怎麼分﹖這真的是獅子﹖還是麒麟﹖”的想法。

據我所知的,舞獅有南獅、北獅之分,後來在搜查有關舞獅的資料時,發現竟然還有一種獅,稱做“劍獅”,而且造型有許多,似乎不同造型有不同的功能。

及後,又搜查到老獅、幼獅,甚至還有獅子被喚作“劉備”、“關羽” 和“張飛”,不禁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及民間傳統藝術更為震撼,心裡懊惱著怎麼不早些得到這些資料,趁著新春佳節來個較為完整的“舞獅及獅頭系列報導”,肯定有閱讀價值!


基本上,大家了解舞獅是盛起於唐代以後的傳統民間舞蹈之一,而舞獅在明代之後,在太原地區的表演已極為普遍。

至於現代民眾對於舞獅意義的了解,所知的大概也非常有限,頂多認為舞獅是新店開張、盛大場面,還有春節期間的重要節目,呈獻的是吉祥如意,僅此而已。

的確,舞獅可說是完美地體現了人們崇尚武術(沒有好的武功底子,包你跌得呼爹喊娘、叫苦連天)及祈求祥瑞的文化心理。

另外,舞獅在威武中不失祥瑞,再加上民眾紛紛寄以厚望,期望舞獅可以消除災害,為自己迎來好運,相信這也是導致舞獅活動成為燦爛多姿的藝術遺產。

記得自己小時候,除了害怕大紅燈籠之外,還非常害怕舞獅表演。

當時住在店屋上,樓下經營自家生意,每逢過年也聘請舞獅前來舞弄一番,增添不少熱鬧氣氛。

然而,對當時還小的我來說,卻是惡夢連連,或許為其凶猛的形象所驚嚇,總是哭鬧個不停。

長大了,懂得四處問人舞獅的原因,不多不少也聽到了各式各樣的傳說,幾乎都於“年獸”脫不了干系,之後也聽到一些說法,是於東漢章帝的漢朝期間,大月氏國進貢獅子並要求漢朝代為馴服,若成功馴服則大月氏國每年將繼續進貢獅子的故事。

對於有關大月氏國進貢獅子並要求漢朝將之馴服的故事, 我是在最近才聽到的。

在這之前,我都是聽到與春節和年獸有關的傳說,相信許多人都對此相當熟悉了。

畢竟,現今社會中許多社團及公會組織也在新春前後舉行團拜,並在團拜活動中穿插了“講故事”的環節,因此關於華族新春佳節的各種傳說尚且得以代代相傳。


在過去,每逢喜慶及值得歡慶的日子時,都能欣賞到引頸長盼的舞獅活動,一些孩童競相靠近,一些則躲得遠遠的,一些甚至會哭得哇哇叫。

看著這些孩童的各種反應,有時候感覺挺滑稽的,不過對於看到舞獅就不斷哭鬧的孩童,未知是否父母在管教時錯用詞語,無意間在小孩心裡留下了陰影?

曾經看見小孩做錯了事,現場剛好有舞獅,父母說了一句“再哭的話,這些妖怪會咬你噢”,結果孩童更是一鬧不可收拾,可能就是被舞獅中張牙舞爪的動作嚇著。

在孩童眼里,眼前的醒獅、瑞獅都是“龐然大物”,誰也不能保證一個撲面而來的動作,不會將孩童嚇得六神無主吧!?

不過,話說回來,會向上述那樣管教子女的父母也並不多見,這是值得慶幸的。

回想起來,不論在中國還是海外的華族子嗣,每逢新春佳節都免不了在鑼鼓喧天、舞獅舞龍的喜氣洋洋氛圍下度過吧?

就拿我的家鄉來說,還是有許多獅隊在春節期間大展拳腳,在華社留下美好的新春回憶。

面對華社一年一度的春節,本地土著也有不容小覷的消費力。

他們除了被華族傳統的各種掛飾品吸引之外,許多鄉區的土著及友族因為長期與華族相處,彼此間早就不斷進行文化交融,在相互接納及尊重的情況下,屬於當地特有的文化就順應產生,也造成了不同地區的華族文化更顯特別。

獅頭在近年來,成為春節期間送給兒童的最佳選擇之一。

老實說,我本身並不知道獅頭是何時開始興起的,在數年前就在市面上看到許多小型的獅頭商品,當時也猜測過應該是供孩童作舞獅用途,也想過這種由小時候開始培養興趣的做法,確實可以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瑞獅隊。

直到今天,看見小孩似模似樣地舞弄獅頭時,更深深感受到舞獅作為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歷時越久,價值也就越高,加上美麗的傳說來襯托,更是讓這些傳統成為見證歷史的要素。

就拿舞獅來說,在年獸的傳說中,百姓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的功效,也有吉祥之兆,因此每逢春節邊敲鑼打鼓、挨家挨戶地舞獅拜年,以消災除害、預報吉祥。

儘管數千年來受到時代巨輪的衝擊,這些民族色彩到了今天仍舊絢爛無比,早就在炎黃子孫的天地之間紮根。


說回這獅頭商品,類型真是琳琅滿目,設計也相當別出心裁。

從置放在車內並隨著車子行使晃動時不停上下左右搖擺的設計、吊掛性質的、供擺設且佔面積不大的造型等,應有盡有,價格還算公道,可依據本身的經濟能力去選購,反正選擇夠多。

較大型的獅頭可供孩童隨心所欲地“舞獅”,就算是心血來潮隨意購買一、兩頭也無妨。

獅頭是相當特殊的應節飾品,既然本身帶有消除厄運及為主人家帶來祥瑞,倒也成功地在本地掀起一股購買熱潮,廣受歡迎的程度不在話下,初期總是經常在春節之前就被人搶購而空。

不過,最近這兩年,在春節之前到市區採訪時,偶爾還會看到一些擺著賣的獅頭現貨,也許是買家們年年春節後都之收好,來年再使用吧!

就好像大紅燈籠一般,如今經濟不景氣,許多人一用就是兩、三年,有者隔了更久才購買一次。


除了獅頭之外,近年上市的“舞獅玩具”也非常引人矚目,尤其是舞獅者與持扇逗獅的大頭娃娃皆有豐富的面部表情,惹人發笑。

還記得首次見到這款電子商品時,確實令我感到非常驚訝,老闆娘衝著我手中相機的面子,決定拆了一盒,現場讓我隨意拍照。

在裝上電池之後,竟然令舞獅情景重現眼前,而且不斷邊搖擺邊發出恭喜發財之類吉祥話的語音,非常得意、逗趣、可愛!

後來,我在同一間店內閑晃時,發現老闆娘座位上方吊掛著一隻“小紅瑞獅”,原以為是面紙紙盒的“外套”,完全忽略了連接它的數條細線,還自以為是地向老闆娘表達自己對“小紅瑞獅面紙盒外套”的欣賞。

老闆娘啞然失笑,並加以“巧妙”的說明(也許是為了照顧客人的面子),我才知道“小紅”另有乾坤,是最新推出的新年應節品,是讓人操縱的!

“小紅瑞獅” 猶如扯線木偶般,依據“傀儡師”的操縱功力,做出行走、磕頭、拜年等動作,可愛之余還可當做別開生面的迎賓方式呢!

當時,我真的感到雀躍萬分、異常驚喜,現在想一想,應該就是自己反應太大了,不過自己的一番反應竟然協助老闆娘在瞬間就賣出許多套商品,後來還獲得紀念品呢!


(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