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5日星期一

“福音戒毒,重塑生命” 系列一(下)∶跨過毒魔摧殘,李喜中真誠服務社會


剪报(联合日报)



如果有人告訴我們,吸毒者的日子也不好過,或許我們會認為他們是咎由自取,是不值得可憐的社會寄生虫。

一般上,我們甚至認為這已屬非常寬容的說法,但我們若以一個人的立場來看,這些癮君子若真的改過自新,是否該給他們一個機會?

這個答案其實不必說出來,只要捫心問問自己∶我到底對他們的接受程度有多高?我真的不會戴有色眼睛看他們嗎?我會真的給予他們機會嗎?

這些問題,要回答並不難,但若要我們仔細去思考、去做深層的斟酌,就不再如表面般如此簡易就可回答。

我曾經在一項反毒運動上,採訪過數名在籍學生對於成功戒毒者的感想。

這些學生都參加了配合反毒運動而辦的各種賽事,而且都是組別優勝者,在思維方面確實有過人之處,思考的方向及範圍也較為廣泛。

在聽完了各式各樣的意見之後,我最終問了一句∶成功戒毒者重投社會,你們的接受程度有多少?

我要的是真心話,並非純粹應付問題的場面話罷了。

望著眼前幾雙堅定的眼神,看著他們一字一字地回答∶只要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誠意和付出,我們一定接受!前提就是他們必須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誠意!

優勝學生們在採訪結束之前,說了一番我認為非常實在的話,也是當時採訪的最大收穫,因此特地在此與看倌們分享∶成功戒毒者在戒毒過程非常痛苦及難受,倘若成功之後準備重新開始卻得不到社會的諒解,且處處遭人排斥,只會讓他們走投無路,最後被逼進死胡同,重新淪落毒海。屆時,他們又得承受千夫指,但到底是誰將他們逼至這步田地?

這番話,可見這些學生們並非只憑著平時所收集的資料及數據去分析事情始末,起碼他們考慮到許多有關癮君子個人心理的問題,更考量了個人單位及社會的責任。


經過與本篇主角李喜中的談話之後,我才稍微對癮君子內心世界多了些許的了解。

也許,他們確實是咎由自取,但他們所受的鄙視、唾棄和各種喪失尊嚴的生活,其實已經是非常嚴厲的懲罰,雖干下不少人神共憤的事,卻也遭受到了相應的劫難。

不說不知,原來在眾多吸毒者當中,不少人每日都抱著無盡的悔意過逃亡的日子。

在嘗盡各種戒毒方式卻始告失敗之後,他们唯有日復一日地重複著提心吊膽的感覺,這種煎熬除了讓這群良心未泯的癮君子生不如死之外,更讓他們失去面對親人、面對自己人生的勇氣。

就拿喜中來說,他因為愧對父親而歷經廿五載在外游蕩的日子,因為自己屢次戒毒失敗而不敢回家。

如今,其老家地址也已更改,到底今生是否還能夠再與家人重逢共享天倫,也是未知數。

他嘗試過許多的戒毒方式,卻不斷失敗,除了信心跌到谷底及喪失了一個人該有的尊嚴,還得無時無刻在擔心、害怕的情緒下度日。

最後,他終於崩潰,把心一橫決定放棄自己的人生,或許換句話說,他因無法忍受各種心靈上的煎熬而產生放棄生命的念頭。

慈悲的上帝似乎已選擇他為自己當見證,就在喜中要放棄人生時眷顧了他,以福音拯救了他,令他從坎坷及恐怖的毒海旋渦中上了崖,重新以信仰為根基去引導自己的人生。

是的,我在樂齡人士療養中心所採訪的最後一名對象就是喜中,也就是與金輝和水生一起負責老人事工的成功戒毒者之一。

目前,他以同工的身份工作賺取足夠的費用來維持租金及開銷,而金輝與水生則是負責療養中心的內部操作。




好玩天性難抗毒品魔
毒海浮沉數十載今重生


喜中雖然是我此番採訪工作眾人當中的最後一位對象,但我們之間其實並非第一次溝通,我在年頭就曾經與他交談過。

當時,原本是希望通過以電話採訪的方式來完成作品,但最後發現,自己根本無法觀察另一端的受訪者到底是什麼神情。

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我才決定改為親身飛往西馬進行採訪工作。

還記得第一次與喜中通電話時,電話的另一端傳來了非常“慈祥” 的聲音,這確實是我聽到他聲音之後的想法,當時還一度懷疑自己與錯誤的對象交談呢!

在今次的採訪中,我首先是在和平福音戒毒中心逗留,並且請中心主任安排一些適合的對象以方便採訪,而喜中就是應中心主任的安排而感到現場。

可惜,當時我本身因為臨時計劃有變,加上得知他與另外兩名弟兄合力從事老人事工,再看看他在現場已經久候多時,為了避免耽誤其時間,就讓他暫且去處理自己手頭上的事,回頭在樂齡人士療養中心繼續採訪工作。

事後,我在樂齡人士療養中心完成了金輝與水生的採訪之後,碰巧遇到喜中回到中心,就馬上與這名在採訪名單中的最後一名對象展開談話。

正式進行採訪工作之前,我先將年頭採訪所記錄的筆記與他核對。

喜中是在2004年經歷了人生的轉捩點,當時48歲的他本已打算放棄自己悲慘的人生,但上帝卻在這時候通過一名教會的弟兄將他帶往和平福音戒毒中心,從此徹底改變了他。

一開始,喜中原本打算在戒毒中心逗留2、3個月就離開,卻因為中心內的福音讓他改變了許多,最後終於讓他明白,只有上帝的愛及恩典可以讓他重生。

因此,他決定留下完成為期2年的課程,並在畢業之後當受訓同工及試用同工各一年,終於成為正式同工,繼而投入老人事工。

為了成就老人事工這項關懷工作,喜中將本身所有的公積金全盤取出,租下了一間房子作為老人事工的場所,也就是我採訪工作的最後一站-樂齡人士療養中心。




生性好奇鄰國染毒癮
后因吸毒被捕遣回國


與水生的情況相同,喜中的毒癮其實都並非在本土染上,反而是在鄰國謀生期間成為癮君子。

旺盛的好奇心無時無刻都在作祟,18歲的喜中在鄰國謀生時就認識了一班朋友,整群處於好玩、好刺激年齡層的熱血青少年就這樣聚集在一起,處事衝動又好勝的個性自然不在話下。

最糟糕的是,這些極端的負面個性最容易招惹人生污點及不幸。

說起來,喜中與水生的背景的確有些相似,二人同樣來自馬來西亞,同樣成為眾多兄弟姊妹當中唯一與毒品沾上邊的人。

不同的是,水生曾經有過一段婚姻且目前努力通過自我生命重建來證明自己的決心,日後渴望獲得家人的原諒及接納。

至於在家中排行老三,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個弟弟的喜中,因未曾組織家庭而目前仍孓然一身,但誠心祝福他日後能夠與家人團聚,畢竟他數十年只身在外的悲慘經歷,已是最大的懲罰。

如今,既然一心改過,相信家人會給他這個機會,說到底他是本身逃離家裡,並非家人將他驅趕
離開。

說回他的成長史,才知道除了元配之外,其父親還另娶了第二位太太,後來更帶著他到鄰國並讓他寄住在鄰國小媽的家。

小媽一向以來非常疼愛他,而他與小媽之間的相處也頗為融洽,因此生活在這種環境之下的喜中其實尚可算是一個幸運的人。

談到自己被父親送到鄰國一事,他道出了1969年發生的513事件,並指有關事件導致全國大亂且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當時,仍在唸中三的喜中無奈被迫輟學,而他的父親就是在那個事件之後將他帶往鄰國,自己就忙碌地奔走於兩國之間。

喜中就這樣在鄰國認識了一群朋友,由於大家在初認識的時候都處於較小的年齡層,因此除了吸毒之外並沒有真正作出令人不齒的事情。




非為與阿姨作對染毒癮
好奇心旺盛而鑄成大錯


喜中坦言,自己在接觸毒品之後的2、3個月就開始上癮,當時的他就住在小媽家中,後來因為染上毒癮而導致性情大變。

紙包不住火,终于被小媽發現他吸毒。

他在染上毒癮之後,只消半年時間就變得脾氣暴躁、不聽話,甚至不斷向家里拿錢。

一旦拿不到钱,他就找外邊的同一班朋友,而且回家次數也越來越少,最后幾乎不怎麼回家。

他原本只是在小媽的咖啡店幫忙,但在染上毒癮之後就時時需要錢來供應自己毒品,也因此為了找更多錢而開始找工作。

無論任何工作,只要能賺錢就能讓他點頭。

打從一開始,我就假設喜中是因為不喜歡小媽的緣故而變得叛逆,後來聽說小媽對他友善,雙方感情非常融洽之後,才了解他並非是為了與小媽作對才接觸毒品。

知道了我的想法,他直認不諱自己純粹是因為好奇心作祟,再加上咖啡店又有許多不三不四的人,大家就這樣開始同流合污,小媽在整個事件中並沒有任何的錯。

就這樣,喜中在鄰國住了逾10年,一直以來平安無事,可惜上得山多終遇虎,他最終仍然難逃被逮著的命運,遭逮捕之後於1980年被遣送回馬來西亞。



不敢聯絡及面對家人
廿五載與家人斷音訊


回國之後,他的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倒因認識了另一班更加兇狠殘暴的朋友而變本加厲,也因此學會了搶劫的勾當。

在鄰國時,喜中儘管身染毒癮卻只是不斷向小媽拿錢,因為他知道小媽很疼自己,但回國之後的情形卻完全不同,若沒有錢則必須靠自己去想辦法。

就这样,他跟著新認識的一班凶殘朋友,為自己的毒品生涯打算。

忍不住問他,除了吸毒之外是否嘗試過販毒,但喜中一直以來都是吸毒,並未販毒,而他本身還嘗試過以坐牢來戒毒的方式。

可惜的是,儘管他曾經坐牢三次卻仍舊無法改變自己,所以他又了解到另一個事實∶想靠牢獄之法來戒毒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那麼,難到他回國之後沒有回家?對於我這個疑惑,喜中只是默然的點點頭,以極其小的聲音回答了“是”,看得出來他內心其實一直想念著家人,唉!

是的,他回國之後就不敢再跟家裡的親人聯絡,直到廿五年後的今天,他仍舊未與家人見上一面,而原來舊家的地址也沒有了,要知道親人的下落還得需要時間去查。

看著滿臉皺紋的喜中,儘管年齡比水生小了幾歲,但歲月在他臉上刻下的痕跡卻比水生來得多。

望著由頭到尾都保持一貫親切笑容的他,我雖心知不便,但職責所在還是必須了解他不敢回家的理由,尤其是他是在鄰國染上毒癮,家人應該願意接受及協助他才對。

他笑了笑,終於說出了自己的苦衷。

其實,在他被遣回大馬時,家里人已經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而喜中本身也對父親冀望其戒毒的願望心知肚明。

或許,就是認為自己連父親的要求都做不到而愧對父親,他獨自一人在外漂泊了近30年。

對他來說,並非家人因為他染有毒癮而無法接受,而是他本身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家人,加上當時他只想靠自己解決問題,不願意拖累家人,因此選擇在外飄蕩。




人生苦無意義欲放棄
信仰為基重燃新希望


30年的歲月說長不長,但是要說短也絕對不短,尤其是在痛苦與無望中度過30個年頭,那種煎熬也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深刻了解。

孤身一人的喜中,就這樣在將近30年的歲月里,反反復復地嘗試了各種戒毒方式。

可惜,無論他再怎麼努力也徒勞無功,一切努力皆白費。

30年的空白對他來說是道不盡的苦,根本毫無任何活著的意義,每日如行尸走肉般地重複著相同的惡夢,全然不知自己日復一日地拖著身心交瘁的臭皮囊在做些什麼勾當。

他只知道,除非是在監牢內,否則自己平時每隔5個小時就得吸1次毒。

每次經歷牢獄之刑,他就不斷告訴自己出來之後絕對不會再碰毒品,誰知道一出來就馬上開始想毒品,至於在牢裡所下的決心,打自他踏出枷鎖之門之後就瞬間忘得一干二淨。

儘管如此,他仍然在潛意識中深深為之苦惱不堪,深深感覺做人既沒意思又毫無意義。

本身對頹廢生活感到疲憊不堪的喜中,除了身不由己地繼續墮落,還得四處躲避逃亡过日子。

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被忐忑不安的思緒籠罩著,無論身旁有人無人對他來說都沒差別,因為他同樣感到害怕。

這種日子讓他產生了放棄人生的念頭。

但,或許是上帝垂憐這可憐人的遭遇,特地安排了一位弟兄去轉告他“有協助重建生命的場所”而後將他帶到新山和平福音戒毒中心,一間以信仰為根基來協助吸毒者戒毒的中心。

在過去就嘗試了各種“行不通”的戒毒方式, 喜中在得悉這消息之後原本沒抱多大希望,但卻有感自己既已抱著放棄人生的想法,不如就做最後一次的嘗試,因此才會跟隨該名弟兄前往中心。

令他幸喜無比的是,福音戒毒中心是以信仰為根基,與他之前所嘗試的方式完全不同,也因此讓他成功地畢業,人生重燃新希望。

“若沒有這種信仰,就會走回頭路,因為毒品會永遠跟著你,永遠無法擺脫。我們只能靠信仰與毅力,還有弟兄之間的關懷來穩住自己繼續走,但你一旦離開信仰,就會走回頭路。”

對他來說,毒品就像是一種無法根治的頑疾,一個人一旦被纏上就一生一世都擺脫不了,不像賭博一般可以靠自己戒,毒癮一定得靠信仰,所以信仰對戒毒者來說非常重要。



為自己的問題負責
每天都是神的恩典


因為對父親有內疚感而不敢回家,一直認為自己連父親要求都做不好的喜中,至今仍舊不敢說自己真正做到父親的要求,但他的確是靠上帝的恩典走出了第一步。

他對主耶穌極度恩典懷有無限的感恩,不僅醫好了自己的毒癮,又賦予他從事社會關懷事工的機會,令他的內心無比充實及滿足。

喜中在採訪接近尾聲時,道出了身為過來人的心聲。

“我們要改,我們也想要尊嚴,但是很多人不接納我們。。。我們真的需要時間,因為對社會來講,我們的話既沒說服力又沒信用,所以我們只能夠用時間及行動來證明,希望社會及世界可以接受我們。”

他了解,社會對吸毒背景者始終有抗拒,因此他首先要裝備自己,做好自己的本份,讓社會了解及感受到自己的誠意。

現在,喜中視每一天為神的恩典,也不抱任何埋怨心態地對自己製造出來的問題負責,而他也對上帝的恩典抱著無比信心。




採訪手記

在這個“假面具”時代,為了撫慰紛亂的生活,我們理所当然地隱藏自己的本性,人人都懂得在不同的場合換不同的面具,披上動物本能的保護色。

但,每日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卸下又厚又重的面具後,只看見一籮筐的面具零散擺著,那種心情真的是難以形容的複雜。

在採訪了金輝、喜中與水生之後,說真的,我倒是很羨慕他們一心一意重建生命的那種激情和努力,還有那互相扶持、互相勉勵的精神,不必總是勾心鬥角想著如何踏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面具在這裡只是多餘的奢侈品。

或許他們確實有著社會唾棄的過去,但若他們真心悔過,社會何妨嘗試重新接納他們呢?

在巴士上注視著車窗外的人群,想不到專程來到了柔佛,卻整天待在戒毒中心和樂齡人士療養中心,全無機會遊覽任何景點。

抱一抱手中滿載而歸的資料,回想著花了整天時間所聽到的各種真實故事,其實一時間還無法完全消化,一些事跡的劇情根本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不過,能夠來這一趟,我真是發自內心歡呼了一聲“太好了” !

(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