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6日星期二

撮合好事籌辦婚禮,媒婆姻緣牽線人;牽線搭橋、成全親事,媒婆東方愛神


剪报(联合日报)



一直以来,媒人或我们俗称的媒婆在婚姻嫁娶中的作用非常大,尤其是华族注重的传统礼义廉耻文化中,也起着强化作用。

媒婆在婚姻嫁娶中扮演牵线搭桥的作用,至于媒婆这个名词其实也就是对女性媒人的称呼,还有另外一种叫法是大妗姐。

不过,我通常听到人都是将“媒人”或“媒婆”挂在嘴边,对于大妗姐这种叫法还是非常陌生。

怎么说媒婆对华族的传统文化有强化及巩固作用呢?说起来,不论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抑或中国,华族社会从古时开始就非常讲究明媒正娶,否则就被喻为无媒苟合。

在华族社会,若婚姻未经过媒人从中牵线,就会于礼不合。

因此,就算是两情相悦,通常也会假以媒人之口登门说媒,在符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大条件之下,才会举行结婚大礼。

媒人精通着婚姻事项,因此自提亲开始,到订婚、促成结婚的过程中都会扮演中间人,在男女双方之间作跑腿、联络、协调、细节调节、搞气氛、说吉祥说话、舒服新人幸福美满,一直到婚礼结束之后,并从中收取媒人费。

然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何其大,文化习俗自然也有差异,当然包括了各地婚姻嫁娶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



何谓媒婆?

三姑六婆这句话相当流行,平时就可以轻易听到人用这种叫法在背后称另一班女性。

那么,到底三姑六婆值得是什么?

三姑六婆的说法来自中国古代,“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与卦姑,至于“六婆”则是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与稳婆。

这“六婆”中的“媒婆”就是在男女双方之间专门从事穿针引线工作的搭桥者,并且以此谋生,而不是“无私的辛劳”。

在古代,任何人的婚姻都要经媒婆的“手续”,没有“媒妁之言”的婚姻,就不被家庭和社会承认。



古田新生代偏爱传统婚礼

不论在中国或者马来西亚,华族的婚礼其实都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而且都是举行西方式婚礼。不过,在中国的古田,目前许多年轻人选择不落俗套且富有创意的婚庆形式。

换句话说,在中国的古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人在筹办婚事时,不再满足于盲目追随与效仿别人,反而开始注重个性的展示,举行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婚礼。

其中,最特别的就是他们之中许多都来个大复古,即喜欢传统的人皆为自己与伴侣来一场仿古式的婚礼。

最近,在古田城关的大街上,敲锣打鼓抬花轿的场面比比皆是。

中国最传统的婚庆形式已经越来越受古田年轻人的青睐,前面是新郎骑着骏马开道,后面则有“丫寰家丁、媒婆”跟随着,然后也进行拜天地、喝交杯酒等仪式。

从古田年轻一代的婚庆形式来看,他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步将婚礼的形式由“物质型”转变为“精神型”,而且在文化层面的关注已日渐增加,并追求更加时尚、健康及文明的生活素质。

在文化方面,相信华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转变之下,不但不会没落,反而会更加经得起考验,发光发热。



丁美云∶媒婆工作趋专业

最初见到丁美云,也就是来自中国古田的专业媒婆,与之前想像好的样子有着极大出入。

或许是受平时连续剧的媒婆形象所影响,以为媒婆就会有一颗所谓的三八痣在脸颊任何一个部位,首次见到真正的媒婆,原来是另外一回事。

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原来目前的媒婆不止牵线搭桥,还将一身看家本领用在各种领域中。


说吉祥话很重要

说到今次的采访对象丁美云,不可不知有关媒婆的另一项重点,就是她们最注重的就是“说吉祥好话”,而她也表示这是祖传的习俗。

我相信,所谓媒婆的看家本领已经多样化,除了婚礼习俗,丁美云也告知她平时也出席入宅、建筑、丧事、子女满月等等,因为这些仪式都需要一位懂得说吉祥话的人在场,因此媒婆的工作也越来越专业化。

丁美云是受邀在古田公会80周年仁爱之家落成仪式上,表演传统的“说吉祥话”’看家本领。

本身也是古田籍的她声明,说吉祥话是古田风俗,而说吉祥话(俗称说好话)更是重要的代代相传的重要习俗,而说好话之际,就可以带动现场气氛,将出席者的热情带往最高峰。

谈到结婚的吉祥话,丁美云当场就来了一段“闹洞房”所说的吉祥话∶

对联长长,连字排行
连生贵子,连中状元
好事成双,闹房开始
一打黄门喜欢欢,六亲亲戚都来听
良辰吉日好日子,深更花开结成子
三元吉地子嗣多,三从四德女英豪
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朝元老杨令婆
四角金印不离身,四朵牡丹李世民
四路出兵杨忠保,四回挂帅杨令婆
五子登科五品官,五显神通在西关
五公六常是茂盛,五代同堂做高官
六部丞相六合神,六角守义是苏成
七子八婿郭子仪,七禽八获保太平
七岁奇才曹子建,七品奇功保太平
八仙过海闹呼呼,八般武艺七月姑
八二良熬中状元,八美报亲共一夫
九门提督甘国保,九世同堂张文义
九生九子是王爷,九九归一永太平
十句名词都讲究,十句多词都讲好
十代名将薛仁贵,十载寒窗中状元

由头到尾,只听丁美云以古田乡土方言发音,由始至终的押韵唱法也别有一番朴素清新的新鲜感,本地的年青一代,相信没多少人知道这项华族文化,当真可惜。

丁美云向我说出了闹洞房的种种事宜,当中包括了开蚊帐、还有开床,之后客人被请到大厅等,都是用唱的方式进行。

至于请到大厅之后的事,就不在媒婆的范围之内了,也代表着媒婆的工作到此告一段落。



说好话气氛热

在古田的婚礼习俗中,媒婆从新郎一开始启程前往新娘家,就跟着开始说好话,当然是说一局,迎亲队伍也跟着呼应“好啊!”。

就这样,媒婆必须在不同的时段说着不同的吉祥话,整个过程都必须如此做,至于现场的气氛肯定也非常好,一片喜气洋洋。

由此可见,媒婆的影响力非常大,正因为有媒婆助阵,让整个婚姻过程高潮不断。



办婚礼靠媒婆

对于如何遵守传统的婚礼习俗,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头疼的一环,原因不外乎懂得传统婚礼习俗的人越来越少。

尤其是到了年青一代,几乎都对传统的文化习俗不甚了解,也似乎无意好好学习,令人忧虑。

其实,各地的都不尽相同,因此如何遵行古礼并举办合宜的婚礼,就需要仰赖媒婆这个关键人物。

时至今日,媒婆已不再只专注于牵线搭桥的工作,她们还需要打点许多重要的婚礼习俗

。许多新人都需要仰赖经验丰富的媒婆帮忙打点婚礼习俗事宜,因此若说是传统婚礼中最可靠的结婚顾问,一点也不为过。

谈及婚姻的过程,丁美云的确未辱其媒婆身份,完美地展现了其才华。

看着她的表演,只觉得眼前这位女性的头脑着实灵活,随时随地都能说出吉祥话语,尤其是在形容新娘方面,那种由始至终口吐吉祥话的本领,可不是随便拿来唬人的。

最特别的就是,她还将古代的英雄人物也编进了诗词里,让英雄豪杰也演上一角,搞得现场其他的人也不断回应“好!”,就是这种气氛,让空间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感染身边每一个人。

丁美云未辱媒婆身份,看着她的表演,就可以了解她由中国带来的乡土文化,在这里几乎难得一见。就算有,也已经渗入国内其他文化,已非原汁原味。

传统的乡土民俗文化,就算要学也绝不容易,可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为何会这么说呢?因为在采访现场有其他人士不断在整个过程中尝试模范丁美云的一举一动,唯看着她们辛苦学会了发音,就拿捏不了动作,总是顾此失彼。

自信观察一番,就算现场其他来自中国的同胞,也学不来其中的精髓,更别说本地人了。



边摇边走边唱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媒婆都是持着手绢,走路大扭大捏的,原来这是媒婆需要做的功夫。

换句话说,前面有人在吹喇叭开路,媒婆在队里也“必须”大摇大摆地行走,而且越起劲越好!

穿戴打扮之后,造型鲜明的丁美云开始表演,至于现场许多人在模仿过程皆屡战屡败,就连舞步都不容易掌握,还必须有规律的摇动腰部及臀部,同时将头左右甩动,边唱好话边漫步扭摆不停。




化妆越俏越好

据她之后表示,媒婆在出席场合时,脸部必须化妆,而且越俏越好看。

丁美云示范了一段精彩的表演之后,已经是汗流满面,我到了这时才明白,原来媒婆也是非常吃力的行业,与印象中的想法完全不同。

看着她边摇边配合唱着诗句,手持小伞不断转动,并不断摇着手中德扇子,倒像极了古装剧内黄花闺女在上市集时邂逅心仪男子的感觉。

她在现场以押韵及黄梅调唱腔表演了多段不同性质的吉祥话,而且可以维持一贯的旋律,只是将字眼给换了。

丁美云除了吟唱祖传诗句之外,也自己发明了许多诗句,更以黄梅调的唱法去诠释自己的诗词,展现了她灵活的头脑。

或许是职业的关系,她自然具备了高水准的唱法,听着她不输黄梅调演员的唱歌也令人仿佛佛身在古时黄梅调的境界,非常有味道。



哭唱法催人泪

以哭唱形式来诠释哭诗再恰当不过,然而哭唱法的特色在于字词非常凄凉哀怨,很容易引起共鸣,让有所经历及身历其境的人陪着哭。

听着、听着就感觉有无形的手不断在捣着内心深处的苦闷,将自己曾经封印并强制沉睡的灵魂牵引出来,似乎非得催人回忆往事不可。

或许是诠释者的能力高,又或许是哭诗的字词过于悲哀,令人动容。

在早期的社会中,女子在出嫁时都会以哭唱方式来表示对娘家的不舍,还会在诗里骂媒婆。

在当时,出嫁的女子是真的哭骂让她们必须嫁去远方的媒婆,一方面心里又想嫁,因此进退两难。而且在办嫁妆、化妆时也会在唱,就是陪伴新娘左右的10几个女子一起唱着哭诗骂媒婆。



入宅吉祥话考功夫

不知各位看倌有没有印象,就是在人入宅时,有一位专门说吉祥话的人在现场?说真的,这一点我不敢肯定,这或许因人而异。不过,入宅始终是大事,而丁美云也阐述了入宅说吉祥话的过程。

听完她的介绍,我不得不佩服从事说吉祥话的专业人士,除了掌握本身方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头脑非常灵活,因为他们是在进屋之后,见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无法事先想像,因为无法估计新宅物品的陈设与内部设计。

“在进屋之前,就先在屋外说一番好话。进屋之后,无论见到什么,如电视、客厅、厨房、摆设的花,甚至睡房,都要说一番好话才行。总之,无论你见到什么就将之编进好话中,让眼前所见得一切成为好话诗句的一部分。”

丁美云也现场表演了一段入宅吉祥话,当真是处处充满吉祥语,而且可说是妙语连珠。

倘若临场经验不足,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其实可以让人抓破头,难以进行!由于是使用古田方言,因此押韵的唱法让整个过程非常有特色。

此外,吉祥话的确可以轻易将现场的气氛炒热,令人士气高昂,大家都会忍不住跟着高喊“好啊!”、“好啊!”来回应。由于现场都是亲朋好友,因此说得越激烈高昂,东家就会越高兴。



“红娘”取代“媒婆”成为华族特殊意义借代词?

集女性气质于一身

相信不少人看了“西厢奇缘”之后,对里面的红娘除了印象深刻之外,也认为她聚集了女性应有的所有气质于一身。不过,“西厢奇缘”是算近期的作品,早期还有另外一部“西厢记”的古时也广泛流传。

不知是否这个原因,红娘这个称呼在开始广为流传,甚至许多人认为与自称“媒婆”,倒不如使用“红娘”更为贴切。

在这种情形下,“媒婆”一词渐渐消失,就算有人提起,时也隐含着贬义,而“红娘”一词却广为流传,成为华族文化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借代词。


红娘到底是何许人物?

西厢记是华族古代爱情戏中成就最高且影响最深远的作品之一。

它的故事讲述著书生张珙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里一见钟情,他们罔顾封建势力的阻挠,挣脱礼教的束缚,有火一样的热情互相追求,经过曲折的斗争并消除种种误会矛盾,终于在侍女红娘费尽心力的帮助下,私自结合。

崔母发觉后,经红娘的据理力争,又恐家丑外扬,只好承认婚事,但要求张珙立刻上京应考。于是两人又被迫分离,直到张生中举归来,才和莺莺团聚。

其实,莺莺和张生相识相知是源于普救寺里的偶然相遇,至于红娘当初不仅没有“搭桥”,且在一段时间里奉崔母之命监视他们的行动,管制着莺莺,防范她有越轨之举。

红娘既是崔家的奴婢,其主要职责当然就是服侍和管制着小姐莺莺。至于为何她会背叛自己的职责,则另有故事。

原来,促使红娘改变自己的态度,背叛自己的“职责”是源于一场兵变的灾难。

自从在佛殿相遇后,崔、张的爱情就悄悄地发展着,彼此相思且好事在望。

之后,张生解决了普救寺灾难,以为美满姻缘指日可待。谁知,当初信誓旦旦将莺莺许配给立功者的老夫人却在庆功宴上却出尔反尔,毁约赖婚。

老夫人言而无信且赖婚的举止不止伤害了张生,还害了莺莺,因此激起了红娘的极大不满,从此坚决地站在张生的立场上,打抱不平地要成就张生与莺莺的婚事。

除了为张生进计献策,红娘也为莺莺传书递简,辛勤劳苦之余还常常忍着小姐无端指责与老夫人无情的棍棒。在红娘无私的竭尽心力的帮助下,老夫人终于让步,崔、张这对情人终成眷属。


高尚内涵美好道德

观赏过“西厢记”的人其实不难明白,红娘所为绝不仅仅是出于“热心”,而是义与勇的表现。

因此,红娘这一个人物的内涵也不只是一个牵线搭桥者,而是中华民族一种美好道德的象征。

所谓在她身上所象征的美好道德,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牺牲自己且见义勇为、以自己无私的辛劳来成全他人的福祉。

红娘在崔、张的婚姻中,虽不是最初的“介绍人”,但她是成全这桩美满婚姻的关键人物,而红娘聪明伶俐、录语连珠、活泼爽朗的美好形象又深入人心,因此才会成为逐渐取代‘媒婆’一词吧?



西方爱神丘比特

或许有人会感到好奇,华族有媒人,那么西方国家呢?西方文化又如何看待媒人呢?

年轻一代应该对邱比特这个名字不陌生,爱神邱比特(Cupid)是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也是维纳斯(Venus)的儿子,且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爱罗斯(Eros)。

爱神邱比特往往被塑造为手拿弓箭、背部长有一对翅膀的调皮小男孩。

根据记载,他的金箭射入人心会产生爱情,而他的铅箭射入人心会产生憎恶,麻烦的是这邱比特经常无目的地瞎射。

其实,我至今从未听过西方有所谓媒人的文化,就算是国外朋友在网络上聊天,每次也都说“爱神终于眷顾我了,他回应我的爱了”,或许“希望爱神听到我的祷告,将我对他的思念传达给他”诸类的说法。

因此,若真的要说西方的媒人文化,或许东方的媒人就相等于西方的爱神邱比特吧?



后记

“噢!你对他有意思了?。。。。哦。。。需不需要我帮你牵红线啊?别说姐妹袖手旁观,我出马,准没问题!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现在,就算是亲朋戚友之间,一听到身边好友有意结识可靠异性,就会充当其媒婆或月老,急着帮忙介绍与牵红线。有些感情较深厚的朋友,在介绍对象时还不忘对自己介绍的人来个下马威 “这是我的。。。,你好好待她哦,不然给你好看!”

这一类的话,其实多数都是对男性说的,似乎男性已被定形为薄情寡意般,真可悲,唉!

说回这媒婆,其实不论是古装或时代连续剧,总会有的没的在剧情里让媒婆搭上一脚,除了隐约投射有情男女之间皆大欢喜的结局外,媒婆角色有时也让人又气又好笑,尤其是三八造型更是增添不少喜剧效果。


凝聚喜悲因子

想起来,媒婆本身似乎凝聚了喜与悲的因子,其三寸不烂之舌或多或少也对一对新人的结合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媒婆的话在早期相当具份量,男女两家就靠着媒婆不断往返奔走,若媒婆昧着良心胡乱形容一番,随时会促成悲剧性的结合。

新时代的年轻人,向往及坚持的是自由恋爱,不过到了谈及婚嫁之时,少不了需要媒婆提亲及张罗需要的礼仪。

因此,就算到了今天,媒婆仍然是华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国也算是国宝级文化,身系华族传统文化的个体。

据王春斗表示,媒婆是一种乡土文化,而这种乡土文化目前在中国也非常受重视。

的确,这些由古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及文化,才能纳入文化宝库中,为地方上增添更多的色彩,也是华族民间精粹所在,更是先祖们指挥的衍生。

(完)



王春斗(右)与郑永顺在尝试以古田发音诠释一份稿,
专注的神情几乎一个模样。


丁美云未化媒婆妆时,还真看不出她是专业媒婆。

媒婆脸上的妆越俏越好。

媒婆除了说好话,还需要大摇大摆地走。

边扭动腰部及臀部边转动着小伞,还得边摇着扇子兼左右甩头,
媒婆的工作也不简单。


据了解,丁美云目前是古田唯一的媒婆。

媒婆头上戴的头饰,也花俏得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