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报(联合日报)
基本上,父母们管教孩子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听话,配合要求之余也能够与自己合作。
所以,若孩子不断拒绝跟父母配合的话,管教孩子的确成为困难重重的工程。
非言语的沟通,除了在建立关系的沟通方面扮演重要的任务,在管教的沟通事项中也同样扮演举足轻重的要角。
非言语最重视语气,其次为身体与语言,包括眼目、身体姿势、距离、脸部。
显然地,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通常语气都比较重、比较凶、尖锐而响亮。
许多家长在饶美丽辅导员说着“管教孩子,语气很尖及高频率”时哄堂大笑,但事实就是如此。
父母在管教孩子时,确实喜欢将音调一路提高,因此有时候才会有人说“哇,哪个妈妈骂孩子,八楼以下都可以听到”,这其实也代表者八楼以上都可以听到。
换句话说,就是整座的人都知道妈妈在骂孩子,相当厉害。
语音搭配视觉效果,孩子大惊失色
说到这里,饶美丽辅导员问现场∶到底在管教孩子时,重、尖、大声的语气有没有效?接着,我听到喃喃自语的细语,并未有人发表意见。
目光扫描了家长们之后,饶美丽辅导员又发挥其“冷面笑将”的看家本领,说出了一段引人忍俊不禁、哑然失笑的话∶尖、重、大声的语气暂时会有效,若你的语气很重、尖、大声的时候,当然你的身体姿势也是成正比,想想你的脸部表情怎么样?
的确,就是那把声音加上脸部表情,令孩子感到害怕。
她称,身体语言包括了眼睛、身体姿势、距离及脸部,当家长的声音又凶又尖的时候,5、6岁的孩子会听,但孩子并非畏惧父母的声音,而是因为声音加脸部表情令他害怕。
当她向在场家长查询有谁看过自己发火的样子时,家长们只是大笑不语,饶美丽辅导员紧接着追问∶因为自己不敢看,所以叫孩子看,对不对?
“在发火时,通常我们的眼睛会瞪着孩子,整张脸僵硬,也就是高血压、怒发冲冠的时候。。。就是为了这个小瓜,让我们如此丑态出现在他面前,因为我们只要把他管好,但他却不够合作而把我们弄得非常生气。我们这么大动作的时候,有没有效?”
被逼看扭曲的表情,孩子也可怜
饶美丽辅导员笑言,若每次都搞到高血压、怒发冲冠的状态,会非常伤元气,因为一天并不止一次如此,有时候发作次数多达两、三次。
说到管教孩子时,许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当然都会怒视孩子,有时候“夜叉”形态表露无遗,但这都是在父母们骂孩子时必有的“短暂变身”,而且还命令孩子的眼睛也必需看着自己那种模样。
饶美丽辅导员在说着的当儿,冷不防地补充了一句∶其实孩子满可怜的,一定要看我们那副德性,我们那个时候的样子也不是很好看,为什么还要逼着孩子看,想一想其实有点讽刺。
但,无论怎样都好,父母在管教时都需要对着孩子,因为要告诉孩子,自己是认真的。
管教孩子,语气得坚定
谈到脸部表情与语气的搭配让孩子感到恐惧,大人们也该了解,并非大声就可以让孩子感到害怕,最重要是父母的语气需要坚定,而且不带着太大的情绪去说。
听起来,不带大情绪且坚定的语气,似乎接近面无表情的说法了。
坚定的语气是什么?例如孩子在考试期间还一直看电视的话,如何以坚定的语气跟孩子说呢?
饶美丽辅导员在示范时说“现在是考试,妈妈看到你看电视还看这么久,现在就去把电视关掉,我要你现在就关电视,去温习功课”。
“语调要坚定,不是说‘为什么不关电视,现在几点了?’(语调稍微高),这个不叫坚定,因为已经有情绪在当中。”
饶美丽辅导员重申,坚定的意思就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且语气不带着那种情绪,不要把声调提高。
若属于声音比较大的,没什么很大问题,但若是声量比较小的,父母又把声音挤到太尖的话,会很辛苦。
管教时的眼目、身体姿势、距离及脸部
不知读者们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就是看着父母站在年幼孩子面前指责时,孩子仰头看着父母,那种画面令人感到极不舒服,相信许多人也曾体验过这种心情,才会对这种情景感到排斥。
的确,若父母在责备自己时是采用坐着的姿态,或者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孩子心里就较踏实一些。
那么,若孩子还小,父母在管教时又该如何?
“蹲下去,握着他的肩膀,但是不要摇、不要捏(一般上父母喜欢捏、摇)。我们不要站在他面前往下看地教导他,因为当你这样教他的时候,他得抬头看着你,继而会产生一种感觉,就是你很高高在上,你是在用权力压他。”
饶美丽辅导员续称,若以站着往下看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会产生父母高高在上且用权力压他,若那个孩子是性格比较强的人,就会不服气。
她呼吁家长们,在管教孩子之际也要尊重孩子。
这并非叫家长怕孩子,也并未涉及任何人权课题,但她本身认为如果要孩子受管教,父母就要给予尊重,但尊重并不代表让步。
谈到这里,就有家长发问,是否可以使用“一、二、三”的方式,这是家长们喜好的方式,通常孩子在父母算到三之前就会“变”得乖巧一些。
对饶美丽辅导员来说,这种方式在孩子小时候尚有一定的效用,但是在孩子长大一些就不再适用,因为孩子会将之当作一种游戏,并不会很认真地看待。
坚定、严肃、认真的表情,同样有权威
由于父母的眼睛在管教期间会注视着孩子,因此需要配合孩子娇小的体格蹲下,或者坐在椅子上,叫孩子过来。
至于身体的姿势,一般上父母通常都是叉腰、“茶壶”姿态更是盛行至任何形状都有,还有交叉双手等许多不同方式。
饶美丽辅导员希望,家长们在管教孩子时,尽量让孩子坐着,自己也坐下,当然这需要练习。
家长们向她反映本身在骂孩子时通常是站立姿态,其中甚至有家长表示坐着不够气责骂孩子,听着家长们的言论,令饶美丽辅导员想像到场面是多么地火爆。
其实,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若采取坐着的姿态,是否就失去权威?
关于这一点,饶美丽辅导员并不认同,她认为只要家长们的表情坚定、严肃、认真,就仍然会有权威,但家长们若对孩子凶,则孩子就不会坐下,也拒绝合作。
“孩子太小,就蹲下来,不要摇、不要捏,这种做法真的很不好,没有孩子喜欢你用这样的方式。。。孩子若还小的话,自己就蹲下来,就是不要用站着看下去的方式,因为他需要抬头看你且压力很大,他会很抗拒你用权力去压他。”
当然,若孩子已经已经长大(包括青少年),最好的方式就是叫孩子坐下,20多岁仍然需要管,但不再适合责骂,应该坐下来好好谈。
有一种现象,未知家长们是否发现到?
在许多时候,家长的眼睛未必看着孩子,本身不在现场的家长只凭耳朵听到了某些声音,就会联想到孩子偷懒、贪图玩乐等,就开始不停地责骂。
这对孩子来说其实没效,因为孩子若真的陶醉在所谓的“偷懒”状态中,根本听不到父母的呼唤,尽管呼唤声“尖锐无比”。
“比如说,你在厨房时听到电脑声音,就觉得孩子还没有做功课,开始不断地碎碎念,让声音在屋子里面回转。但,你的孩子对着电脑时,无论你怎么喊,他都听不到。若你跟孩子都坐下,彼此间的距离就拉近,但若一个在厨房而另一个在客厅,就会因为距离太远而听不清楚,因此面对面地谈,最为理想。”
表达四部曲,以“我”的讯息来表达对孩子的不满
管教的沟通,除了涵盖管教言语及身体姿势以外,还相当注重表达四部曲,而较为崭新的方式就是以“我”的讯息来表达对孩子的不满。
传统来说,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都会说“你”,如“为什么你这么糟糕?为什么你这样懒惰”等。
在今天的社会,面对诸多疑问的子女,父母们也该学习使用“我”的讯息,先说出不满意孩子的什么行为,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之后就会跟孩子讲一个后果,然后希望他怎么做(表达四部曲的次序)。
在讲解使用“我”的讯息及表达四部曲的过程时,饶美丽辅导员还刻意逐个字地讲出,以突显其重要性。
再一次,她使用例子来协助家长们对新方式的了解。
她举例问现场家长:你今天带着孩子逛街时,遇到好朋友,因为久未见面,就想交谈,但女儿在一旁一直吵,通常你会怎样做?
一般上家长们在这种时候会说“你很吵啦,没看到我们在讲话?你为什么这样没有礼貌!”,整句话都是“你很吵”、“你没有礼貌”,显然是“你”的讯息。
但如果用“我”的讯息,家长就会跟女儿说∶孩子,妈妈在跟阿姨讲话,你在我面前晃来晃去,这样我跟阿姨很难说话,因为这样的话阿姨说话妈妈听不到了,所以乖乖站在妈妈身边来,再给妈妈十分钟。
看着一片寂静的现场,似乎家长们都在努力消化新的方式,饶美丽辅导员继续做出说明。
“孩子最多会说‘这样久的’,之后没办法就拉着你的裙子站在你旁边,因为她知道你是对着那件事情,不是对着人。如果你是对着人的时候,你就会骂‘你这样没有礼貌,等一下回去你就知道利害,平时怎样教你的。。’长篇大论,所以‘我’的讯息是很管用的。”
为何“我”的讯息比“你”的讯息有效?
留心观察,后者基本上都是指责及批评孩子,没有人喜欢听批评和指责的话。
若父母是关心孩子,就直接使用“我”的讯息说出,因为表达四部曲所使用“我”的讯息,原本就是注重如何将本身对孩子的担心及挂虑说出来。
忌用请求口气,清楚、具体的表达
据饶美丽辅导员的解说来看,家长们除了需要懂得管教时说话的语气、身体语言该怎么做,包括眼睛、距离、站的姿势、手的姿势,以及懂得用“我”的讯息去表达亲自沟通时该说的话之外,最强调的始终还是使用清楚直接的字眼。
父母最喜欢对孩子说“你要乖一点”,饶美丽辅导员认为这种说法确实不够清楚、不够具体。
她认为,许多时候,父母在管教孩子时所说的话并不够清楚,也不够直接,既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孩子也不懂得该怎么做。
她也指出,父母在管教时也不可使用太多请求的口气,如“你可以吗?求求你啦,乖。。。。乖啦你,噢乖孩子。。。”整天对着孩子说“乖乖乖”,孩子只当父母在唱歌,没什么大不了,也就不会认真看待父母的管教。
有时候,父母希望和颜悦色地与孩子“打交道”,但一个不小心,随时变成让孩子选择是否愿意去做一件事。
饶美丽辅导员举出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孩子一睡醒就开电视看节目,不洗脸刷牙。
说实在的,早上睡醒首先洗脸刷牙,是没得选择的。
但,当家长发现孩子未刷牙洗脸就已经在观赏电视节目时,若问孩子“你觉得现在是不是应该去刷牙跟洗脸”?其实已经给了孩子选择,一些孩子在这种时候就会问家长“我今天可以选择不刷牙洗脸吗?”
其他例子,比如吃早餐也一样。
总之,若那种“现在是不是应该。。。。”的语气一出来,其实就是告诉孩子有得选择,但实际上有些事是不可以给孩子选择。
说回刷牙洗脸的个案,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要你现在把电视机关掉,就去刷牙,吃完早餐才看”,是否很清楚?
如果只说“先洗脸刷牙,等一下再看”,所谓的等一下又是几时?是吃完早餐后?做完功课,去公公家回来?还是等去买菜回来之后呢?所以清楚的表达,并不需要凶恶的语气。
只要语气够坚定,孩子看着父母在管教时的表情是认真严肃的,但父母本身并不凶,也没有高频率的声音与不断的指责。
这种时候,不管孩子走去刷牙的步伐是甘愿不甘愿,总之他就是去刷牙。
注意了,许多家长喜欢犯下这个大忌,就是见着孩子脚步不甘愿,马上就会说“为什么走路这样?是不是不甘愿?”,这种话语能免则免。
没错,这些不必要的说话就免了,否则新的一天就用亲子战争来掀开轰轰烈烈的序幕,似乎不太好,整天的情绪也被影响。
莫重复相同的要求,别光说不做,也不要信口开河
“重复同样的要求是没有果效的方式,若讲了几次,孩子仍然没有反应,你就要说出你所要采取的管教行动,因为许多时候家长都没有带出这个后果。有些家长会告诉孩子‘你再不。。的话,就知道厉害’,家长们认为孩子知道‘厉害’是什么吗?这就是不清楚的交待方式。”
说出了后果,就不可光说不做,说到就要做到。
举例来说,母亲告诉孩子,若不做功课的话,晚上爸爸不带他去游乐场玩,但孩子在晚餐后就不断缠着母亲,做了一大堆回家一定做功课的承诺,这是经常发生在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状况。
这种时候,母亲不该被影响,应该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没有,妈妈已经告诉你了,如果你没有做功课就不能去游乐场玩”,很坚定的讲完就够了,千万不要送上“活该”这两个字眼,因为这就好像母亲在跟孩子斗。
“坚定的把话讲完,孩子怎么吵、怎么发脾气,就是他的事了。”
说到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听饶美丽辅导员解说之后,还真的是亲子间常发生的现象。
怎么说呢?好比说家长买了玩具,要孩子在睡觉前将玩具收好,但孩子没有做到,家长就会说出一句“再不收好,以后就不要再叫我买玩具给你,我再也不要买玩具给你了”。
再不然,孩子不愿意吃饭,剩下许多,家长就表态若孩子不把饭吃完,翌日将整天不可吃饭。
这些话有错吗?这就是对孩子信口开河,因为家长不可能从现在到以后都不买玩具给孩子,也不可能会让孩子整天不吃饭!
“可能短期内你不会买给他,但几个月后你还是会买给他,以为他会忘记,可是你所说的话已经不算数了,因为你说你以后再也不要买玩具给他。”
至于吃饭的个案,她表示,没有父母会让子女整天不吃饭,因此信口开河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话不准,会影响到管教。
(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