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8日星期二

和散那圣经学院亲子关系辅导课程-了解你的教养类型(下)∶紧密亲子感情,调整教养类型


剪报(联合日报)



父母在教养上会有可能出现问题吗?

有哪一个父母敢拍胸脯,认定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完美无缺的?

所谓教育方式,到底是取自本身原生家庭,还是自己精心配合现代社会子女而准备的独特方式?

当然,父母也是人,同样会犯错,而且是在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屡屡犯错及忽略,日积月累之下终于导致在教养子女工程上遇到难题,甚至亲子关系面临严峻的考验。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自己在早期的生活也离不开这些情感元素,重点在于我们是否懂得什么方式可以在顾及子女的情绪之下,更加有效地管教子女。

为何活了一大把年纪,还会有许多美好或痛苦的回忆?就因为个人的经验及体验会深刻地留在大脑里。

身为过来人的父母,是否愿意让孩子拥有美好的回忆,还是给予他们痛苦的回忆呢?

就拿传统的教育方式来说,其实已经不适合用在现代社会的家庭,陪伴现代孩子成长与早期孩子成长的环境截然不同,因此教育方式同样需要做出调整。

在这里,饶美丽辅导员强调的其实是∶父母需要知道从原生家庭而来的种种方式,什么应该割舍,什么可以保留。




建立正确人生观

大人与小孩或年轻人沟通时,动不动就喜欢说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这句话,但现在的孩子们不像早期般唯唯诺诺或低下头接受教训,他们不服之余也会选择用“我比较聪明”来顶回大人。

实施上的确如此,因此孩子学许多东西都很快,而且学坏也特别快,连叛逆期都提早了。

正因如此,为人父母者更不能让脚步慢下来,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是一味将孩子们抱在手里,也不是一直骂,而是协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有多少家长认为孩子在功课方面尽力就够?你看中孩子的什么?功课?品格?行为?你希望孩子耳朵听什么?眼睛看什么?”

在子女长大的过程中,免不了需要父母的教养及学校授予知识。

两者相较之下,父母仍然占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子女像海棉般可以吸收一切善恶的时期,几乎都是与父母共同度过,因此父母得清楚自己采纳的什么教养类型,然后做出适当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们在教养的信念与行动之间有大出入的情形可说是屡见不鲜,在信念上认为自己是属于某种教养类型,但在行动时却往往采纳相对的方式。

一些家长或许认为自己在管教子女时非常严厉,但实则上他们是属于较放纵子女的类型。

但,认为自己可以和子女当朋友的家长们,却往往在行动方面以权威将子女压得透不过气,这些都会导致亲子关系出现裂痕。

饶美丽辅导员在首堂课,首先就是让家长们知道,教育孩子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权威型、放任型及民主型。

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大概也了解各种教养类型的分别,而家长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教养类型。

在这个环节,每位家长都获得一份很生活化的题目问答卷,并且老实地针对不同问答做出最适合的选项,以这种方式来让父母们了解本身的教养信念与行动。

对于家中有多名子女的家长,则以最难管教的孩子作为回答考虑对象。




权威型-要求高赏少罚多

对权威型的父母来说,最大责任就是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子不打,不成器”仍然是最适当的教条,而亲子关系就像一场战争,如果父母胜利,将带来双赢的结果。

反之,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的管教方式?或许大多数父母都是使用这种方式,或者自己小时候也是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

传统的父母的管教都比较属于权威型,且不听孩子意见,他们认为孩子做对事情是应该的,但是做错了就得受罚,因此奖励也特别少。

由于只想管教好自己的孩子,难免会比较独裁主义。

除了对子女的要求高之外,据现场家长们发表的意见,这类父母指望子女们给予绝对服从,说一不二。

说话容易用手“指”着孩子的权威型父母,一直抱着“我是父母,你要听”的想法,在子女面前的样子也特别的“酷”(严肃),甚至态度也比较强硬,因此对孩子来说即凶又难亲近,有隔膜。


灌输对错概念

或许人会觉得权威型的父母较为“不近人情”,但其实他们在灌输子女对与错的概念方面就有较强的能力,因为这类父母会非常清楚地将对与错都交待给孩子,也会纠正,甚至责骂犯错的孩子,因此比较有效率。

由於太过权威,并没想到需要了解孩子的感受,一味“我的感受才重要”的想法,因此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在孩子年幼时尚可见效(因为孩子都很小,孩很依赖父母),但孩子们慢慢长大之际,就会开始有许多心思,也会变得叛逆。

“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妈妈就是没得商量!爸爸就是没得商量!”,这些话在孩子叛逆期容易脱口而出,因而会导致亲子关系僵。


在家出外双重表现

由于在权威型父母的面前,一直都将不满及疑惑藏在心底,日子久了难免性格乖张。

最为常见的惯例,就是在父母面前维持一贯的乖孩子形像,在外面却彻头彻尾地当个“鬼见愁”且极度不受欢迎的人物。

无奈的是,这些孩子在外闹事之后,往往家长接到通知时总是不予置信,还一味强调“孩子绝对不会这么做”,的确悲哀。

饶美丽辅导员指出,若权威型的父母在管教子女时能够适当地表现自己对子女的关心及爱护,就能让孩子知道父母亲爱他们,严厉管教所包涵的心意,其实只是希望他们分辨对与错而已。

“其实,对孩子来说,真的是需要从小开始管教,因为孩子们不懂得分辨对错,但是若父母在管教的同时能够给予爱及关心,孩子们会感觉到的。。。否则,孩子们想亲近父母,但是又因为害怕而不敢这么做,尽管敬畏父母,彼此却有距离。”




放任型-尽量满足孩子

放任型的教养方式是三大教养类型中最为双薪父母接纳的方式,由于对孩子有内疚感,因此并不主张管教孩子,反而不断地满足孩子,只希望孩子们不会因为与自己相处的时间不够多,而导致亲子不再亲近。

外表温柔,完全让孩子自由发挥的放任型父母,只晓得自己必需满足孩子,若孩子开心则他们也开心,尽管实际上他们并不开心。

为了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宁愿做出让步,也不会坚持己见。

举例来说,孩子们想到朋友家过夜,权威型的父母会直截了当的一口回绝,但是放任型的父母就会将期待压着,告诉孩子“你去吧,可是得当心点,本来我不想你去的”诸类的答复,从答复就看出这类型父母的想法就“真的爱孩子,就应该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插手”。

除了管教方式比较“软”之外,这类父母也常用物质来奖赏孩子,包容孩子的一切且容易让步、宠爱孩子。

但,他们并不晓得,其实有时候孩子并不要这一切。

无疑的,对孩子的包容及完全的接纳是放任型父母的优点,但若他们能够在孩子面前适当地表达自己身为父母的期望,那就更为天衣无缝。


情绪控制能力低

父母对孩子需要有所期待,否则管教方式比较软、随意,因为宠爱孩子而不断做出让步,只会导致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非常低。

一般上,放任型的父母相信,若让孩子完全自由,他们将从自己行为的后果中学习到什么是适当的行为。

可惜,一些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孩子们未必能有第二次机会,尤其是因自由过头而犯下无法弥补的错。

在家里习惯了呼风唤雨生活方式的孩子,连父母都得把一切好的都给他或她。

但,这些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待遇异于家中,就会开始觉得为何大家都不重视自己,会非常容易与人起冲突,偏低的情绪控制能力也导致较差的人际关系。


多给青少孩子意见

“放任型教养方式的亲子关系好吗?好,当然好,孩子要什么都能被满足,自然一切都好!但是,这种关系也只能维持到青少年时期,因为处于这时期的孩子们经常有迷惘,他们会希望父母提供认真的意见,因此都会选择先询问父母的意见,可惜父母并无法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饶美丽辅导员补充,由于放任型父母完全接纳孩子,也会将自己的期望压下去。

久而久之,孩子有迷惘且需要父母的意见时,父母却无法分析,因为根本无法琢磨孩子的心思。

当父母无法提供意见时,孩子们自然开始出去问朋友、问电脑。

“就拿出国读书来说,父母无法为孩子分析有关的种种问题,因为捉摸不到孩子的心思,不但无法给予孩子意见,还一味听着孩子的意见,但在这种时候,孩子需要的或许只是父母简单的一句‘去’或‘不去’而已。”




民主型-有商有量

谈及民主型的教养方式,饶美丽辅导员重新使用孩子想到朋友家过夜的例子,针对三大教养方式,做出更详细的辨别。

“权威型的当然是‘不行’、放任型的就‘喜欢就去,小心一点’(有时再补充一句,本来不想让你去),至于民主型的父母则会用好奇的方式去与孩子讨论,尝试了解随行同学们的个性及品行,然后会对孩子加以分析,然后说出自己的意思,就是会向孩子解释清楚。”

理所当然的,民主型的父母是采纳“凡事可以讨论,我必需引导孩子”的教养方式。

由于凡事有商量余地,因此与孩子的关系也维持得好。

这种类型的父母虽然会接纳孩子,同时满足孩子的感受及要求,但对孩子也同样有所要求,基本上都是通过讨论达到协议及共识。

对他们来说,父母的角色就像一位教练,要预备孩子去面对各种生活中的考验。


孩子成长后才适用

的确,民主型的父母会与孩子彼此尊重,也通过互相商量、讨论及分析的方式,共同协商来解决问题,但这种方式在孩子稍微成长后才适用,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小时候的孩子教育,仍然适合多一些权威型成分。

“父母需要把孩子看成独立个体,将事件分析后也必需将自己的要求明确告诉孩子,让他对自己负责。就拿去朋友家过夜的例子,许多家长没有看到这一点,就让孩子去。当我们说OK的时候,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饶美丽辅导员补充,孩子说去朋友家过夜,但或许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就是到朋友家的时候,受邀去朋友表哥家等等。

父母们并不知道这一切是否会发生,但父母需要准备好孩子的心理,给孩子一些责任。

如此一来,上述事件发生时,孩子就晓得“父母只让我到朋友家过夜,现在超过了原本的约定,自己该主动与父母联系”等,孩子们会有一定的责任感。


地位平等缺乏权威

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可以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但凡事有商量余地,则促成亲子地位平等的状况,导致父母失去了权威,到底这是好或不好的现象?

这个问题,令现场鸦雀无声,过了许久才有人回答“不好,父母就是父母”,她道出了正确的答案。

饶美丽辅导员强调了一点,父母永远不会与孩子同等地位,因为身份是父母,所以有时候需要懂得自己的权威。

换言之,一旦地位平等,就无法再管教子女,因此亲子关系不可能平等,父母需要一些权威,必要时就得拿出来使用。

她补充了一点,若亲子关系平等,就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当意见不同的时候,父母就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解释,这一点在孩子大的时候就管用,但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方式只会让他们学到平等,却没学到父母的权威。


饶美丽也与出席者分享了一则故事∶

【稚龄孩童随着父母外出,在车里父母聊天时,孩子也不断插嘴。后来,其母亲就告诉他∶“这样做很没有礼貌,你没看到妈妈在和爸爸说话吗?”孩子静下来了。

终于,等到父母的话题聊完了,孩子就迫不及待跟母亲说话。这时候,其父亲也因想起一些事而插口,孩童当即告诉其父∶“爸爸,你这样很没礼貌,你没看到我在和妈妈说话吗?”】



听到这里,出席者一片寂静,饶美丽辅导员紧接着说:“这不是我们要的民主,我们在采纳民主教养方式时,也需要教育孩子尊重家里的长者。”

她鼓励家中有青少年的父母,尝试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沟通,逐渐对周围的事情越谈越多。

“周围环境与各个课题,按年龄通过各种协商来教导孩子,比如,孩子小时候就通过故事、行为与价值观的灌输,大一些就使用报纸,再大一些就可以讨论各种课题,让他们学得更多、更好!”




感言

亲子关系首堂课主要说明了父母所采纳的三大教养类型,让现场父母们了解自己教养类型的信念与行动是否一致,让他们学习了解自己在教养上的优点及缺点,通过适当的调整,制造一个有爱、有弹性的环境来帮助孩子成长。

有时候,看着现在社会的亲子关系,总是令人感到无奈。

看着许多孩童,发现如今社会中有许多的孩童除了享有“与父母平等”的特权(不知是父母灌输,还是他们自己模仿),有者甚至在小小稚龄就懂得与父母讨价还价,说白了就是亲子之间竟然以“谈条件”的方式去沟通。

听说,这种方式在一些先进国甚为盛行。

这是其中一种现象,曾经是少数“品种”,但在今日的社会,这一群的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长。

庆幸的是,处于年龄层较小的孩童,若可以及时给予正确引导,相信在成长过程会学到不少真理及做人道理,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不会出现大问题。

(完)



饶美丽辅导员与家长们有非常好的互动。

动脑又动手,要成为称职的好父母并不容易,
需要学习。


也有长辈参与课程,也可将课程内容应用在儿孙身上吧!

对於小组成员们的表现,饶美丽辅导员似乎相当满意。

孩子逐渐长大,可以通过宗教信仰巩固其人生观。

对孩童来说,父母就是天地,
只要自己的动作惹得父母发笑,
就会不断重复相同动作,然后与父母相视大笑。


孩童何其可爱,容易塑造又贴心,
该如何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将彼此的心紧系在一起,就看父母本身如何经营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